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狹葉五味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狹葉五味子

中文學名:狹葉五味子

拉丁學名: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A. C. Smith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木蘭科

族:五味子族

屬:五味子屬

亞 屬:中華五味子亞屬

種:狹葉五味子

命名者及年代:(Rehd.et

Wils.)A.C.Smith,1947

狹葉五味子(xiá yè wǔ wèi zǐ,學名: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A. C. Smith)是木蘭科五味子屬木質藤本,小枝具葉柄的基部兩側下延而成縱條紋狀或有時呈狹翅狀;葉紙質,邊緣膜質下延至葉柄成狹翅,葉肉具透明點;葉痕圓形,花單性,雌雄異株,單生於葉腋或苞片腋,花絲細長或短,藥隔狹窄或稍寬,雄蕊群長圓柱形、短圓柱形、卵圓形、球形或肉質球形、扁球形;雌花離生,種子腎形,種臍明顯,種皮淡褐色,脆殼質。 產於四川中南部、雲南西部和西北部。生於海拔1 000-3 000米的水邊、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狹葉五味子形態特徵

落葉木質藤本,全株無毛,小枝褐色,具縱細條凸起。當年生幼枝伸長或不伸長成短枝。芽鱗紙質,內芽鱗三角狀卵形,長3-5毫米,先端短硬尖,早落。

葉紙質,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4-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狹楔形,下延至葉柄成狹翅,上半部邊緣具不明顯的胼胝質淺齒,兩面綠色,中脈及側脈凹下,側脈每邊4-6條。

花1-2朵,腋生於當年短枝上,花梗基部有葉狀小苞片。雄花:花梗長2-5厘米,花被片6-8,淡黃色,薄肉質具干膜邊緣,橢圓形或近圓形,中間最大的一片,長3.5-5.5毫米;

雄蕊群倒卵圓形,高2.5-3.5毫米,花托橢圓狀卵圓形,頂端伸長短圓柱形,具圓形盾狀附屬物;雄蕊10-15枚,花托上部的雄蕊貼生於花托頂端無花絲;

下部的具長0.2-0.5的花絲,花葯長0.6-1.3毫米,兩藥室近平行,內側向開裂,藥隔寬闊,近圓形,約與花葯等長,具不明顯的腺點。雌花:花梗和花被片與雄花的相同;

雌蕊群近卵圓形,長1.5-3.5毫米,雌蕊15-25枚,子房橢體圓形或卵圓形,稍彎,長1.7-3毫米,花柱長0.5-1毫米,緊接向下伸長成平的附屬體。

聚合果柄纖細,長3-8厘米,成熟小漿果紅色,橢圓體形,長6-9毫米。種子扁橢圓體形,長3.5-3.9毫米,種皮有不明顯的皺紋,種臍稍凹入。花期5-7月,果期8-9月。 [2]

狹葉五味子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 000-3 000米的水邊、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3]

狹葉五味子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中南部、雲南西部和西北部。[4]

狹葉五味子主要價值

【佤藥】多米拉:根治跌打勞傷,風濕麻木,骨痛,月經不調脈管炎,各種外傷出血,瘡毒,毒蛇咬傷《滇藥錄》。

全株:微苦、澀,溫。祛瘀消腫,止血接骨。用於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果實:酸、澀,溫。用於腎虛。

參考來源

  1. 狹葉五味子, 植物智, 2020-01-18
  2. 狹葉五味子 -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物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2006年7月18日 校對後種名(中): 狹葉五味子 校對後種名(拉): Schisandra lancifolia 綱: 目: 科: 五味子 屬: 五味子 種下名稱: 標本號 標本號: LS58 採集人: 劉志...
  3. 狹葉五味子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A. C... 種中文名:狹葉五味子 種拉丁名: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A. C. Smith 科中文名:五味子科 科拉丁名:Schisandraceae ...
  4. 狹葉五味子更改位置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返回圖片 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米倉山保護區 請在地圖合適位置點擊鼠標,新標記的點為: 注意:您也將同時修改以下同標本號的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