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子典 | |
---|---|
別名 | 字適均 |
出生年 | 1872 |
死亡年 | 1945 |
經歷 | 臺灣精神社實費診療眼科部 斗六莊協議會員 獲頒紳章 |
參與社團 | 斗山吟社 |
著作 | 〈說雞〉 ,〈說豬〉 ,〈說兔〉 , 〈說羊〉 ,〈說猴〉 ,《王子典詩文集》 |
作品出處 | 《臺灣時報》 ,《臺灣日日新報》 , 《臺南新報》 ,《詩報》 |
王子典(1872~1945),字適均,諸羅縣他里霧街(今雲林斗南)人。
生平
出生於漢醫世家,曾赴日本學西醫,返臺後任臺灣精神社實費診療眼科部主任,亦曾擔任斗六莊協議會員,獲頒紳章。因醫術高明,高壽過世後鄉民雕刻神像奉祀於當地的溫磘宮,被尊為王帝君或王恩主。王氏漢學根基相當深厚,曾加入大正九年(1920)成立的「斗山吟社」。昭和三年(1928)「斗南吟社」成立時,與斗六秀才黃紹謨同被聘為顧問。
著作
目前可見王忠孝作品,最齊全者為臺灣省文獻會於1994年排印出版的《惠安王忠孝公全集》。根據書前〈點校說明〉,該書乃據王忠孝後裔所輯之未刊本,原有十二卷,而臺灣省文獻會之刊印本,僅保存傳誌類中的〈王忠孝傳〉、〈王氏譜氏〉二文為附卷,故今刊印本,共分十一卷,另有附卷一卷。另外,江蘇古籍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王忠孝公集》(福建叢書第二輯之八),由福建師大教授方寶川根據上述抄本重新整理,並以福建師大抄本為底本刊印。以下所錄即以方寶川編校的《王忠孝公集》為底本,參考臺灣省文獻會出版之《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七言律詩
五妃廟懷古[1]
野廟[2]連墳何代塚,鳳陽[3]妃子節[4]堪尊。
歌殘玉帶[5]悲千種[6],慘盡金枝[7]葬一墩[8]。
御史[9]范咸[10]修墓碣[11],益王儼子紹兒孫[12]。
南郊[13]弔古[14]增惆悵[15],月下[16]淒涼[17]姊妹[18]魂。
七言絶句
蛇
畫來添足行惟捷,屈處[19]藏身[20]捲作屯。
生活[21]自存[22]巴象大,毒牙[23]遮莫肆鯨吞[24]。
- ↑ 發表於1935年
- ↑ 野外廟宇。 宋 陸遊 《思蜀》詩:「瑞草溪橋路, 青衣 野廟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路當出其東隅,而遙聞洞前人聲沸然,乃迂而西北至其下,則村氓之羣社於野廟者也。」 清 厲鶚 《八月十五日同敬身觀潮》詩:「買酒旗亭望山遠,焚香野廟拜潮生。」
-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後用「鳳陽」指朝陽。 唐 溫庭筠 《和友人溪居別業》:「積潤初銷碧草新,鳳陽晴日帶雕輪。」
- ↑ 徐起濱,字子節,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爲福建推官(清乾隆《平陽縣志》卷一二)。
- ↑ (1).飾玉的腰帶。古代貴官所用。古代貴婦亦用之。 南朝 梁 江淹 《扇上采畫賦》:「命幸得為綵扇兮,出入玉帶與綺紳。」 唐 韓愈 《示兒》詩:「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不知官高低,玉帶懸金魚。」《宋史•輿服志五》:「 太平興國 七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 李昉 等奏曰:『奉詔詳定車服制度,請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 宋 蘇軾 《臨江仙•龍丘子自洛之蜀》詞:「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鏡花緣》第三三回:「又有許多宮娥捧著鳳冠霞帔,玉帶蟒衫,並裙褲簪環首飾之類。」 (2).芍藥品名。花色純白。 明 田藝蘅 《留青日劄•文淵閣芍藥》:「 宣廟 幸 文淵閣 ,命於閣右築石臺,植澹紅芍藥一本。 景泰 初,增植二本,左純白,右深紅。後學士 李賢 命之以美名:曰『醉仙顏』,澹紅也;曰『玉帶』,純白也;曰『宮錦紅』,深紅也。與眾賦詩,曰《玉堂賞花集》。」
- ↑ 唐 杜甫 憶弟二首 其一 即今千種恨,惟共水東流。
- ↑ (1).帝王子孫的貴稱。《逸周書•武儆》:「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夢,丙辰出金枝。」《舊唐書•僖宗紀》:「臣以為 熅 ( 嗣襄王 李熅 )胤係金枝,名標玉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牒出金枝,系連花蕚,宜承大統諸宗長。」 (2).飾金的燈。《文選•顏延之〈宋郊祀歌〉》:「金枝中樹,廣樂四陳。」 呂向 註:「金枝,謂燈以金飾之。」 南朝 齊 謝超宗 《昭夏樂》詩:「載虛玉鬯,載受金枝。」 元 孫季昌 《端正好•四時怨別集雜劇名》套曲:「金枝翦燭人初靜,綵扇題詩句未成。」
- ↑ 華鑰吳中勝記北登妙髙峰直一突耳並北一墩如之橫山之嶺凡十數嶺各有墩墩如之
