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姓來源,王姓名人故事,王姓多風流之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姓來源,王姓名人故事,王姓多風流之士,百家姓故事。[1]

原圖鏈接王姓來源

故事內容 

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擁有人口近一億,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四。

王姓大探源

在歷史上,王氏之所以成為聲名顯赫的大家族,是開始於晉朝的名相王導。他輔佐晉元帝渡江,在建業(今南京)建立了東晉王朝,並且接連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孫,也世居高官,於是,他們這一家族,自然門第越來越高,最後演變成「合望族者,輒推王、謝」了。

但也許正是因為名望太高的緣故,歷來對於王氏的姓源,有許許多多的說法,令人有莫衷一是的感覺。

據史料記載,王姓並不是從一個源流傳下來的,以漢族來說,有的王姓是周文王的後代,有的王姓則是虞舜的子孫,還有的王姓則是殷商丞相比乾的後代。這種情形,已經是夠複雜的了,再加上後來許多外族不約而同地改姓了這個漢姓,而且還有一些人也被賜姓為王,來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這樣一來,姓王的人想要從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統,無疑是難上加難。

雖然王氏的姓源如此之多,但是數來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氣最大。根據考據,使王氏成為望族的晉朝中興名臣王導,就是這一支在山東繁衍的子孫。

繁衍之跡

王姓在秦漢時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縣、蒲縣、平陸、河南開封、虞城、淮縣,陝西咸陽,山東淄博等地。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琊王姓的後裔王導和王敦兄弟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時稱「王與(司)馬共天下」。隋滅陳時,原仕於南朝的琅琊王姓被分別遷於關中、河北、河東等地。唐末時,琅琊王姓的後裔王潮和王審知兄弟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故此,王審知被譽為「開閩第一人」。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強令山西人外遷,在洪洞大槐樹集結的山西人被分別遷往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甘肅等地。於是太原王姓和三槐王姓等在中原地區有了更為廣泛的分布。另外,福建王姓漂洋過海,揚帆南洋。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長江以北地區,約占北方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八點八,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區,僅占百分之四點五,為第四大姓,在全國漢族中,以內蒙古王姓的比例最高,廣東最低。

王姓名人

1.「書聖」王羲之

原圖鏈接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山東臨沂人,是東晉名相王導的侄子,我國歷史上最着名的大書法家,人們尊稱他為「書聖」。

王羲之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書法,不論寒暑,練字從不間斷。他每天寫完字,就到門前的池塘去洗筆硯。久而久之,池塘的水都因此而被染黑,人們便稱之為「墨池」。

公元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41人聚宴於蘭亭,面對滿目春色,王羲之文氣崩發,寫出名傳千古《蘭亭集序》一文,文中「之」字甚多,且文體各異。後來,王羲之又多次重寫,但都不如在蘭亭所作。後來,「蘭亭之會」成了高朋聚首的代名詞。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開闢了草、楷書結合的行書體。他的代表作品《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

2.「初唐四傑」之一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少年時即有「神童」之稱,博學多才。十五歲舉幽素科,授朝散郎。後為沛王府侍讀,因戲作斗英王雞檄文,觸怒高宗,斥逐出府。遂南遊巴蜀,漂泊西南。返長安後,補虢州參軍,因事免官,其父亦受累貶交趾(今越南河內)令。王勃赴交趾省親,渡海墮水,受驚而死。善為文,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時稱「四傑」。後人評其詩,亦列初唐四傑之首。所作詩清新流暢,質樸自然,是新舊詩風過渡的標誌。

3.中國古代最着名的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王安石幼年時已飽讀詩書。據說他曾三次到大學者周敦頤的門下求學,周敦頤聽說他心高氣傲,有意想使他多碰釘子,便三次都閉門不見,王安石憤怒地說:「你有什麼了不起,你的學問出自六經,難道我不能也從六經悟出些玩意兒嗎?」自此再也不去拜見。後來,王安石任提點江東刑獄,此時周敦頤仕途不順,還是他的下級。兩人相見後,各言所學。過後,王安石仔細琢磨周敦頤的話,學問上大有長進。

王安石入朝為官時,最初與北宋重臣司馬光相交甚厚,後來因雙方在政治立場上一個保守而另一個力主革新,於是逐漸疏遠。在神宗任用王安石為相、實施着名的「王安石變法」之際,司馬光以朋友之間應互相督促行善的道理,數次寫信給王安石,要他放棄新法,王安石很不高興。新法實施以後,司馬光上書,歷數新法的害處,不久,名臣韓琦也上書規勸神宗停止實施青苗法,神宗似有所感,打算同意韓琦的意見。然而在革新派的大力鼓動下,新法最終還是推行了。

王安石不僅在政治上影響深遠,在文學上也有很大成就,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便是明證。

4.國學大師王國維

原圖鏈接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着名學者。1903年起,任通州、蘇州等地師範學堂教習,講授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着有《靜安文集》。

1907年起,任清政府學部圖書局編輯,從事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的研究,着有《曲錄》、《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重視小說戲曲在文學上的地位,開創了研究戲曲史的風氣,對當時文藝界頗有影響,辛亥革命後以清室遺老自居。至死,王國維都沒有剪掉作為舊時代象徵的辮子。

1923年春,當時溥儀小朝廷要選海內博學之士,王國維經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五品)。

次年冬天,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其後胡適、顧頡剛等人請他出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王國維推而不就,僅任教授;以其精深的學識、篤實的學風、科學的治學方法和樸素的生活影響了清華學人,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時與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並稱清華四大導師。

1927年在北京頤和園投水自盡,給中國知識界留下了深深的戰慄和遺憾,也給後人留下了難解之謎。

當時的一些清朝遺老把王國維比作屈原懷忠而自沉汨羅。《清史稿》還為他立了個「忠義傳」。一向苛以譽人的魯迅先生認為「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熱風?不懂的音譯》)。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

視頻 

1百家姓起源之王姓的來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