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和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和卿

王和卿(1242年—1320年)元代散曲家太原(今屬山西)人,《錄鬼簿》列爲"前輩名公",但各本稱呼不同,天一閣本稱爲"王和卿學士",孟稱舜本卻稱他爲"散人"[1]

曾在大都為架閣庫官,未作過高官。因才高名重,鐘嗣成《錄鬼簿》 卷上將王和卿列為「前輩名公樂章傳於世者」,稱「王和卿學士」《全元散曲》錄存小令二十一首,套數一套,以及兩套殘套。見於《太平樂府》、《陽春白雪》、《詞林摘艷》等集中。散曲創作以滑稽戲謔為多,玩世不恭的自成一格。朱權的《太和正音譜》稱他為『詞林之英傑也』。

面對著不合理的社會現況,創作帶著辛辣的諷刺與嘲弄,與關漢卿相友善,嘗譏謔漢卿,關漢卿才高風流,雖極意還答,終不能勝。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曾記載王和卿與關漢卿相互譏謔的情況,並且說他"滑稽佻達,傳播四方。王和卿具有特色的散曲作家,作品有著厚實的民俗俚曲的色彩,獨特的滑稽佻達性格充分表露在作品裏,相當著名的一首小令〔醉中天〕《詠大蝴蝶》[2]

挪用莊子的蝴蝶與鯤鵬 被稱為大家

元代時期,崇莊子、尚黃老是比較受歡迎的活動,所以文人們的詞曲中含有大量此類內容也不足為奇,但真正用得巧妙且有深意的只是少數。王和卿應算是比較善於借莊子發揮的文人,不僅如此,他發揮得還格外有趣,左手銜來一隻莊蝴蝶,右手擒來一隻莊鯤鵬,轉身一變,蝴蝶與鯤鵬已經隨了王姓。王和卿是如何把莊子的蝴蝶請走?又是如何借去莊子的鯤鵬?自然是有他的辦法。此人生性散漫,性格滑稽,據說與關漢卿是朋友,才學頗負盛名,可惜不問世事,放蕩不羈。也許正是這種性格,才令王和卿敢擅自挪用莊子的蝴蝶與鯤鵬[3]

關漢卿繪圖莊子可謂是最逍遙的人,他人認為「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個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的世界,把真性情流失到世俗之中,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本末倒置的人,就好像一個人在平地上拉弓射箭,在手肘上放置一杯水,幾箭落靶之後,就能箭無虛發甚至百發百中。但是如果他登臨高山,腳踏危石,身臨深淵,還能穩如泰山地射箭嗎?身在世俗的王和卿,如同站在風口浪尖之上他看似遺忘了一切,得到了「蝴蝶」與「鯤鵬」,實則已經迷失了自我,把真性情放入了塵俗,因此他永遠得不到莊子「至人無我」的境界,也不可能真的逍遙。在別人的眼中,王和卿看似快樂非常,聰明好辯,甚至被稱為大家,然而,誰又能體會他內心深處的矛盾與苦痛呢?參考資料· 《莊子》· 《醉中天·詠大蝴蝶》

視頻

元曲三百首 王和卿 仙呂 醉中天 詠大蝴蝶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王和卿. 讀古詩詞網
  2. 王和卿.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3. 王和卿聰明好辯,甚至被稱為大家,為何稱他為大家呢?. 2019-10-26. 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