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狗脊炮製方法與標準
目錄
【藥材來源】
狗脊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乾燥根莖。秋、冬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去硬根、葉柄及金黃色絨毛,切厚片,乾燥,為「生狗脊片」;蒸後曬至六七成千,切厚片,乾燥,為「熟狗脊片」。
【古代炮製方法】
南北朝劉宋時代有酒拌蒸(《雷公》)的方法。宋代有火燎去毛(《博濟》)、酥炙去毛、去毛醋炙(《總錄》)、炙去毛後焙制(《普本》)、酒浸蒸(《局方》)、爁制(《洪氏》)、火炮(《百問》)等方法。明、清時代增加了去毛淨後米醋煮、炒去毛淨、火煅後去毛用肉(《普濟方》)、炙制(《醫學》)、酒浸(《啟玄》)、酒浸炒去毛(《逢原》)等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狗脊: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未切片者,除去絨毛,浸泡,洗淨,潤透,切厚片(或蒸軟後切片),乾燥,篩去碎屑。 2、砂炒狗脊:將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狗脊片,不斷翻動,炒至鼓起,鱗片呈焦褐色時,取出,篩去砂,放涼,除去殘存絨毛。 3、蒸狗脊:取淨狗脊片,置蒸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蒸4-6小時後,悶6~8小時,取出,乾燥。 4、酒狗脊:取淨狗脊片,加定量黃酒拌勻,潤透後,置蒸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蒸4~6小時後,悶6~8小時,取出,乾燥。狗脊片每100千克用黃酒15千克。
【飲片性狀】
狗脊為不規則的橢圓或圓形厚片,切面淺棕色或黃白色,平滑細膩,近邊緣處有一條明顯隆起的棕黃色環紋,中間淺棕色,滿布小點,周邊不整齊,偶有金黃色絨毛殘留,質脆,易折斷,有粉性。味微澀。砂炒狗脊稍鼓起,質鬆脆,表面棕褐色,無絨毛。蒸狗脊表面暗褐色,質地堅硬,角質,微有香氣,味微甘。酒狗脊表面暗褐色,質堅硬,角質,微有酒香氣。
【質量標準】
狗脊含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3.0%,浸出物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20.0%。狗脊飲片含原兒茶酸不得少於0.020%。
【炮製目的】
狗脊味苦、甘,性溫。歸肝經、腎經。具有補肝腎,強腰膝,祛風濕的功能。用於腰膝酸軟,下肢無力,風濕痹痛,手足麻木,遺精,遺尿,及女子帶下等。 狗脊生品以祛風濕,利關節為主,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狗脊質地堅硬,經砂炒後質地鬆脆,便於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也便於除去殘存絨毛。砂炒狗脊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用於肝腎不足或沖任虛寒的腰痛腳軟.遺精,遺尿,婦女帶下等。狗脊經蒸製或酒拌蒸後,增強補肝腎,強腰膝的作用。
【應用選擇】
1、生用 (1)風濕痹痛:常與天雄、附子、秦艽等同用,具有活絡通痹的作用,用於風濕痹,四肢不仁,肌肉瞤動,舉體無力,如狗脊散(《聖惠方》);若與香樟根、馬鞭草、杜仲等同用,用於風濕骨痛,腰膝無力(《貴州草藥》)。 (2)腎虛腰痛:常與肉蓯蓉、附子、山茱萸等同用,具有補肝腎,壯腰膝的作用,用於虛勞,腎氣不足,腰痛陰寒,小便頻數,或有餘瀝,陰囊濕冷,陽痿不起,如腎氣丸(《古今錄驗方》);若與木香、熟干地黃,牛膝等同用,用於腎臟虛冷,氣攻腰胯疼痛,贏弱無力,如狗脊丸(《聖惠方》)。 (3)閃腰跌損:常與大黃、威靈仙、木鱉等同用,具有活血通絡,壯腰膝的作用,用於閃腰跌損,筋骨疼痛,皮肉青腫,如金絲萬應膏(《瘡瘍》)。 2、制用 (1)腰痛腳軟:常與杜仲、萆薢、菟絲子等同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用於肝腎不足,腰部疼痛,腳膝無力,如狗脊飲(《聖惠方》)。 (2)風疾:常與萆薢、蘇木節、川烏頭(生用)各等分,為細末,米醋糊為丸,溫酒或鹽湯下,具有祛風濕,利關節的作用,用於男女一切風疾,諸節疼痛,屈伸不利,如四寶丹(《普濟方》)。 (3)白帶、遺尿:常與鹿茸(醋蒸)、白蘞、艾葉同用,具有溫腎固下的作用,用於腎氣與帶脈衝任俱虛所致遺精、遺尿、及女子帶下,如白蘞丸(《聖惠方》)。
