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狗棗獼猴桃
t0147aaab5c78b1ac9e.png
圖片來源 [來自..狗棗獼猴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狗棗獼猴桃

漢語拼音:Gǒu Zǎo Mí Hóu Táo
  別   名:狗棗子、貓人參
  性   味:味酸、甘,性平
  功   能:滋養強壯。
  主   治:維生素C缺乏症。

狗棗獼猴桃 中藥名。為獼猴桃科植物狗棗獼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Maxim.et Rupr)Maxim.的果實。具有滋養強壯的功效。主治維生素C缺乏症。[1]

目錄

藥性簡介

別名

狗棗子、貓人參。

來源

藥材基源:為獼猴桃科植物狗棗獼猴桃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inidiakolomikta(Maxim.etRupr.)Maxim

採收和儲藏

秋季采果,曬乾。

原形態

狗棗獼猴桃 藤本,長達7m。幼枝紫褐色或黑色,無毛或極幼嫩時具短絨毛;髓隔片狀,褐色。單葉互生;葉柄纖細,紫褐色,長2-5cm,無毛或散生短柔毛;葉片膜質或薄紙質,一部分葉片在其先端有一大塊白色或淡紅色斑塊,有時下延到中部以下,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6-15cm,寬3-12.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稀近截形,通常不對稱,邊緣具剛毛狀細鋸齒,兩面無毛或上面散生剛毛或下面沿葉脈有柔毛,尤以中脈下段為多,側脈6-8對。聚傘花序腋生,通常具1-3花;花單性,雌雄異株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苞片小,鑽形;萼片5,卵形或長圓形,無毛,稀微具短柔毛,基部多少聯合;花瓣5,稀4或6-7,白色或淡紅色,矩圓形,先端圓形,基部楔形;雄蕊多數,花葯黃色,近箭頭形;子房無毛,花柱絲狀,多數。漿果球形或長圓狀卵形,直徑2-2.5cm,無毛,無斑點。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600-3500m的山地林中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

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陝西四川湖北江西雲南

性狀

性狀鑑別 漿果柱狀長圓形、卵形或球形,有的扁長圓形,長達2.5cm。表面皺縮,潔淨無毛,亦無斑點,暗綠色,或淡橙紅色,後者有深色縱紋;花萼脫落或殘存。種子細小,暗褐色,長約2mm。氣微,味酸、甘。

化學成分

果實含維生素C(634mg/100g);根含胡蘿蔔甙(daua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coierol)。

藥理作用

根中提取的寡糖(AKOS)400mg/kg皮下注射,能刺激Swiss種小鼠抗體形成細胞的增生,拮抗醋酸氫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抑制,增強伴刀豆球蛋白A(ConA)誘導的T細胞和脂多糖(LPS)誘導的B細胞增殖反應,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狗棗獼猴桃提取物在體外對人血漿膽鹼酯酶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80%。

性味

酸;甘;平

功能主治

滋養強壯。主維生素C缺乏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狗棗獼猴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1]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