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環,是一種玉器,呈圓形薄片狀。呈圓形或者近圓形,中間有孔、扁平狀。中心孔半徑大致與外圈寬度相當。玉環長用作禮器,常見於新石器時代[1]至秦漢時期。
圓玉的分類
圓玉的分類,才有了後人以《爾雅•釋器》[2]及考古發掘出土圓玉為依據的分類:
一、玉璧:中心孔徑小於邊寬的圓玉;
二、玉瑗:中心孔徑大於邊寬的圓玉;
三、玉環:中心孔徑等於邊寬的圓玉;
四、玉玦:周邊有一個缺口的圓玉。
那麼玉璧、玉瑗、玉環、玉玦這四種圓玉,在古代中國具有如何的用途和含義,《荀子大略》[3]記載有「 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玉環和玉玦的形制相仿,只是玉玦有一缺口,正是這一缺口之別,這兩種圓玉便表達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信息,玉環表示修好,認可,玉玦表示絕交,反對。
古代流放邊境的罪臣,三年之後,如果得到君王送來的玉環,便得知君王召其歸還,因為環與還同音,如果得到玉玦,便知君王已與他斷絕,返回無望,因為玦與絕音近。
古代也有環、玦連用,根據對環、玦的選擇,從而可得知該人對某件事情所持的態度是贊同或是反對。
玉環種類與特點
在周朝、春秋、戰國時期玉環種類開始出現區別,主要有絲束紋環、勾連雲紋環、谷紋環[4]、三龍外蟠環、重環及瑪瑙環等。其中絲束紋環為扁環,表面飾絲束線、長弧狀,每一絲截面呈尖鋒狀。三龍外蟠環見於中山王墓,鏤有三隻螭龍,螭龍首尾相接。勾連雲紋環則在環表浮雕勾雲紋,或用單陰線雕琢縱橫相接的雲紋,或採用剔地法雕琢出平面的勾雲紋,或者有局部凸起的獸面紋。谷紋環的谷紋則有凸起的螺旋紋或者平面隱起用陰線旋出螺線兩種。瑪瑙環,其截面呈三角形,頂角處磨平外光素無紋,表面有玻璃光。
考古
考古發現以玉為環,以崧澤文化[5]為最早,連環則最早見於安陽殷墟婦好墓。此外在北趙晉侯墓地、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河南輝縣琉璃閣戰國墓地中均發現玉環,因此推定直到戰國晚期玉環依然廣泛流行。
視頻
玉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玉環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明清。,豆瓣,2015-12-21
- ↑ 《爾雅》爾雅•六、釋器,求學網
- ↑ 大略,古詩文網
- ↑ 戰國時代穀紋玉環(圖),雅昌藝術網,2014-7-8
- ↑ 『詳解』博物館珍品藏崧澤文化玉器 ,搜狐網 ,201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