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倚長劍凌清秋(汪欣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獨倚長劍凌清秋》是中國當代作家汪欣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獨倚長劍凌清秋
少年持劍若平地,獨倚長劍凌清秋。青春的征途應是理想和遠方,應是不斷探索着的星辰大海,理想的浪漫微光穿透重重烏雲,照亮人生。即便生活在陰溝里,也有仰望星空的欲望。夢想讓我們原本無翼的身軀,自由翱翔於天際。自由飛翔的姿態,正是青春飛揚的模樣。五彩的夢想與執着追求,是我們航行於茫茫大海上的舵和帆,正如我們的身體與靈魂。
兒時的腦海總是異想天開的,像在空白的畫紙上繪成五彩斑斕的虹橋。我常奶聲奶氣地同父母說:「我長大了想當太空員!」學着電視上熱門話語,根本就不能理解自己說話的含義,也不能理解所謂的夢想到底是什麼,只知道是父母讓我學習,逗得父母高興的話就會有獎勵,僅此而已。
常常記得初中時的豪言壯語。一天,老師站在講台上,用她燦爛的笑容望着我們,「大家有沒有想過以後想做什麼,歡迎大家積極分享自己的夢想。」身旁的同學都低頭思索着,默默無言,仿佛這是個比奧數題還難搞懂的問題。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低頭勾腦,縮頭烏龜似的,時間好像停止了下來,天地一片死寂。眼瞧着這位新來的老師欲言又止,等待中露出幾分不安與尷尬,我果斷舉起了手,站了起來,壯志凌雲,氣沖霄漢,大聲說道:「老師,我以後想當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專門研究浩瀚宇宙!」同學們聽後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我臉上,老師笑盈盈地表揚我「少年當有拿雲志,可喜可賀!」那天,窗外無比燦爛的陽光斜射進教室,輕輕灑落在我挺直的脊樑上,和煦溫暖,如同為我披上一件母親的衣裳。豪言壯語,當真是少年意氣,春風勃發!
夢想成就了千千萬萬偉人與萬古千秋佳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曹操竟然對天吟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真英雄也!「少年不得意,落拓無安居」的詩仙李白,高唱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太白真詩仙也!抗金英雄岳飛,激情彭拜的寫到:「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岳飛真正的愛國者!
回看今朝,也有「春風拂面花香濃,少年追夢意氣雄」;也有「自強在人不在器,區區一刀焉足豪」;也有「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翩翩少年郎,昂揚鴻鵠志,心不死,夢猶在,獨倚長劍,馬踏平川。生命不息,追夢不止!
我們常常畏懼前方,畏懼追夢征途上的崎嶇坎坷;常常將夢想掛在嘴邊,光有心動沒有行動;也常常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夢想終究破滅。
梁實秋說:「心裡的火永遠不要滅,哪怕別人看見的只是煙。」追夢要的就是這種永不熄滅的火燃燒自己,哪怕別人看見的只是煙,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追夢的我沐浴在陽光下,我心亦陽光,前程遠大,陽光燦爛![1]
作者簡介
汪欣妍,廣東省佛山市嶺南美術實驗中學高二8班學生,語文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