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懿 |
南朝宋時著名將領,開國功臣 |
字 號 :仲德 別 稱 :新淦桓侯 官 職 :鎮北大將軍 諡 號 :桓侯 出 生 地 :太原祁縣 東晉—南朝宋 所處時代 :東晉—南朝宋 出生時間 :367年 去世時間 :438年 主要成就 :攻打南燕、討伐盧循、北伐後秦、元嘉北伐 |
王懿[yì](367-438年),字仲德,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南朝宋時著名將領,開國功臣。[1]
- 沉穩謹慎,通曉陰陽,善解聲律。宋武帝攻打廣固城,以為前鋒將軍,功冠諸將,晉封新淦縣侯。
- 劉裕北伐,進為征虜將軍、冀州刺史。
- 參與元嘉北伐,累遷鎮北大將軍、徐兗二州刺史。
- 元嘉十五年( 438年)卒,諡號桓侯。
人物生平
兵敗逃亡
- 王懿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王懿少年時就「沈審,有意略,通陰陽,解聲律」。
- 太元八年(383年),東晉孝武帝時期,前秦統治者苻堅大舉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後,大敗而回,前秦王朝統治由此動搖。原來在苻堅控制下的北方各族首領,紛紛舉兵反秦,割據自立。實力雄厚的前燕貴族、鮮卑族首領慕容垂首先建立政權,自稱燕王、定都中山(今河北定縣),史稱後燕。在前秦對後燕的討伐中,年僅17歲的王懿與其兄王睿受命組織武裝,與慕容垂作戰。 [1]
- 由於雙方力量懸殊甚大,加之王懿兄弟經驗不足,前秦軍隊很快潰敗。王懿身負重傷,敗逃時迷路於荒野之中。據傳,有童子忽現,為其覓食,又有白狼引路,方才擺脫困境,渡過黃河,在滑台(今河南滑縣)與兄王睿會合。正欲南投東晉王朝,不料被地方勢力翟遼截留,任為將領。
投奔劉裕
- 太元九年,王懿兄弟尋機逃離滑台,一路晝伏夜行,躲過翟遼騎兵的追尋,終於到達東晉轄地。入東晉後,由於王懿兄弟倆的名字犯晉宣帝司馬懿、晉元帝司馬睿諱,故互相以字相稱而不稱名。最初幾年,他們不斷遷移,尋找靠山,初投靠「在江南貴盛」的太原人王愉,因遭冷遇,轉而投入江南重鎮姑孰(今安徽當塗)桓玄門下。但王懿兄弟通過冷靜觀察,認為桓玄很難成功,不能依賴,從而開始與東晉另一實力派北府兵將領劉裕暗中往來。
- 元興元年(402年),東晉安帝時期,皇族權臣司馬元顯對桓玄發動進攻。桓玄趁此舉兵東下,攻占建康(今南京),殺死司馬元顯及其父會稽王司馬道子,掌握了東晉大權。
- 元興二年底,桓玄篡晉自立,改國號楚。對此,王懿曾預言桓玄「恐不足以成大事」。
- 元興三年,劉裕趁着桓玄調其征討盧循的機會調兵遣將,以反楚復晉為旗號,攻討桓玄。王懿兄弟則受劉裕之命,在建康城內做內應,密謀刺殺桓玄,但因走漏消息,王睿被殺,王懿僥倖逃脫。
- 不久,劉裕軍進占建康,桓玄退回江陵,兵敗被殺。劉裕掌握東晉大權後,追贈王睿為給事中, 封安復縣侯。任命王懿為中兵參軍。王懿從此開始了他的沙場生涯。
北伐秦燕
- 義熙五年(409年)四月,東晉安帝時期,急於建功立威的劉裕親率大軍征伐南燕,王懿被委以前鋒重任。因其長於謀劃,臨戰勇猛,前後「大小二十餘戰,每戰輒克」。初次顯露了他的軍事才能。這時,五斗米教領袖盧循趁東晉後方空虛,在廣州率領農民起義,並兵分兩路,北伐進逼建康。前往鎮壓的晉軍幾次大敗,建康城內陷於一片混亂,朝中大臣多主張遷都讓城,以暫避兵鋒。滅亡南燕班師回援的王懿對遷都之說堅決反對,隨即被劉裕派駐越城(今廣西興安越城嶺西南),以截斷起義軍歸路。起義軍進攻屢遭挫折後,慌忙撤軍,王懿乘勢大破范叛軍祟民部,「焚其舟艦,收其散卒,功冠諸將」,被封新淦縣侯。[1]