- ↑ (1).官名。 春秋 戰國 時期列國皆有禦史,為國君親近之職,掌文書及記事。 秦 設御史大夫,職副丞相,位甚尊;並以禦史監郡,遂有糾察彈劾之權,蓋因近臣使作耳目。 漢 以後,禦史職銜累有變化,職責則專司糾彈,而文書記事乃歸太史掌管。《史記•蕭相國世家》:「 秦 禦史監郡者與從事,常辨之。 何 乃給 泗水 卒史事,第一。」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禦史主彈奏不法,肅清內外。 唐 興,宰輔多自憲司登鈞軸,故謂禦史為宰相。」《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陞了禦史,欽點 廣東 學道。」 (2).喻指起監督作用的人或事物。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魚餌•論壇•陣地〉》:「它(書評)是讀者的顧問,出版界的禦史。」參閱《通典•職官六•禦史台》、《續通典•職官六•禦史台》。
- ↑ 范咸,字九池,號浣浦,錢塘人。雍正癸卯進士,改庶起士,授編修,曆官禦史,巡視臺灣。有《浣浦詩鈔》。
- ↑ 墓碑的別體。形狀與墓碑有區別。《後漢書•竇憲傳》「封神丘兮建隆嵑」 唐 李賢 註:「方者謂之碑,員者謂之碣。嵑亦碣也。」 宋 蘇軾 《與曾子固書》:「祖父之沒, 軾 年十二矣,固能記憶其為人,又嘗見先君欲求人為撰墓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各文之始》:「埋銘、墓誌、墓表、墓碣、皆一類也。」 魯迅 《野草•墓碣文》:「我夢見自己正和墓碣對立,讀著上面的刻辭。」
- ↑ 子孫。亦泛指後代。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非唯音韻舛錯,亦使其兒孫避諱紛紜矣。」 唐 杜甫 《後出塞》詩之五:「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清 孫枝蔚 《蒿裡曲》:「不然亦得歸鄉里,兒孫拜墓牲餚豐。」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曾皓 :『不,我睡不著。老了,兒孫不肖,一個人真可憐,半夜連一個侍候我的人都沒有。』」
- ↑ (1).都邑南面的地區。《書•甘誓》:「 啟 與 有扈 戰於 甘 之野。」 孔穎達 疏引 漢 馬融 雲:「 甘 , 有扈 南郊地名。」 唐 李庾 《西都賦》:「 隋苑 廣袤,罝籠 南山 ,占地萬頃,不為人間, 齊門 失耕,禽遊獸閑,代謝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築圜丘以祭天的地方。《禮記•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穀梁傳•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明史•英宗後記》:「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3).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禮。《南史•宋少帝紀》:「秋九月丁未,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 武敬皇后 配北郊。」《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曆元年》:「今因南郊,宜推曠恩,以示綏懷之意。」
- ↑ 憑弔往古之事。 唐 李端 《送友人》詩:「聞説 湘 川 路,年年弔古多。」 宋 陳與義 《登岳陽樓》詩:「白頭弔古霜風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清 黃遵憲 《到廣州》詩:「秋風獨上 越王臺 ,弔古傷今幾霸才。」
- ↑ (1).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楚辭•九辯》:「廓落兮,羇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唐 韋瓘 《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宋 蘇軾 《夢中絕句》:「落英滿地君不見,惆悵春光又一年。」 明 陸采 《懷香記•緘書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為災瘴。」 巴金 《春》十五:「他惆悵地在 覺民 的窗下徘徊一陣,覺得沒有趣味,一個人寂寞地走了。」 (2).驚歎。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仇兆鼇 注引 申涵光 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訝其畫之似真耳,非妬其賜金也。」 明 何景明 《吳偉飛泉畫圖歌》:「不須對此更惆悵,會觀瀑布青天上。」 (3).輕率。《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卿為臣下我為君,今日商量只兩人,朝暮切須看聽審,惆悵莫交外人聞。」 (4).倉猝。《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聞此語惆悵歸家,問母來由,要知虛實。」《熟煌掇瑣•十四十五上戰場》:「昨夜馬驚轡斷,惆悵無人遮爛(攔)。」 蔣禮鴻 通釋:「這個『惆悵』就是倉猝的意思。」
