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龍蕨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龍蕨屬

中文學名:玉龍蕨屬

拉丁學名:Sorolepidium Christ emend.Ching

拼音:yulongjueshu

門:蕨類植物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科:鱗毛蕨科

玉龍蕨屬 (Sorolepidium Christ emend.Ching)高山小型類。莖短,直立,密被紅棕色、卵形具睫毛披針形鱗片,老時蒼白色,宿存。葉簇生;具短柄; 玉龍蕨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30厘米,根狀莖短;孢子囊群圓形,在主脈兩側各排成1行,但被大鱗片所覆蓋。 葉片線狀披針形,一回羽狀至二回羽裂:葉片長圓形或寬卵形,羽片多對,橢圓形或寬卵形,尖頭或圓頭,基部對稱,無柄,邊緣波狀或深裂,裂片全緣,具不透明邊緣,反折或反卷;葉脈分離,羽狀;葉厚革質,無毛,葉軸頂端不延伸成鞭狀。孢子囊群圓形,着生小脈頂端;囊群蓋圓形,盾狀,缺刻着生,無囊群蓋。孢子橢圓形,周壁具褶皺,有瘤塊狀凸起,外壁層次不明顯。

形態特徵

株:高山小型蕨類。

莖:根莖短,直立,密被紅棕色、卵形具睫毛披針形鱗片,老時蒼白色,宿存。

葉:葉簇生;具短柄;葉片線狀披針形,一回羽狀至二回羽裂:葉片長圓形或寬卵形,羽片多對,橢圓形或寬卵形,尖頭或圓頭,基部對稱,無柄,邊緣波狀或深裂,裂片全緣,具不透明邊緣,反折或反卷;葉脈分離,羽狀;葉厚革質,無毛,葉軸頂端不延伸成鞭狀。

果:孢子囊群圓形,着生小脈頂端;囊群蓋圓形,盾狀,缺刻着生,無囊群蓋。孢子橢圓形,周壁具褶皺,有瘤塊狀凸起,外壁層次不明顯。

產地分布

玉龍蕨分布於我國西藏東部波密,雲南西北部麗江、香格里拉及四川西南部木里、稻城等地海拔4000~4500米的高山地帶,是我國所產蕨類植物中耐寒性最強的一種,常零星生於冰川邊緣及雪線附近。在玉龍蕨分布的高山冰凍荒漠帶,那裡海拔較高,山上熱量不足,輻射強烈,風力強勁,晝夜溫差大,氣候惡劣,僅有短暫的暖季。因而當地表解凍消融後,在碎石中零星散生的玉龍蕨才開始茁壯成長。 [1]

參考來源

  1. 玉龍蕨, 新浪網,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