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多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多年

圖片來自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

第11任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總司令

任期 1977年6月8日-1980年4月1日
前任 羅友倫
繼任 蔣緯國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13-11-17)1913年11月17日
逝世 2004年7月11日(2004歲-07-11)(90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臺北榮民總醫院
國籍 中華民國
母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職業 軍人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中華民國陸軍
軍銜 二級上將

學 歷

王多年(生1913年11月17日-2004年7月11日歿),以字行遼寧鳳城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有「王班長」之稱號[1],從軍期間獲頒各式勳獎章表揚。[2]

生平

王多年畢業於東北預備軍事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0期步兵科、革命實踐研究院第8期、陸軍大學第18期,曾任總統府上校高參。

  • 1965年6月至1969年7月,擔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兼戰地政務主任委員[3][1]。王多年於金門任職時除負擔軍務外,亦參與投入金門的工程和民生建設,結合軍中的人力及建材,興建古城國小、多年國小、擎天廳、小艇坑道及環島南北路等工程[1]。之後升任陸軍副總司令、第6任副參謀總長。[2][4]
  • 1977年6月,王多年擔任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總司令。
  • 1980年4月,改任三軍大學校長。
  • 1984年8月,他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至卸任退休。
  • 1988年8月7日,王獲聘為中國國民黨第13屆中央評議委員
  • 1993年8月,續聘為國民黨第14屆中央評議委員,從事社會公益服務活動。
  • 2004年7月11日,王多年因病逝世於臺北榮民總醫院[2][5]
  • 軍旅生涯40多年間,王多年的治軍理念為:「帶兵必先知兵,知兵必先親兵。」他時常與官兵同桌吃飯,或與士兵一起睡大通舖,因此有「王班長」之稱號[1]。王多年曾先後獲頒勝利、忠勤、忠勇、雲麾、寶鼎等中華民國勳獎章計30餘座[2]。王多年曾先後獲頒勝利、忠勤、忠勇、雲麾、寶鼎等中華民國勳獎章計30餘座。

重要事蹟[6]

  • 民國77年6月16日,12所軍事院校五百名發起人,齊集鳳山陸軍官校,舉行發起人及籌備成立大會,會中公推王多年上將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 同年9月3日於台北市中山堂召開成立大會,校友代表一千人出席,順利選出第一屆理、監事。同月20日舉行第一屆理監事聯席會議,依法選出王多年上將為首任理事長。79年9月獲選連任第二屆理 事長。
  • 王多年上將於首任理事長期間,敦聘各校先期校友袁守謙先生等64人及校友會創會籌備委員周鍾頎等16人,合計80人為校友會指導委員。另於每年新春向應邀到場高級將領簡報,聽取指導意見,以憑推展會務。
  • 輔導陸軍士官學校校友會及海軍技術學校校友會相繼成立,使「以母體院校為名」之校友會共為14各,以迄至今。
  • 舉辦海外國家地區校友代表座談,瞭解各地區校友分布概況,積極推動成立15各地區(國家)校友分會。
  • 因應當時世局發展與海峽兩岸之情勢,於民國80年10月9日雙十國慶前夕,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世界全球校友代表自強團結」大會,計一千二百人參加。
  • 民國81年9月2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召開之會員代表大會中,順利選出第三屆理、監事,同月15日,於聯勤中山俱樂部召開第三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中,依法選出王昇上將為第三屆理事長;同日同地舉行第二、三屆理事長交接典禮。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王金錠. 緬懷王多年先生. 金門日報. 2005-06-18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2. 2.0 2.1 2.2 2.3 張火木. 知兵親兵王多年將軍傳略. 金門日報. 2008-03-03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3. 余克禮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編. 台灣機構·社團·企業大全.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3.06: 249. ISBN 7-5057-0679-9. 
  4. 孫劍秋主編. 激多元新文化,跨域創新機─臺灣新銳學者的人文新視界. 台灣: 萬卷樓. 2016.05: 20–22. ISBN 9789577399977. 
  5. 崔之清主編. 當代台灣人物辭典.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07: 78. ISBN 7-215-02326-5. 
  6. 第一、二任理事長 王多年上將. 《參見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