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獮猴桃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獮猴桃樹 原圖鏈接

獮猴桃樹 獼猴桃樹原產我國,因其鮮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豐富而風靡世界各國,成為一種新興果樹。果實中除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甜橙高几倍到十幾倍外,還含有維生素p(即盧丁)和蛋白分解酶,有降低血壓和幫助消化的作用,為一種保健營養食品。在藥用價值方面,據現代醫學臨床試驗,其鮮果及果汁對麻風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壓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和輔助療效。[1]

形態特徵

獼猴桃樹是雌雄異株植物,若附近沒有授粉樹,只栽植一棵雌樹,座果率極低或無法座果。需要在其上嫁接雄性的枝條,開花後給它授粉。獼猴桃幼枝枝呈褐色,有柔毛,髓白色,層片狀。老時禿淨或留有斷損殘毛;花枝短的4-5厘米,長的15-20厘米,直徑4-6毫米;隔年枝完全禿淨無毛,直徑5-8毫米,皮孔長圓形,比較顯著或不甚顯著;髓白色至淡褐色,片層狀。獮猴桃樹葉為紙質,無托葉,倒闊卵形至倒卵形或闊卵形至近圓形,長6-17厘米,寬7-15厘米,頂端截平形並中間凹入或具突尖、急尖至短漸尖,基部鈍圓形、截平形至淺心形,邊緣具脈出的直伸的睫狀小齒,腹面深綠色,無毛或中脈和側脈上有少量軟毛或散被短糙毛,背面蒼綠色,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狀絨毛,側脈5-8對,獼猴桃樹花為聚傘花序1-3花,花序柄長7-15毫米,花柄長9-15毫米;苞片小,卵形或鑽形,長約1毫米,均被灰白色絲狀絨毛或黃褐色茸毛;花開時乳白色,後變淡黃色,有香氣,直徑1.8-3.5厘米,單生或數朵生於葉腋。果實卵形呈長圓形,橫截面半徑約3厘米,密被黃棕色有分枝的長柔毛。其大小和一個鴨蛋差不多(約6厘米高、圓周約4.5至5.5厘米),一般是橢圓形的。深褐色並帶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內則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多排黑色的種子。[2]

生長環境

獼猴桃樹一般生於海拔1000-1600米較為適宜。獼猴桃樹喜陽光但對強光照射比較敏感,屬中等喜光性果樹樹種,要求日照時間為1300—2600小時,喜漫射光,忌強光直射。結果株要求一定的光照,自然光照強度以42%~45%為宜。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質土壤為宜,強酸或鹼性土壤需改良後再栽培。[3]

種殖技術

獼猴桃樹種子細小,育苗時必須細緻小心。選充分成熟的果實,待後熟變軟後取出種子,洗淨陰於貯放。播種前40~50天將種子先放在溫水中浸泡2~3小時,然後置小容器中低溫沙藏。容器可放在背陰冷涼處,上蓋稻草,隔20天左右將種子上下翻動一次,使濕度均勻,透氣良好。當有30%~50%種子開始萌動露白時即可作畦播種,長江中下游地區約在3月上、中旬。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百萬分之一百(100ppm)赤黴素溶液中浸泡6小時,然後播種,可提高種子出苗率。獼猴桃幼苗頂土力差,故床土要細,畦面要平。播種前,畦內先灌足水,待水下滲後再播種。一般可按15厘米行距、20厘米播幅進行寬幅條播。每平方米床面掌握1克左右的播種量,混同沙藏的濕沙一起播下。播後蓋細土2毫米~3毫米,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蓋保墒。如土壤缺水,需用噴壺及時噴水。通常7天左右種子可以伸出胚根,15天左右即可出苗。這時要及時除去覆蓋物,保證順利出苗。幼苗不耐強光曝曬,出土後需搭蓋前棚適當遮陽。[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