- ↑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 ↑ 寂寞冷落。 唐 元稹 《酬樂天書懷見寄》詩:「仍雲得詩夜,夢我魂悽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姓門生》:「 紀曉嵐 參政時作詩譏之雲:『……赫奕門楣新吏部,悽涼池館舊中堂。』」 (1).孤寂冷落。 南朝 梁 沈約 《為臨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詩:「淒涼霜野,惆悵晨鵾。」 唐 皎然 《與盧孟明別後宿南湖對月》詩:「曠望煙霞盡,淒涼天地秋。」 金 趙獻之 《浣溪沙》詞:「落木蕭蕭風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時此夜最淒涼。」 (2).悲涼。 唐 李白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詩:「懷歸路緜邈,覽古情淒涼。」 宋 司馬光 《詠史》之三:「《玉樹庭花》曲,淒涼不可聞。」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如《中秋賞月》一折,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歡悅;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淒涼。」 (3).猶淒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幹王洪寶制》:「﹝ 耶穌 ﹞後來果然被惡人釘死十字架上,流其寶血,受盡千般淩辱,萬種淒涼。」 梁斌 《播火記》第三卷四五:「遊擊隊員們都暗暗抽泣, 滹沱河 裡的流水在嗚咽, 千里堤 上的烏鴉淒涼地悲鳴,西風在大柳樹林子裡響著。」
- ↑ (1).姐姐和妹妹。《左傳•襄公十二年》:「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夫人姊妹讓之。」 唐 戴叔倫 《女耕田行》:「姊妹相攜心正苦,不見路人唯見土。」《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不但像是個同胞姊妹,並且像是雙生姊妹。」 (2).對年輩相當的女性的通稱。 宋 張先 《賀聖朝》詞:「 謝家 姊妹,詩名空杳,何曾機巧。」《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便説眼前靠了 九公 你合大娘子這萍水相逢的師生姊妹,將來他葉落歸根,怎生是個結果?」 張天翼 《同鄉們•夏夜夢》:「遠遠地有人在唱著『見娘』的哭板,來了一遍又來一遍,可辨不清是哪個姊妹。」 (3).兄弟姐妹。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今皇帝是俺嫡堂叔姪,先皇帝是俺同胞的那姊妹。」《中國歌謠資料•嫂嫂不愛小姑》:「哥哥才是親姊妹,嫂嫂到底是個外頭人。」 (4).稱妓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訪翠》:「這一條巷裡,都是有名姊妹家。」
- ↑ 委屈留居。《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萬一屈處出你病來,好意翻成惡意,也叫外甥後來抱怨。」
- ↑ 安身。《禮記•禮運》:「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 漢 王充 《論衡•宣漢》:「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唐 杜甫 《北鄰》詩:「明府豈辭滿,藏身方告勞。」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但這一面的房屋,他們再也不肯輕易讓出去,這是 曾 家最後的藏身之處。」
- ↑ (1).生存。《孟子•盡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漢書•蕭望之傳》:「人情,貧窮,父兄囚執,聞出財得以生活,為人子弟者將不顧死亡之患、敗亂之行以赴財利,求救親戚。」《法苑珠林》卷五七:「諸含血蟲,皆貪生活,不當殺之。」 明 呂坤 《反輓歌》:「人生亦大難,安用苟生活。」
(2).使活命。《漢書•王莽傳下》:「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復迷惑不解散。」 顏師古 註:「生活,謂來降者不殺之也。」《後漢書•朱浮傳》:「上下燋心,相望救護,仰希陛下生活之恩。」
(3).指恤養活人。 唐 李方郁 《修中嶽廟記》:「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為寄,生活瘞死。」
(4).指為生存發展而進行各種活動。《文子•道德》:「 老子 曰,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各自生活,然其活有厚薄。」《宋書•索虜傳》:「彼年已五十,未嘗出戶,雖自力而來,如三歲嬰兒,復何知我 鮮卑 常馬背中領上生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且恩義已絶,更何顏與黑心無賴子共生活哉?」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火與火》:「她們家是那樣幸福地生活著。」
(5).指為生存發展而進行各種活動的經驗。 茅盾 《老兵的希望》:「作為老兵,我的確是不行了,最大的原因是沒有生活。」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寫在前邊》:「我想下去再多經驗些群眾鬥爭,來補我生活和小說中的不夠。」
