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猇亭古戰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猇亭古戰場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猇亭古戰場

地理位置: 宜昌市猇亭區猇亭大道6號

景點級別: AAAA級

猇亭古戰場即猇亭古戰場風景區,位於湖北宜昌市猇亭區與伍家崗區交界處,318國道長江夾境而過,與宜都市荊門山隔江相望,地勢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戰場距三峽機場、宜昌火車東站、宜昌中心市區、猇亭區中心約為15分鐘車程。猇亭古戰場是世界上少有的古戰場,這裡發生過無數次戰爭,其中著名戰役有:白起燒夷陵、公孫述架浮橋、三國猇亭之戰、西晉炬東吳、樊猛斬蕭紀、圍鄭救安蜀、楊素破陳、唐軍夜襲蕭銑、吳三桂兵敗夷陵等戰役。

如今的猇亭古戰場懸崖峭壁上留有一條約1000米的古棧道遺址。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大詩人白居易等在遊覽猇亭古戰場時都留有傳世詩篇。[1]

猇亭由來

猇亭,古今中外聞名遐邇的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猇亭始名於漢代,據《前世地理志》考證:猇亭為古代地名,《說文解字》《康熙字典》《辭源》等辭書解釋"猇"為"虎吼之聲","亭"為古代之行政區域,十里為一亭。

猇亭得名亦蘊藏地勢險峻之意,如同"猛虎吼嘯"之地。猇亭亦有"虎腦背"、"古老背"之稱。同時,歷史演繹又為猇亭之"猇"蒙上了神秘色彩,謂"猇"乃虎生翅膀之物,有"如虎添翼"之說。

相傳三國時期,蜀漢虎將張飛任宜都郡太守,見此地懸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叢生,便令工匠修亭紀念,亭上楹欄處刻有動物圖案,虎生雙翅,張飛視之勃然大怒,質問工匠此乃何物?工匠急中生智:此乃猛虎獵食之態,名為"猇"也,以顯將軍之威,張飛遂轉怒為喜,命人在亭上刻"猇亭"二字。

猇亭九大戰役

"猇亭",瀕臨長江,扼巴楚咽喉,控川鄂門戶,是著名的"古江關",她雄踞峽口北岸,上收蜀道三千之雄,下鎖荊襄一方之局,自先秦至明清,史不絕書,代不乏戰。

猇亭是我國少有的古戰場。自秦將白起火燒夷陵、東漢公孫述架浮橋、三國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西晉伐吳破西塞、樊猛西陵斬蕭紀、梁陳安蜀橫索橋、隋朝楊素破陳軍、唐軍夜襲戰蕭銑,至清軍平叛吳三桂等著名戰役均發生在這裡,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古代戰爭畫卷……

1、秦將白起燒夷陵

春秋戰國時,猇亭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78年)猇亭區域經歷了一場大戰:"秦將白起燒夷陵 "。

白起緣何火燒夷陵?千百年來一直是個謎,現經查閱大量史料、文獻,輔之以咸陽白起墓、白起祠之文字記載,我們可粗窺個中緣由:

白起先祖乃楚國貴族白公勝,白起又號"公勝起"。白公勝為楚平王太子建之子,楚平王聽信饞言欲殺太子建,太子建攜妻小逃亡鄭國,至鄭國因太子建為鄭人所殺,白公勝追隨伍子胥逃往吳國。

公元前487年,楚惠王召回白公勝,並封邑白地,白公勝欲攻鄭為父報仇,然奸臣作梗,一直未能以償,逐暗中招兵買馬,欲奪王權。前479年,白公勝趁吳國攻打楚慎邑,率軍擊退吳軍,以獻俘為由,帶兵入郢,殺大臣並劫走了惠王,史稱"白公之亂"。楚國貴族前來追剿,公勝敗之,逃入山中,自縊而亡。其子逃奔秦國,為秦將,白起伐楚、火燒夷陵,毀楚宗廟,為祖先白公勝報了仇、雪了恨,史稱"白起火燒夷陵",從此夷陵名噪天下。

