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米粗縮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米粗縮病


玉米粗縮病
原圖鏈接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MRDV)引起的、發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葉鞘、苞葉、根和莖部等,玉米生長的整個階段都可能發生玉米粗縮病,其中苗期感染的幾率最高,染病後的玉米植株在5-6葉表現出明顯的症狀。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病毒性玉米病害,以帶毒灰飛虱傳播病毒,是中國玉米產區的主要病害之一,亦是中國北方玉米生產區流行的重要病害,該病害具有毀滅性。一般田塊產量損失40-50%,發病較重的田塊產量損失在80%以上,嚴重的田塊幾乎毀種絕收。

玉米粗縮病在防治上,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其核心是控制毒源、減少蟲源、避開危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玉米粗縮病

外文名:Maize rough dwarf

玉米粗縮病1
原圖鏈接

病 原:玉米粗縮病毒

為害植物:玉米

為害部位:葉片、葉鞘、苞葉、根和莖部等

發病歷史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在中國最早於1954年在新疆甘肅發現,20世紀60年代以後東部各省有所發生。20世紀70年代中期華北推行間作套種,玉米播期提前,粗縮病猖獗發生。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黃淮海玉米產區和雲南等省發病面積不斷擴大,多次暴發流行。

發病症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髮病,以苗期受害重,5至6片葉即可顯症,開端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邊發作通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步擴及整個葉片。病苗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打開,病株成長緩慢、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發作蠟白色拱起條紋,用手觸摸有顯着的粗糙感植株葉片寬短僵直,葉色濃綠,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

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紛歧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顯着的粗糙感。至9至10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顯着,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大都不能抽穗健壯,單個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很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很少,植株嚴峻矮化,雄穗退化,雌穗變形,嚴峻時不能健壯。[1]

病原特徵

玉米粗縮病是由植株呼腸孤病毒屬的玉米粗縮病毒(Maiz rough dwarf virus,簡稱:MRDV)引起的。病毒粒體球狀,直徑約75納米,雙層外殼,無包膜,基因組由10條線性的雙鏈RNA組成。病毒傳播媒介灰飛虱的脂肪體、唾腺中、消化道、肌肉、氣管卵巢及卵粒是病毒的寄居場所,其中唾腺中病毒粒子大小約為50-63納米,脂肪體和卵巢中病毒大小63-75納米。

其寄主範圍十分廣泛,主要是單子葉禾本科植物,除玉米以外,還可侵染小麥、水稻高粱穀子大麥等作物以及馬唐稗草、畫眉草等禾草。

發病規律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MRDV)引起的一種玉米病毒病,由灰飛虱以持久性方式傳播。灰飛虱若蟲或成蟲在地邊雜草下和田內麥苗下等處越冬,為翌年初侵染源。

玉米粗縮病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灰飛虱田間數量和帶毒個體的多少,早播玉米發病重於晚播玉米,靠近地頭、渠邊、路旁雜草多的玉米發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濕而雜草多的玉米發病也重,不同品種之間發病程度有一定差異。[2]

侵染循環

該病由灰飛虱以持久性方式傳播。灰飛虱一旦得毒便終生帶毒。該病毒可在冬小麥、多年生禾草及傳毒介體上越冬。春季第1代灰飛虱成蟲在越冬寄主上取食得毒,並陸續從小麥向玉米上遷移,小麥收穫期間形成遷飛高峰。第2代、第3代、第4代灰飛虱主要在玉米及田間雜草上越夏,隨着玉米成熟便遷至禾草上,秋季小麥出苗後,第4代灰飛虱轉遷到麥田傳毒為害並越冬,形成周年侵染循環。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方法

在玉米粗縮病的防治上,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歸納防治政策,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削減蟲源、避開損害:

①加強監測和預告:在病害常發區域有要點地定點、定時查詢小麥、田間雜草和玉米的粗縮病病株率和嚴峻度,一起查詢灰飛虱發作密度和帶毒率。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耕種前,依據灰飛虱越冬基數和帶毒率、小麥和雜草的病株率,結合玉米栽培形式,對玉米粗縮病發作趨勢做出及時的猜測預告,輔導防治。

②挑選適宜的種類:要依據本地條件,選用抗性相對較好的種類,一起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單一抗源種類的大面積栽培。70年代,豫農704對該病有必定的抗性,50、魯單053農大108等,在出產上可代替沈單7、掖單53、掖單22等感病種類。在那些已栽培感病種類多年,損害嚴峻的區域,栽培這幾種抗(耐)病種類顯得特別重要。

③調整玉米的播期:依據玉米粗縮病的發作規則,在病害重發區域,應調整播期,使玉米對病害為靈敏的生育時期避開灰飛虱成蟲盛發期,下降發病率。春播玉米應恰當提前耕種,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麥田套種玉米恰當推延,一般在麥收前5天,儘量縮短小麥、玉米共生期,做到恰當晚播。

④及時剷除雜草:路邊、田間雜草不僅是來年農田雜草的種源基地,並且是玉米粗縮病傳毒介體灰飛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對麥田殘存的雜草,可先人工鋤草後再噴藥,除草作用可達95%左右。挑選土壤處理的優點是苗期玉米不與雜草共生,下降灰飛虱的活動空間,不利於灰飛虱的傳毒。

⑤加強田間管理:結合定苗,拔除田間病株,集中深埋或焚毀,削減粗縮病侵染源。合理上肥、灑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成長,縮短感病期,削減傳毒時機,並增強玉米抗耐病才能。

⑥消除病毒種源:玉米粗縮病病毒首要在小麥、禾本科雜草和灰飛虱體內越冬,因而,要做好小麥叢矮病防治,剷除田邊、地邊和水溝雜草為害,一起要削減灰飛虱蟲口基數,具體方法是在小麥返青後,用25%撲虱靈50克/畝噴霧。噴藥時,麥田周圍的雜草上也要進行噴施,可明顯下降蟲口密度,必要時,可用20%克無蹤水劑或45%農達水劑550毫升/畝,兌水30公斤,針對田邊地頭進行噴霧,殺死田邊雜草,破壞灰飛虱的生存環境。

化學防治方法

①藥劑拌種: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能夠有用防治苗期灰飛虱,減輕粗縮病的傳達。耕種時,選用種量2%的種衣劑拌種,可有用的避免灰飛虱的損害,一起有利於培養壯苗,進步玉米抗病力。耕種後選用芽前土壤處理劑如40%乙莠水膠懸劑,50%杜阿合劑等,每畝550~575毫升/畝,對水30公斤進行土壤封密處理。

②噴藥殺蟲:玉米苗期出現粗縮病的地塊,要及時拔除病株,並依據灰飛虱蟲情猜測狀況及時用25%撲虱靈50克/畝,在玉米5葉期左右,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2~3次,一起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靈800倍液噴灑防治病毒病。

關於單個苗前使用土壤處理除草劑作用差的地塊,可在玉米行間定行噴滅生性除草劑20%克無蹤,每畝550毫升,對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噴到玉米植株上,克蕪蹤對雜草具有速殺性,噴藥後52小時雜草能全部枯死,可削減灰飛虱的活動空間,田邊地頭可噴45%農達水劑,但在玉米行間儘量不必,以免對玉米形成藥害。


相關視頻

玉米粗縮病的防治


玉米粗縮病(田優客 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