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狷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狷羚(學名:Alcelaphus buselaphus ):是哺乳綱、牛科、狷羚亞科的一種生活在草原地帶的羚羊。體長1.5-2.45米,尾長300-700毫米,肩高1.1-1.5米,體重120-200千克。雄性體型較大。該物種面窄而長,眼睛距離犄角的位置遠更突出了這一點。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肩部比臀部高,背部形成一個傾斜的坡度。腿長,眼睛下方有大腺體,尾巴細長,尾端有簇狀的毛。體毛長約25毫米,質地很好。雄性狷羚為深褐色,雌性則為黃褐色。雄性及雌性狷羚的角的形狀也是先向外曲,再向前,並且向後尖。角的長度可達70厘米。

狷羚生活在草原或一些灌木林地,以短草為食物。它們是日間活動,在早上及黃昏時段覓食。群居,族群數目約5-20頭,有些甚至達到350頭的數目。族群由一頭雄性狷羚所帶領,領頭的狷羚經過打鬥而產生。分布於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肯尼亞非洲國家。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馬里、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 塞內加爾、南非、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滅絕:阿爾及利亞、布隆迪、埃及、岡比亞、以色列、約旦、萊索托、利比亞、摩洛哥、索馬里和突尼斯。

可能滅絕:厄立特里亞

引進:埃斯瓦蒂尼[1]

棲息環境

狷羚與其他羚羊類動物相比,對林地和高草的耐受性更強。因此它們更喜歡開闊平原的邊緣;例如,在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新草原的開闊地區,通常在林地邊緣發現它們。因此,它們似乎是邊緣或過渡帶物種,通常避免更封閉的林地。在肯尼亞山上,它們可以在4000米的海拔高度活動。狷羚幾乎完全是食草動物,在中等高度的草原上,該物種有選擇性地進食;它們對水的依賴性比其他羚羊類要小,但仍然依賴於地表飲用水的可用性。[2]

形態特徵

狷羚是有蹄類動物,體長1.5-2.45米,尾長300-700毫米,肩高1.1-1.5米,體重120-200千克。雄性體型較大。面窄而長,眼睛距離犄角的位置遠更突出了這一點。該物種的另一個特點是肩部比臀部高,背部形成一個傾斜的坡度。腿長,眼睛下方有大腺體,尾巴細長,尾端有簇狀的毛。體毛長約25毫米,質地很好。狷羚大部分臀部和胸部以及部分臉部都有淺色的毛髮。臀部上的白毛可能會吸引伴侶或抵禦侵略者。有8個亞種,在不同的亞種之間,皮毛的顏色從淺棕褐色到鮮紅褐色到深栗色,差異很大。兩性都具有強壯的犄角,長度為450-700毫米。犄角的形狀也隨亞種而不同。角上有明顯的環形棱,通常向側面彎曲,然後向前彎曲,最後向內和向後彎曲,尖端朝向後方。[3]

生活習性

活動

狷羚在清晨和接近傍晚時覓食,午間天氣炎熱時在陰涼處休息。它們對水的適應性很強,可以每天喝水,也可以數日不飲水。它們通常是留居的。經常站在高處看護群組和瞭望是否有敵害走近。如果看上去難以對付,它們會以最快達每小時70-80千米的速度逃離。與其他有蹄類動物相比,狷羚非常機敏和謹慎。它們主要依靠自己的視野發現掠食者,並且打起鼻息來警告彼此即將來臨的危險。它們跟隨畜群成員的後面,用有些笨拙步伐,以單列的方式前進。有時它們會擠到一起,即在給定方向上只經過1-2個步幅後,就會急轉90度。狷羚不會遷移,但在極端條件下,例如乾旱,種群可能會改變生存的區域。

雄性好鬥,如果受到挑戰就會打架。在進行任何接觸之前,都要進行一系列的頭部摩擦和頂撞,並將糞便堆積起來。如果那還不夠退敵,雄性會弓背向前並彎腰跳起來。確實會發生傷害和死亡,但非常罕見。雌性和幼狷羚可以自由進出領地。雄性在7-8年後會失去領地。

集群

狷羚喜群居,是生活在多達300隻動物的有組織畜群中的社會性動物。已知它們會形成多達10,000隻動物的聚集體。在一群動物中,有4種類型的動物:領地性成年雄性;非繁殖性成年雄性;一群年輕的雄性;以及一群雌性和亞成年狷羚。老年雄羚可能獨棲,年輕雄壯的雄羚們自成一群。強壯的成年雄羚則率領雌羚及其幼羚一起活動,並保衛自己的領域。一群內的雌性由5-12隻動物組成,每組中最多有四代後代。它們不與其他成年雌性組成安全團體。人們認為雌性之間有很強的支配關係,這些群體為整個羚羊群定義了社會組織。據觀察,雌性有時會互相打架和爭鬥。雄性後代可能會與母親在一起長達三年,但通常會離開母親約20個月才能與其他年輕雄性成群。在3-4歲時,雄性可能開始嘗試占領一個領地,而雌性則會占領該領地。一旦建立了領地,雄性就會保衛它,通常不會離開。

食物

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稱,狷羚是幾乎完全以草為食的食草動物。在雨季(10月至5月),95%以上的食物是草,而草在它們的飲食中所占比例從未低於80%。在布基納法索,西非的狷羚在雨季主要吃須芒草。在季節之間,主要食草莖。狷羚一年中只吃少量的苞茅和豆類。在雨季開始時,素馨也是其飲食的一部分。對劣質食品具有極強的耐受力。狷羚的長嘴可以提高咀嚼能力,使其比其他羚羊更好地食草。因此,當多汁草的可利用性受到限制時,如在旱季,狷羚也可以吃更堅硬衰老的草。其他地方已經證實,狷羚比其他羚羊能消化更高比例的食物。[4]

繁殖方式

繁殖發生在單雄性保護的領地內,最在高原或山脊的空曠地區。雄性嗅雌性的生殖器。如果雌性發情,則雄性會一直跟隨,並垂下耳朵。雄性有時會貼在雌性的側面,並試圖阻止雌性前行。一旦雌性站立不動,就是允許雄性交配。交配時間很短暫,但可能會重複幾次。如果另一個雄性侵入,交配就會被打斷。入侵者通常被趕走。[5]

繁殖期待隨季節和地區的不同而不同,具體取決於所涉狷羚的種群或亞種。通常狷羚幼仔出生的時間,在南非出生的高峰期在10-11月,埃塞俄比亞是12月至來年2月,內羅畢國家公園的是2-3月。妊娠期為214-242天。雌性會離開族群自行躲藏在灌木叢中以便分娩。這與它們的近親牛羚的繁殖習性明顯不同,後者在開闊的平原上成群繁殖。雌性分娩後,會將它們的幼仔留在灌木叢中數周,只回來哺乳。幼仔4個月斷奶。性成熟可能最早在12個月時發生,但是該物種的成員直到4歲才達到最大體重。狷羚的壽命為11-20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由於人類對野生動物肉食的過度獵捕,以及定居點和牲畜養殖的擴大,因此,在整體分布範圍內的狷羚數量已明顯減少,其分布也越來越分散。正如該物種其餘大部分物種先前分布中已經發生的那樣,由於偷獵或其他因素,例如在某些情況下為乾旱和疾病,一些關鍵種群數量正在減少。例如,在科莫(Nomo)地區,狷羚的數量從1984年的18,300隻下降到1998年的5,200隻,下降了60%(Fischer and Linsenmair 2001)。大多數狷羚亞種的分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零散,直到它們僅限於可以有效控制牲畜和定居點偷獵和侵犯的地區。[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