2、東漢公孫述架浮橋

西漢末年政治日益腐敗,社會動盪不安,外戚王莽篡權建立"新"朝,漢裔南陽人劉秀於河北稱帝,為表劉氏中興,仍以漢為國號,史稱東漢,開始了長達了十二年的全國統一戰爭。

這當中,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座"長江大橋",此橋為何人所建,建在哪裡?因何而建?確是一樁值得考究的事情。

在漢建武九年(即公元33年),割據稱帝的公孫述為阻劉秀,派大將下江關,於荊門與虎牙之間,橫跨長江架起了浮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建武十一年,漢將岑彭在此大敗公孫述,斬其將領任滿等人,公孫述落得一個"西塞浮橋斷,公孫霸業沉",民間稱為"漢帝毀公孫"事件。

漢主帥岑彭,字君然,漢族,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新野)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第六。岑彭奉命討伐土皇帝"公孫述"。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公孫述派大將率軍下江關(今四川奉節縣東),擊敗馮駿、田鴻、李玄,攻克夷道(今湖北宜都)、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占據荊門、虎牙(今湖北宜昌東南隔江相望之二山)二山,嚴重威脅新生東漢政權,岑彭與吳漢、誅虜將軍劉隆、輔威將軍臧宮、驍騎將軍劉歆將六萬多人,戰馬五千匹,會集荊門。岑彭便在軍中招募搶攻敵人浮橋的勇士,誰先登上浮橋,誰得最高的賞賜。於是偏將軍魯奇應募。時天風狂急,魯奇率勇士駕船逆流而上,直衝浮橋。但江中攢柱,阻住戰船,難以前行。魯奇一面督率軍士殊死作戰,一面用火把焚燒攢柱。風怒火盛,橋樓崩燒。岑彭盡起全軍,順風並進,所向無前。蜀兵大亂,溺死者數千人。漢軍斬殺任滿,生擒程泛,而田戌脫身,逃往江州。"彭首破荊門,長驅武陽,持軍整齊,秋毫無犯。邛谷王任貴聞彭威信,數千里遣使迎降"(《後漢書·岑彭列傳》)。使者到達,岑彭已死。光武帝把任貴貢獻給朝廷的禮物都賜給了岑彭的家屬,諡壯侯,其子岑遵嗣。蜀人憐之,給他在武陽立廟,歲時祭祀。

3、猇亭之戰

東漢自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末年狼煙四起,烽火連天,各路英雄並起,逐鹿天下,當屬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最為出名並流傳至今。猇亭之戰乃三國鼎立決定之戰。

劉備乃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家境貧寒,織草蓆度日,與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更得軍師諸葛亮之謀,奪荊州,占益州,聯吳拒魏、重整漢家江山。但結義之弟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為呂蒙所害。劉備得知關羽被害後,不顧阻攔,盡起大軍為之復仇,因此爆發了終定三國鼎立的"猇亭之戰"。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七十萬人伐吳。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3萬人(後期有沙摩柯加入,兵力要超過三萬)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占領秭歸。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奮起應戰。他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軍作戰,陸遜上任後,通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條件的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耐心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猇亭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

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這時,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六月,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陸遜看到蜀軍士氣沮喪,放棄了水陸並進、夾擊蜀軍的作戰方針,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並尋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蜀軍連營。決戰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次年四月惱羞於猇亭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猇亭之戰就這樣結束了。劉備慘敗猇亭之後,蜀國積攢多年的兵力國庫被耗盡了,吳國也因猇亭之戰損失慘重,兩家再聯營修好,以防魏國吞併兩國,可以說經猇亭之戰,三國版圖成型。同年(公元222年),夷陵被改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