【現代研究】
狗脊的化學成分主要含綿馬酚,0nitin-2β-O-β-glucoside(I),Onitin-2-O-β-D-allosyl(Ⅱ),以及澱粉類。狗脊根莖主含澱粉、揮髮油、黃酮類成分。 狗脊炮製後揮髮油含量明顯降低。總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採用乾酪素法測定鞣質,狗脊炮製後鞣質含量降低。而甾體類化合物在炮製前後含量幾乎沒有變化,炮製對其影響較小。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金毛狗脊中無機元素含量。結果顯示,所測15種元素巾均以K的含量最高,其次是Mn。炮炙後藥材的Cu含量較高,而As、Hg的含量有所下降。 鎮痛實驗結果表明,狗脊毛鎮痛作用不明顯,低劑量生狗脊、砂燙狗脊未表現顯著鎮痛作用,高劑量生狗脊、砂燙狗脊具有顯著鎮痛作用,且砂燙狗脊的鎮痛作用強於生狗脊,為狗脊祛風濕止痛功能提供科學依據。止血實驗結果表明,狗脊和狗脊毛未見有止血作用,相反,狗脊、砂燙狗脊和狗脊毛內服具有不同程度的活血作用,其中以砂燙狗脊的活血作用最強。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清炒、鹽制等法。 2、文獻摘錄「去毛切,酒拌蒸,熬膏良」。(《入門》)
【總結】
狗脊的古代炮製方法有酒制、酥制、醋制、焙制、爁制、火炮、炒制、煅制等法。現代應用生切制、蒸切制、砂炒制等法。狗脊質地堅硬,且覆蓋絨毛,砂炒後易於除淨絨毛,更使質地鬆脆,有利於粉碎和有效成分的煎出。生狗脊片祛風濕、利關節,用於風寒濕痹。砂炒後與其他藥物配伍,多用於補肝腎、強筋骨之方劑。 [1] ==【炮製方法】==1、狗脊: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未切片者,除去絨毛,浸泡,洗淨,潤透,切厚片(或蒸軟後切片),乾燥,篩去碎屑。 2、砂炒狗脊:將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狗脊片,不斷翻動,炒至鼓起,鱗片呈焦褐色時,取出,篩去砂,放涼,除去殘存絨毛。 3、蒸狗脊:取淨狗脊片,置蒸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蒸4-6小時後,悶6~8小時,取出,乾燥。 4、酒狗脊:取淨狗脊片,加定量黃酒拌勻,潤透後,置蒸製容器內,用武火加熱,蒸4~6小時後,悶6~8小時,取出,乾燥。狗脊片每100kg用黃酒15kg。 [2]
【炮製方法】
1.狗脊:《太平聖惠方》:「去毛。」《博濟方》:「火燎去毛。」《腳氣治法總要》:「去土。」《濟陰綱目》:「燎去毛制。」《普濟方》:「去毛浸軟切。」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未切片者,除去絨毛,浸泡,洗淨,潤透,切厚片(或蒸軟後切片),乾燥。篩去碎屑。 2.燙狗脊:取潔淨河砂置鍋內,用武火炒熱後加入狗脊片,不斷翻動,燙至鼓起,絨毛呈焦褐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後除去殘存絨毛。 3.酒狗脊:《雷公炮炙論》:「凡修事,細銼了,酒拌蒸,從巳至申出,曬乾用。」《局方》:「凡使,先以猛火燎去毛令淨,以酒浸一宿,蒸過焙乾用。」《外科啟玄》:「去毛,酒浸。」《本草逢原》:「酒浸炒去毛。」現行,取狗脊片,加黃酒拌勻,潤透後置蒸籠內,用武火加熱蒸4~6h,停火,悶6~8h,取出,乾燥。狗脊片每100kg,用黃酒15kg。 4.蒸狗脊:取狗脊片置蒸籠內,用武火加熱,蒸4~6h,停火,悶6~8h,取出,乾燥。 5.鹽狗脊:取狗脊片,加入鹽水拌勻,潤約3h,待鹽水吸盡後,蒸3h,取出曬乾。狗脊片每100kg,用食鹽2k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