(6).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況;境況。《魏書•胡叟傳》:「﹝ 胡叟 ﹞家於 密雲 ,蓬室草筵,惟以酒自適。謂友人 金城 宗舒 曰:『我此生活,似勝 焦先 。』」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一:「現時 中國 官場,更於他不適宜。而在 中國 大家庭制度之下,又不得不養育全家,因此生活艱難得很。」
(7).猶生長。 唐 杜牧 《祭城隍神祈雨文》之二:「疽抉其根矣,苗去其秀矣,不侵不蠧,生活自如。」
(8).家產;生計。《北史•尉景傳》:「 董桶 剝 景 衣曰:『公剝百姓, 董桶 何為不剝公。』 神武 誡 景 曰:『可以無貪也。』 景 曰:『與爾計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爾割天子調。』」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所貪既仁義,豈暇理生活。縱有舊田園,拋來亦蕪沒。」《太平廣記》卷一三四引《法苑珠林•宜城民》:「其家兄弟四人。大兄小弟皆勤事生業。其二弟名 遷 ,交遊惡友,不事生活。」
(9).活兒;工作。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夜久人靜,或聞以行相呼雲:『今吾輩有何生活?』」《水滸傳》第四一回:「這人姓 侯 名 健 ,祖居 洪都 人氏,做得第一手裁縫……現在這無為軍城裡 黃文炳 家做生活。」 清 秋瑾 《敬告姊妹們》:「淚珠是常常的滴著,生活是巴巴結結的做著: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馬。」 劉半農 《三十初度》詩:「江河過邊姐妹多,勿做生活就唱歌。」
(10).指生活費用。 沙汀 《困獸記》二八:「待遇菲薄,生活太高,一些消極現象的出現是非常自然的。」
(11).指用品;器物。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童貫 ﹞奉旨差往 江 南等路,計置 景靈宮 材料;續差往 杭州 ,製造御前生活。」 元 鄭廷玉 《金鳳釵》第三折:「[正末雲]委實埋的是金釵,不知怎麼刨出這東西來。[店小二雲]怎生變出這箇生活來。」《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銀匠打些生活,明白落你兩錢還好,他卻攙些銅在裡面,叫你都成了沒用東西。」
(12).美事;美好的時光。 唐 無名氏 《秀師言記》:「 崔 曰:『我女縱薄命死,且何能嫁與田舍老翁作婦。』 李 曰:『比 昭君 出降單于,猶是生活。』二人相顧大笑。」 宋 楊萬里 《春曉》詩:「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儘十分。」
(13).筆的別稱。 清 黎士宏 《仁恕堂筆記》:「 甘州 人謂筆曰生活。」
- ↑ (1).自謀生計。《漢書•成帝紀》:「遣光祿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舉瀕 河 之郡,水所毀傷,睏乏不能自存者,財振貸。」 南朝 梁 沈約 《改天監元年赦詔》:「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 唐 韓愈 《馬君墓誌》:「始余初冠,應進士貢,在京師,窮不自存。」 (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宋 蘇轍 《閉門》詩:「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 (3).保全自己。《商君書•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萬乘能以戰者,自完也。」 宋 楊萬里 《國勢》卷中:「奄是數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敵人之制其命,是挾千金而憂貧,有 孟賁 之力而憂弱者也。」 明 周履靖 《詠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 ↑ 毒蛇的一個長而中空或者帶溝的經常伸出的牙
- ↑ (1).被鯨魚吞食。 唐 杜甫 《渼陂行》:「鼉作鯨吞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 明 何景明 《觀漲》詩:「鯨吞鰲橫那可測,盤渦駭浪誰能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魚食鯨吞,螻蟻之微生可憫。」
(2).像鯨魚一樣地吞食。多形容飲酒放量豪飲。 明 徐渭 《無題》詩:「半生不復作鯨吞,白飲無紅攪不渾。」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下•張天錫》:「﹝ 張天錫 ﹞其豪放飄逸,則鯨吞海吸。」 清 曹寅 《廣陵載酒歌》:「即今鯨吞作豪舉,自古蛇足憎纖苛。」
(3).猶兼併。《舊唐書•蕭銑杜伏威等傳論》:「自 隋 朝維絶,宇縣瓜分;小則鼠竊狗偷,大則鯨虎吞據。」 清 顧炎武 《洛陽》詩:「鶴望將焉屬,鯨吞未息爭。」 郭沫若 《盲腸炎•不讀書好求甚解》:「你們假如覺悟到你們的產業終久會被外人鯨吞……那你們當然盡可以前來實行新國家主義,前來作無產階級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