4、西晉伐吳破西塞

三國末年,魏國權臣司馬炎代魏立晉,史稱西晉,不久滅蜀,西晉泰始五年(吳天紀三年,即公元279年)十一月司馬炎決定伐吳,史稱"西晉伐吳破西塞"。

西晉泰始五年(吳天紀三年,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司馬炎採取太傅羊祜用兵方略分6路伐吳,其中王浚領軍攻克吳丹陽(秭歸),向西陵進軍。時吳軍於江中險要之處暗設木樁,用鐵鎖橫斷江路 ,又於江中暗置丈余長的鐵錐,以阻擋晉軍水師。由於羊祜在世時曾擒獲吳間諜,晉軍早知此情。王浚命人造大筏數十個,上縛草人,命善泅者駕筏先行,將鐵錐拔起帶走。王浚又命人作10餘丈的大火炬,灌以麻油,置於船前,遇鐵鎖,點燃火炬,頃刻間便將鐵鎖融裂。於是晉水師暢通無阻,一路連克西陵、荊門(在西陵與夷道之間)、夷道(今湖北宜都)、樂鄉等城,斬俘吳軍各地守將,兵鋒銳不可擋,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吳國宣告滅亡。

東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岩至黑岩之間)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也始見於史。

5、樊猛西陵斬蕭紀

南北朝時(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此時,益州刺史蕭紀,在四川稱王十七年,南開寧州,西通資陵、吐谷渾,內勸農桑,外通商賈,財用豐饒,器甲殷積。候景之亂時,也不派一兵一卒前去赴援。及梁武帝死後,長史劉孝勝對其道:"今梁武帝已死,國不可一日無主。益州千里沃野,昔日漢高祖劉邦以此為基地,逐開創漢家四百年天下,目天下大亂四海無主,太尉何不稱帝創萬世之基業兒於孫"蕭紀聞悅,不顧司馬、參軍直諫,當下稱帝西蜀,改元天正,而後直伐西陵。

西元552年蕭紀成都即帝位,年號天正。承聖二年(公元553年)五月,蕭紀率軍東下,直至西陵一帶,人肥馬壯,軍容十分強大,梁元帝蕭繹忙派兵路陸法和拒守。陸法和在西陵峽口修築兩個城池,取名七勝城,鎖江斷峽,蕭紀大軍一時難以飛越。雖如此,但陸法和眼見蕭紀日日攻城,恐力不能支,遂接二連三向蕭繹告急,盼望速發援師。

蕭繹一面致書敵國西魏"益州刺史蕭紀叛亂,有子糾親也,請君討之",一面釋出候景降將任約,令其為晉安王司馬,令禁兵一萬,助陸法和守西陵,繼而又起用謝答仁為步兵校尉,令其助守與陸法和、任約等固守西陵。同時給蕭紀寫勸降信,戀一母同胞,勸其揮師還蜀。蕭紀鬼迷了心竅,偏不肯從,卻只是督師猛攻,滿望旗開得勝,直指江陵、建康,平定江南,擁有天下。然而同室操戈,兵無士氣,屢戰無攻,師老財匱。又得報說"西魏大軍日夜猛攻成都,成都危機!若不星夜馳援,城破危機"蕭紀聞說,惶惶不可總日,於是聽從部將所言,令尚書樂奉向江陵求和。然樂奉叛變密告蕭繹"蜀軍軍糧將盡,士卒多半戰死,不許不和,合力攻打",蕭繹採取此意,令大軍猛攻。蕭紀手下將士見大勢已去,密謀斬殺峽口城主投降蕭繹,並四路合圍,梁游擊將樊猛,也臨陣倒戈,率兵困於蕭紀於西陵江面,蕭繹聞後密令斬殺蕭紀。樊猛得令,督兵猛攻紀船,士卒擒獲蕭紀與其子,並於硤口殺死,將其首級傳給蕭繹。

6、梁陳安蜀橫索橋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北周帝王更換頻繁,時常有南陳、蠻族部落入侵,孝閔帝時趙煚出任陝州刺史(應當為硤州刺史,硤州治今湖北宜昌市;陝州則在今河南三門峽市,若以此為據點收覆信陵、秭歸二郡,顯然不合情理)。為防禦南陳進犯,周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險要處修建築壘,名曰"安蜀城",用於屯守軍隊,威脅南陳。

