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狄青假面戰敵軍的典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狄青假面戰敵軍的典故,民間故事。[1]

故事內容 


元昊稱帝反宋以後,宋仁宗抽調一批禁軍到陝西去幫助防守。在這批禁軍中,出現了一個英勇善戰的將領,他就是北宋名將狄青


狄青是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人,本領高強,擅長騎馬射箭。他剛到陝西,還是一個低級軍官。當時,將士大多膽小怕死,只有狄青藝高膽大,因此經常擔任先鋒。


狄青打仗的時候,有個特點。他每次上陣,都披頭散髮,臉上罩着一個銅面具。他在敵陣中往來衝殺,勇猛異常,西夏軍沒有一個抵擋得住,以為是天神天將下凡,因此給他起了一個外號,稱他「狄天使」。


狄青打仗,也很有智謀。有一次,狄青率領少量軍隊,在涇原和西夏軍作戰。西夏軍人數很多,狄青想,敵眾我寡,如不採用奇計,無法取勝。於是,他下令軍中,出戰時不用弓箭,都拿刀槍,以鉦(古代軍隊中所用的打擊樂器,用銅製成)聲作為號氣,第一次敲鉦,全軍停止不動;第二次敲鉦,全軍退卻,但仍排好陣勢;鉦聲一停,全軍轉身向前,大喊大叫,向敵軍衝殺過去。宋軍士兵還都按照這一辦法,作了演習。


第二天,宋軍出戰。他們還沒有跟西夏軍接戰,軍中第一次鉦聲就響了,宋軍士兵全部停下來不動。第一次鉦聲剛過,第二次鉦聲又響了,宋軍士兵又突然退卻了。西夏士兵一向懼怕狄青,這次看了宋軍的出戰情況,不覺大笑說:「哪有這樣的打法,誰說狄天使勇猛善戰!」


就在這時候,宋軍的鉦聲突然停止了,宋軍將士頓時轉過身來,大聲喊殺,沖入西夏軍陣中。敵人措手不及,亂成一團,嚇得四散逃奔,很多人都自相踐踏而死。這一仗,狄青以奇計制敵,取得了大勝。


陝西有個官員,和狄青談論軍事,非常賞識他的才能,就把他推薦給韓琦和范仲淹。


韓琦范仲淹召見狄青,向他問了一些問題,覺得他確是一個人才,只是讀書不多,缺少見識。


於是,范仲淹就勸告他說:「你如今當了將官,要多讀點書才行。做將官的,不知古今,不懂兵法,只是個人之勇,怎麼能為國家建立更大的功業呢?」


狄青聽了,連連點頭,便請范仲淹指點。范仲淹就拿出一部《左氏春秋》,送給狄青,要他先好好了解古代的一些戰爭歷史。


狄青非常感激地接受了這部書。打這以後,他刻苦學習,讀完了這部《左氏春秋》,又讀完了秦、漢以來的很多兵法着作。他的軍事學識更豐富了,名聲也更大了。


他在西北的四年當中,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二十五次,身上受了八次箭傷,也為宋朝立了不少功勞。


宋仁宗對狄青很看重,除了提升他以外,還很想召見他。恰巧西夏軍又侵犯渭州,狄青要去抗敵,不能去京城。宋仁宗只好叫人給狄青畫了肖像,送到朝廷。


後來,北宋和西夏訂立了和議,宋仁宗才把他調回京城,讓他擔任了馬軍副都指揮使。


狄青出身士兵。宋代為了防止士兵逃跑,在他們臉上刺上字,再塗上墨做記號,皮膚上留下青黑色的字跡,稱做面涅。狄青當過小兵,臉上也留有面涅。


宋仁宗召見狄青,看到他臉上的面涅,覺得跟他如今的身份很不相稱,便命他敷上藥,把臉上的字跡除掉。


狄青不同意這樣做。他回答說:「陛下不問我的出身低微,按照功勞提拔我,我才有今天這樣的地位。這些字跡,我願意留着,讓士兵們看了,知道應該發奮向上。」


宋仁宗聽了,非常讚賞,對他也更加看重了。


西夏戰事平息後不多幾年,南方又出現了一個割據政權。廣源州酋長儂智高起兵反宋,他攻占邕(yōng)州(今廣西南寧),建立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隨後又一連攻下了九個州,還進犯廣州。宋朝的許多守城官吏,嚇得丟掉城池逃跑了。有些地方的百姓逃到山谷中避難,儂智高追到山谷中,放一把火,把避難者一齊燒死。


宋仁宗非常憂慮。狄青就上書朝廷,請求前去作戰。第二天,狄青上朝,對宋仁宗說:「臣出身行伍,沒有別的可以報答國家。我只要帶領一支精銳騎兵,再調撥一些禁軍,就可以平定儂智高。」


宋仁宗馬上任命狄青為宣撫使,率領三萬人馬前去。第二年,狄青攻破了邕州。儂智高逃到大理,被殺死了。


狄青平定儂智高割據政權,又立了大功。宋仁宗拜他為樞密使,讓他掌管軍權,還賞賜他一所住宅。


參考資料 

  1. 狄青假面戰敵軍的典故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