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酌(唐代杜甫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獨酌(唐代杜甫詩作)
《獨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步履:一作倚杖。
2.絮 :一作蕊。
3.行:戶郎切。
白話譯文 從林中散步回來,天色已經有些晚了。打開酒樽的時分,也比往日要遲一些。呆呆的看着一隻粘在落絮中的蜜蜂,一隻在枯梨上行走的螞蟻。因才能薄劣而被棄鄉野,故對真正的隱士感到慚愧。寓居於幽靜偏僻之處,正好得以自娛自樂。年輕時本來就沒有求化做官的意思,骨子裡更喜歡這種居於幽偏的孤單之日,過普通的生活。
作品鑑賞
上元二年(761)春,作於寓居成都草堂時。詩中描寫暮春獨酌的場景,寄託了詩人忘情於榮辱之間、自娛自樂的閒情逸緻。此詩三、四句寫幽僻細緻之景,生動工巧,深受後人稱賞。楊倫曰:「大手筆人偏善狀此幽微之景。」(《杜詩鏡銓》卷八)浦起龍曰:「一種幽微之景,悉領之於恬退之情,律體正宗。」(《讀杜心解》卷三之二)[4]
作品點評
《嬾真子》:
古人吟詩,絕不草草,至於命題,各有深意。老杜《獨酌》詩云:「步履深林晚,開樽獨酌遲。仰蜂粘落絮,行蟻上枯梨。」……且獨酌則無獻酬也,徐步則非奔走也,以故蜂、蟻之類,細微之物,皆得見之。……舅氏曰:《東山》之詩,蓋嘗言之:「伊威在室,蟰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此物尋常亦有之。但人獨居閒時,乃見之耳。杜詩之原出於此。
《艇齋詩話》:
老杜寫物之工,皆出於目見。如「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芹泥隨燕嘴,花粉上蜂須」,「仰蜂粘落絮,行蟻上枯梨」……非目見安能造此等語?
《瀛奎律髓》:
此以《獨酌》為題,其實皆幽棲自怡之事。「仰蜂」、「行蟻」,蓋獨酌時所見如此。凡為詩,只二句模景精工,為一篇之眼,餘放淡靜淨為佳。
《四溟詩話》:
子美詩:「仰蜂粘落絮,行蟻上枯梨」。……諸聯綺麗,頗宗陳隋;然句工氣渾,不失為大家。
《杜臆》:
首二句見幽閒自適之趣。三、四,根「步履」句來,紀深林所見,此物之適也,五、六,根「開樽」句來,獨酌而自怡,此閒居之適也。
《瀛奎律髓匯評》:
紀昀:此說有見。紀昀:三、四小巧似姚武功,不為杜之佳處。
《載酒園詩話》:
賈(島)五言律亦出自於杜,……至如「仰蜂粘落絮,行蟻上枯梨」,形容尤入僻細。
《絸齋詩談》:
不用怒張,風骨自勁,力大筆圓,故爾爾。學者師之。三四俱從無事人眼中看出。
《讀杜心解》:
一種幽微之景,悉領之於恬退之情,律體正宗。
《杜詩鏡銓》:
大手筆人偏善狀此幽微之景(「仰蜂」二句下)。語極委婉,愈見身分(「本無」二句下)。
《老生常談》:
五律終當以杜為宗,大則「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小則「行蟻上枯梨」、「細麥落輕花」之類,無所不有也。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