安蜀城與硤州隔江南北相對,江面上橫拉繩索,鋪以葦竹為橋,可從硤州運送軍糧至安蜀城。時任硤州刺史(治今湖北宜昌)的趙煚負責築城事宜, 不料,築城時連下大雨,持續數旬,剛築好的城牆塌毀了百餘步,附近蠻族首領鄭南鄉乘機反叛,聯絡南陳將領吳明澈,準備襲擊安蜀城,人們都勸趙煚儘快修復城牆,以此禦敵。趙煚不以為然,說不用着急,我自有退敵保城的辦法。他暗中派人聯絡另一支蠻族部落首領向武陽,勸其乘虛進攻鄭南鄉。向武陽聽從趙煚建議,施以奇襲,俘虜了鄭南鄉的父母和妻子,鄭南鄉聞訊十分驚慌,急忙撤軍,軍隊潰散,陳軍也只得停止進攻,安蜀城之圍遂解。隨後,趙煚又率軍同吳明澈交戰十六次,累獲勝利,俘陳將覃冏、王足子、吳朗三人,殺敵一百六十人,因功授開府儀同三司,擢荊州總管長史(長史為總管佐官)。

7、隋朝楊素破陳軍

北周外戚楊業建立隋朝,開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文帝楊業為統一全國,派楊素楊廣、楊俊討伐陳國,此時爆發了楊素伐陳的"江關之戰",猇亭又一次成為其中的戰場。

隋十二月上旬,楊素按隋滅陳作戰部署,首先率舟師自巴東郡東下三峽,在長江上游發起攻勢作戰。軍至流頭灘(又名虎頭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陳將戚昕率青龍戰船百餘艘、戰士數千人堅守前方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北長江中),以遏隋軍。楊素決定採用水陸協同,分進合擊的方針,乘夜突襲,將其擊敗,率黃龍戰船數千艘,利用夜暗,令將士銜枚開進,實施正面突破;令開府儀同三司王長襲率步兵由長江南岸攻擊戚昕別柵;令大將軍劉仁恩率甲騎自江陵(今屬湖北)西進,沿長江北岸進擊陳軍白沙(今宜昌東)要點。隋軍水陸配合,於次日拂曉,一舉擊敗戚聽所部。楊素率水軍繼續順江東下,一時"舟艫被江,旌甲曜日"(《隋書·楊素列傳》)。楊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隋書·楊素列傳》)。陳荊州刺史陳慧紀派南康內史呂忠肅率軍屯守歧亭(今長江西陵峽口),在兩岸岩石上鑿孔,系三條鐵索橫截江面,阻遏隋軍戰船。為固守峽口,呂忠肅將自己私產全部捐出充軍,所以陳軍鬥志頗高,防禦也很嚴密。陳軍盡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賞,激起隋軍憤怒,拚死力戰,多次獲勝,隋軍猛烈攻擊下,呂忠肅被迫放棄營柵,連夜逃走。楊素令士卒毀掉欄江鐵索,繼續沿江而下。隋軍在長江上游作戰獲勝後,楊素一面率主力沿江東下,與秦王楊俊會師於漢口(時下游隋軍已攻占建康),一面派兵南下略地,擴大戰果。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四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

8、唐軍夜襲戰肖銑

隋末,江陵蕭銑叛隋,自稱梁王,定都江陵傭兵40萬,唐高祖李淵滅隋後,於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欲伐梁統一江南。

蕭銑先發制人,派大將陳普環率水軍西上,欲與割據四川開州(今開縣)的蕭閣提串連,強取巴蜀。高祖下令峽州(今宜昌)刺史許紹。許紹在西陵峽埋下伏兵,派其子許智仁率兵繞到敵後。蕭軍至峽口,腹背受敵,一戰而敗,陳普環為許智仁所擒,戰船亦悉數被繳。蕭銑逐回師虎牙、荊門屯守。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高祖再令許紹攻梁。許紹令許智仁率兵進擊,他派兵埋伏於臨江坪。至夜,唐軍一面以小部隊偷襲虎牙,一面點火為號聯絡伏兵。雙方激戰至拂曉,蕭軍敗北,唐軍占領虎牙。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高祖又令李孝恭、李靖為行軍總管,率巴蜀軍乘戰船2000餘只,從夔州順江東下直撲蕭銑。李孝恭取荊門,進兵至陸城,梁將周法明、雷長穎投降。蕭銑又派大將文士弘抵抗,亦大敗。李孝恭、李靖率軍追至江陵,活捉蕭銑,送至京師,斬於長安。至唐軍夜戰蕭銑後,猇亭已成為文化鼎盛的唐、宋、元、明、清幾代偉大詩人旅遊聖地。唐朝詩仙李白詠夷陵而賦詩,"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

