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在晉 | |
---|---|
王在晉 | |
出生 | 江蘇太倉 |
逝世 | 1643年 |
職業 | 官員、學者 |
王在晉(?-1643年)明代官員、學者。字明初,號岵雲,江蘇太倉人。萬曆二十年 進士。歷官 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右 副都御史、 兵部侍郎、南京 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在魏閹逆案中因參與纂修 《三朝要典》受到一定牽連。大學士 韓爌等本云:「以上三十人,俱應補入諂附定罪。」有《岵雲集》、 《三朝遼事實錄》、《越鐫》等。
目錄
1人物生平
2明史記載
3著作
1人物生平
王在晉,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初授中書舍人,後歷官江西布政使、山東巡撫,進督河道,泰昌時(1620年)遷兵部左侍郎。熊廷弼、王化貞丟失廣寧(今遼寧北鎮)後,朝廷大震,誅除熊廷弼、王化貞。天啟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晉代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帝特賜蟒玉、衣帶和尚方寶劍。王在晉分析當時關外形勢:「東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于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兵部尚書張鶴鳴為視師遼東復命時說:「自遼患以來,經略死難系獄,累累匪一……今日經略,難於前日之經略萬備矣。王在晉鐵骨赤心,雄才遠略,識見如照燭觀火,肩重如迎刃理絲,但秉正不阿,人醉獨醒,獨臣於在晉兩人耳……在晉不足惜,如遼事何,此今日釀遼事大禍根也。此臣不顧嫌疑,不顧仇害,為國家大計而吐肝膽於皇上之前也。」對王推崇備至。薊遼總督王象干建議王在晉:「得廣寧,不能守也,獲罪滋大。不如重關設險,衛山海,以衛京師」。於是,在晉以「撫虜、堵隘」守山海關的方略,他在《題關門形勢疏》中道:「畫地築牆,建台結寨,造營房,設公館,分兵列燧,守望相助。」他認為,「高嶺有乘墉之勢,斗城如鍋底之形。昔武侯雲地勢兵者之助也,不知戰地而求勝者,未之有也。奴有戰地,而我無守地。山海一關不過通夷貢夷之道,嚴遠戍之防有兩河為保障,何夷虜之足憂。而今且以為沖邊絕塞,此豈有形之天塹,成不拔之金湯者哉。臣與同事諸臣謀之,有欲築敵樓,先居高山、高嶺者。夫敵樓孤峙,能擊遠不能擊近,倘為賊所乘,則益助其憑高博擊,而我失其所控御矣。有為再築邊城從芝麻灣起,或從八里舖起者,約長三十里,北繞山,南至海,一片石統歸總括,角山及歡喜嶺悉入包羅。如此關門可恃為悍蔽。」「……科臣周希令議費四五百萬金以固金湯,而科臣沈應時亦亟議築起邊城為山海屏蔽,臣核道、鎮估工計費,謂湏銀百萬,蓋並造衙舍、築銃台、建營房之費盡入估數。」「臣嘗謂必有復全遼之力量,而後可復廣寧,必有滅奴之力量,而後可復全遼。不然啟無巳之爭,遺不了之局,而竭難繼之供,不可不慮。」他發現山海關關城本身存在重大的隱患,建議修重城,重城修好以後,山海關關城才真正能成為雄關天險,極具戰略目光。朝廷發帑金20萬兩。他的主張,遭到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主事沈棨、贊畫孫元化等的反對,袁崇煥要求修築到二百里之外的寧遠,但王在晉不聽。袁崇煥兩次直接將意見報告給首輔葉向高,但葉向高不知前線的情況,拿不定主意。這時大學士管兵部事孫承宗自請行邊,親赴山海關。帝大喜,特加孫承宗太子太保,賜蟒玉、銀幣,以示隆禮。孫承宗回京後,面奏王在晉不足任,「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在晉既去,承宗自請督師。八里舖重城停工,而為了「提掇道將之精神」(改善精神面貌),因此要到200里外的寧遠去修一道邊牆(可惜天啟和崇禎都沒能熬到此牆的奠基就掛了),大力擴軍備戰(軍隊由五萬多一度增至十四萬),大量造辦軍械、甲仗,並且廣泛提拔幹部、增設衙署,「計每歲山海內外馬步兵十一萬有奇,本色折色之費,養馬草料之費,海運腳價之費,文武將吏班軍匠役人等俸薪廩給雜項之費,約共費四百萬,此就山海一關十萬兵言」,為明朝財政造成巨大負擔。孫承宗、袁崇煥無視王在晉的告戒,執意催動寧遠、覺華的修築計劃,最終在「寧遠大戰」中釀成了覺華島的慘劇。經略高第報稱:「正月十九日聞奴酋至覺華島,各將議鑿,日夜穿水,兵皆墜指,又兼連日風雪嚴寒穿而複合。至二十六日辰時奴眾數萬,分列十二頭子酋首沖中道轉攻東山,至已時並攻西山,一涌衝殺。彼時各兵鑿水寒苦,既無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戰,且以寡不敵眾,故四營盡潰。」「寧遠大戰」中明方損失甚為慘重,覺華島上的軍民被屠戮一空,傷亡達萬餘。天啟五年,在晉任南京吏部尚書,不久就改兵部。崇禎元年,召為刑部尚書,不久,又遷兵部。因坐張慶臻改敕書事,削籍歸鄉,卒於鄉。著有《三朝遼事實錄》。撰《海防纂要》,乾隆四十四年禁毀。
2明史記載
王在晉,字明初。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授中書舍人。自部曹歷監司,由江西布政使擢巡撫山東右副都御史,進督河道。泰昌時,遷兵部左侍郎。天啟二年(1622年)署部事。三月,遷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代熊廷弼。八月,改南京兵部尚書,尋請告歸。五年,起南京吏部尚書,尋改兵部。崇禎元年(1628),召為刑部尚書,未幾,遷兵部。坐張慶臻改敕書事,削籍歸,卒。
3著作
著作有《越鐫》、《歷代山陵考》、《海防纂要》、《總部疏稿》、《經略撫齊中樞疏》、《龍沙學錄》6卷、《通漕類編》9卷、《岱史》、《遼記附述》、《遼評紀要》、《評遼續記》、《蘭江集》、《寶善堂集》、《西坡漫稿》、《西湖小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