-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再度興兵,征討後秦。王懿被晉升為征虜將軍,加冀州刺史,督前鋒諸軍事,並親率龍驤將軍朱牧,寧遠將軍竺秀靈、嚴綱等開鉅野澤入黃河,進逼潼關,攻克長安,俘虜後秦皇帝姚泓。滅掉後秦,王懿因功升任太尉咨議參軍。滅亡後秦後,劉裕想乘此機會遷都洛陽,進而收復整個北方,朝中文臣武將紛紛附合,唯有王懿提出異議;「今暴師日久,士有歸心,固當以建業為王基」。
- 王懿此言,在於提醒劉裕應以安頓後方為重,免為政敵所乘。這個建議引起劉裕警覺,又恰逢留守京城的劉裕心腹劉穆之病逝,劉裕恐後方有變,故採納王懿建議,除留一支偏師鎮守關中外,率大軍班師南還。南燕、後秦的相繼平滅,使劉裕威權大增,為他代晉自立奠定了基礎。
- 元熙二年(420年),晉恭帝時期,劉裕廢恭帝司馬德文為零陵王,自立為帝,改國號宋,是為宋武帝。王懿因隨劉裕屢立戰功,遂改任徐州刺史,加都督名號,成為擁有地盤和軍隊的實力人物。[1]
元嘉北伐
- 劉裕即位,兩年便病逝,北魏趁機舉兵南侵。此時劉宋王朝正忙於皇位的繼承,只派王懿和南兗州刺史檀道濟率所部軍隊抵禦。在北魏傾國之兵的壓力下,宋國軍隊無力抵抗,滑台、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等黃河南岸軍事重鎮相繼落入北魏之手。
- 元嘉七年(430年),宋文帝時期,為重振國威收復失地,劉宋王朝再舉北伐。由宋文帝寵臣南豫州刺史到彥之統—指揮,王懿以花甲之年隨軍出征,參與謀劃。 宋軍出發後,魏軍為暫避鋒芒,撤回黃河以北,留給宋軍一座座空城。宋軍不知是計,反為收復了失地而慶賀。但熟悉北朝情勢的王懿卻引以為憂,認為魏軍北撤很不正常,其中必定有詐。
- 元嘉七年十月,魏軍大舉反攻,迅速反攻洛陽、虎牢等地。
- 宋軍主帥到彥之大驚失色,忙命焚舟南撤,王懿再次獻計,認為魏軍距大本營尚遠,不必急於焚舟棄甲,而應入濟水另作打算。否則,軍心動搖,容易潰散。但到彥之執意南撤,退守彭城(今江蘇徐州)。宋文帝北伐失敗,到彥之因罪下獄,王懿也受到降職處分。隨後,王懿又受命協助檀道濟救援滑台,因糧盡而被迫撤軍。從此,劉宋王朝盡失河南之地。
- 元嘉九年(432年),王懿三任徐州刺史,加號鎮北將軍,再次肩負起為劉宋王朝鎮撫北部邊境的重任。
- 元嘉十年(433年),又加領兗州刺史。
- 元嘉十三年(436年),進號鎮北大將軍
- 元嘉十五年(438年),去世。
人物典故
- 王懿,做車騎將軍,一生信奉佛法。父親,做中山太守,被丁岑所陷害。王懿和他的哥哥侍奉母親南歸,登岸跋涉後飢餓疲勞,沒有糧食毫無辦法。他只是誠心依靠佛、法、僧。忽然看見一個童子牽着一頭青牛,看見王懿等各給他們飯吃,又忽然不見了。
- 當時暴雨大水,王懿前望茫然,不知如何對待這場災患。不一會就有一隻白狼馴順地圍繞在他面前,過水後又返回來,好象要做引導似的。像這樣三遍,於是就跟着狼走,水才到膝蓋,得路回朝。以後從五兵尚書轉為徐州刺史,曾經想要設齋,當夜便清掃,擺上香花經像。忽然聽到法堂上有誦經的聲音,清婉流暢。王懿急忙去看,看見五個僧人在佛座前,神態儀表偉異。王懿心裡非常欽敬,僧人顧盼依舊,看到施禮未完,都竦身而飛上天去,親戚、賓客看見的人,更加相信醒悟了。
史料記載
- 《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 《太平廣記 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