詩聖杜甫的"虎牙行":"秋風歘吸吹南國,天地慘慘無顏色。洞庭揚波江漢回,虎牙銅柱皆傾側。巫峽陰岑朔漠氣,峰巒窈窕溪谷黑。杜鵑不來猿狖寒,山鬼幽陰雪霜逼。楚老長嗟憶炎瘴,三尺角弓兩斛力。壁立石城橫塞起,金錯旌竿滿雲直。漁陽突騎獵青丘,犬戎鎖甲圍丹極。八荒十年防盜賊:征戍誅求寡妻哭,遠客中宵淚沾臆。

大詩人白居易《三游洞序》、歐陽修《初至虎牙灘見江山類龍門》《離峽州後回寄元珍表臣》,司馬光《送峽州陳廉秘丞》,蘇軾《詠荊門》等均在猇亭留下歷史一筆。

9、清軍平叛吳三桂

清代(公元1644年-1840年)先後稱為興善鋪、鼓樓背、虎腦背、古老背等,受轄宜都。此時,戰火再一次燃燒,在"康熙平定吳三桂之戰"中,猇亭再次成為決定性戰場之一。清康熙年間(1674年)平西王吳三桂叛亂,率滇藩軍自雲南進入湖南,直逼沅州(轄今懷化,芷江等地,後廢),遠近震動。 同年四月初八,吳三桂遣部將陶繼智等率三百艘舟師自宜都進犯夷陵。都統鄂內聞訊旋率夷陵前後兩舟師東下迎擊,雙方在長江上廝殺,滇藩軍不敵,清兵繳獲敵方六十餘艘戰船,這是滇藩軍首次向夷陵用兵.同年(1675)閏五月,吳三桂復親至松滋,密調岳州之兵直犯夷陵、荊州。滇藩軍水陸並進向夷陵進犯。舟師由水路前進,絡繹上行,並占領境之河西孝子岩,每瞰吹煙起則飛炮入城中。陸師自距南津關2里的桃坪沖連營逼近古城西北屏障鎮境山,據壕安塹。而此時,鄂北房縣楊來嘉、劉之俊亦叛應之.率兵由歸州進犯夷陵。他們聯合滇藩軍與清兵在桃坪沖一帶擺戰場。經過數次激戰,未分勝負。兩軍只得各自在其山包紮下營寨。時值炎暑,部隊人馬需要飲水。楊軍只好派兵沿山下溪背水,而清兵占據的山頭有一大水池.蓄有天然雨水。宜昌鎮總兵徐治都便抓住楊軍缺水,部隊缺乏戰鬥力的有利戰機,向楊軍發動進攻。楊軍連戰不利,遂沿着沖底向北撤退。同時,滇藩軍一部還進占了西塞壩(今西壩),利用古城建築,對抗清兵。

夷陵事急,總兵徐治都一面向蔡總督寫書求援,一面堅持抵抗。蔡總督得書後,即遣將弁明國鼎、王大成等先後率兵馳援。夷陵鎮中營游擊紐維政旋與李懋功師連營數十座,自盤石鋪、豐寶山、龍泉鋪、天峰鋪一帶,沿途安站,直接當陽各汛,犄角聲援。並在觀音寨、羅漢峪亦分兵防守。此時,滇藩軍無奈一度自官莊進攻豐寶山,直犯夷陵城,但由於清兵在豐寶山等要隘加強防守,其計謀未能得逞,孤城夷陵安然無恙。危城夷陵在被滇藩軍圍困的日子裡.城內清兵官弁和地方官員與百姓生死與共。鎮標中營游擊馬之迅帶領老弱官兵數百人,每在叛軍的飛炮轟擊下,"軍士皆蓐食而後登陴(女牆)"(《宣統志》,下同)拒守。夷陵州事田恩遠則竭力保障清兵供給,不苦於民。特別是徐總兵夫人徐氏,大敵當前,勇敢登上城牆,"撫慰士卒,曉以大義,並脫簪珥服飾以資犒勞"。在一次"賊悉力攻城"時,不幸被敵飛炮擊中而亡。她這種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鼓舞了許多守城軍民。

