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狗舌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狗舌草 (千里光族狗舌草亞族狗舌草屬植物) 狗舌草(Tephroseris kirilowii ),菊科狗舌草屬植物。 狗舌草就是被選來祭祀在戈登族人侵略時期的羅馬教皇──伊諾肯迪斯的花朵。 它屬於菊科,在北半球溫帶地區最常見,盛開的黃色小花和雛菊的外型非常相像。 分布區域中國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等省及俄羅斯朝鮮日本[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斜升,常覆蓋以褐色宿存葉柄,具多數纖維狀根。莖單生,稀2-3,近葶狀,直立,高20-60厘米,不分枝,被密白色蛛絲狀毛,有時或多或少脫毛。基生葉數個,蓮座狀,具短柄,在花期生存,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鈍,具小尖,基部楔狀至漸狹成具狹至寬翅葉柄,兩面被密或疏白色蛛絲狀絨毛;莖葉少數,向莖上部漸小,下部葉倒披針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4-8厘米,寬0.5-1.5厘米,鈍至尖,無柄,基部半抱莖,上部葉小,披針形,苞片狀,頂端尖。頭狀花序徑1.5-2厘米,3-11個排列多少傘形狀頂生傘房花序;花序梗長1.5-5厘米,被密蛛絲狀絨毛,多少被黃褐色腺毛,基部具苞片,上部無小苞片。總苞近圓柱狀鐘形,長6-8毫米,寬6-9毫米,無外層苞片;總苞片18-20個,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寬1-1 .5毫米,頂端漸尖或急尖,綠色或紫色,草質,具狹膜質邊緣,外面被密或有時疏蛛絲狀毛,或多少脫毛。舌狀花13-15,管部長3-3.5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6.5-7毫米,寬2.5-3毫米,頂端鈍,具3細齒,4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約8毫米,管部長4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披針形,長1.2毫米,急尖,頂端具乳頭狀毛。花葯長2.2毫米,基部鈍,附片卵狀披針形;花柱分枝長約1毫米。瘦果圓柱形,長2.5毫米,被密硬毛。冠毛白色,長約6毫米。花期2-8月。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及台灣。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也有。模式采自河北。此種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中及華東及西南各省區。植株大小,葉形及毛茸諸多變異。一般在東北及華北的植株及葉,總苞片均被密白色蛛絲狀絨毛及疏黃褐色腺狀柔毛;葉柄具較寬的翅;而分布於華東及西南的植物及葉,總苞片則被疏毛或多少脫毛,葉柄具狹翅。但瘦果均有密硬毛與前種不難區別。

生長環境

常生於草地山坡或山頂陽處,海拔250-2000米。

多圖


主要價值

【來源】:菊科千里光屬植物狗舌草Senecio kirilowii Turcz.,的全草。夏秋採收,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苦、微甘,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小毒,服用過量引起肝腎損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用於肺膿瘍,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白血病,口腔炎,癤腫。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藥理作用

體外試驗,狗舌草3克(生藥)/毫升對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美藍法)。本屬植物中多含有吡咯哩唏定類生物鹼,對肝臟有毒,有抗腫瘤作用,亦有報告或研究其致肝癌作用者。從歐狗舌草中提出的狗舌草鹼,因其化學結構中的Necine為飽和者,即1,2位置上無雙鍵,對肝臟無毒,而有阿托品樣作用,但效力較阿托品弱20~30倍;對中樞有抑制作用,能增強小劑量硫酸鎂之中樞抑制作用;並能降壓,其作用原理可能亦為中樞性。[2]

參考文獻

  1. 花百科
  2. 搜狐,狗舌草的功效與作用 ,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