由於清兵在夷陵城內外日夜警備。令滇藩軍無懈可擊,最後滇軍一部退踞南漳,一部竊據鎮境山土城,憑險固守,"土城有土城數百丈,即滇兵盤踞攻擊處"(民國《宜昌縣誌稿》)。

吳三桂在松滋得報滇藩軍攻戰夷陵受挫,又親自率兵至河西趙家坪督戰,欲渡江入犯夷陵。夷陵鎮標把總雄得勝、邱才奉命率健兵沿東路前進,偵察虛實。不料隊伍行至塔泥,即與渡江登岸的部分滇藩軍遭遇。經過激戰,清兵殺傷滇軍二十餘人,生擒李開等人。滇藩軍企圖渡江攻取夷陵失敗。清廷不容吳三桂叛軍在湖南、湖北攻城略地、東奔西突,在夷陵戰事稍為緩解之際,康熙十四年(1675)秋,派安親王進兵長沙,圍剿叛軍。吳三桂得訊後,急由松滋回軍自將援長沙,並盡調進犯夷陵、南漳之兵合力拒守,以保衛長沙。但鎮境山仍為滇藩軍竊據。十一月,清廷又命征南將軍穆占簡選夷陵、荊州、岳州士馬,由岳州趨長沙接應安親王。並告諭若長沙無虞,或出夷陵,或由荊江渡江,分途並進,剿滅各地滇藩軍。

康熙十七年(1678),吳三桂在衡州稱帝。次年(1679)二月,在鎮境山與清軍相持六載的滇藩軍終於撤走,孤城夷陵得到解圍。吳三桂滇藩軍攻戰夷陵是逆歷史潮流的一次軍事反叛行動,它給夷陵百姓帶來不小災難。後來由於清兵不斷增援。使孤城宜昌得以轉危為安,西陵山、鎮境山也恢復了昔日的平靜。然而,吳三桂滇藩軍當年攻戰夷陵的陰影,即使若干年後在人們的心中仍是揮之不去的。清人嚴思浚在游西陵山《三游洞》詩寫道:"平西往事幾風煙,剩有荒城壓楚巔。回首關山空竊據,傷心壁壘尚勾連。雲開久喜狼煙淨,波撼猶驚戰鼓傳。更上桓侯台上望,英雄豎子總紛然。"邑人張天然(康熙四十一年武舉人)在《重遊鎮境山》詩里寫道:"平西廢壘今安在?剩有空江水自流。"詩中的"平西"就是指平西王吳三桂。這是兩位詩人游三游洞、鎮境山時對往事發出的感嘆。

古猇亭雖歷經千百年來的戰爭洗禮,由於歷代地方政府管轄、保護良好,至今虎牙山的絕壁上仍清晰的保存有一條長1000餘米的古棧道,更有歷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楊炯等在尋求猇亭古代歷史戰場遺址中留詩百餘篇,其中《荊門山》《擂鼓台》《猇亭之戰》《西塞山懷古》等詩作均為歷代詩人在猇亭古戰場遺址遨遊懷古時時留下的名篇。

彈指間,千古灰飛煙滅。如今的猇亭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猇亭古戰場風景區已於2012年7月重新列入規劃,2013年7月,宜昌虎牙灘旅遊度假村有限公司本着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理念,擬投重金打造古戰場,深度挖掘古戰場的歷史內涵,再現了波瀾壯闊的古戰場歷史畫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