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日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日藻
出生 1623~1700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授工部主事,累官至河南巡撫

王日藻(1623~1700年)[清]字印周,號閒敕,卻非,一號無住道人,江南華亭(今上海金山干巷)人。

生平簡介

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進士,授工部主事,累官至河南巡撫,先後上疏請改折捐糧(以銀代糧)、賑饑平獄、定鹽引(鹽的計量單位)、免堡課(軍糧)等事,均被採納施行。又請開墾荒田44萬餘頃,悉成良田。

又請開墾荒田44萬餘頃,悉成良田。擢刑、戶兩部侍郎,拜工部尚書,後轉戶部,任纂修《賦役全書》總裁。後因事被削職。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帝南巡時召見,褒賞有加,旋以永定河工起用。翌年卒於工所。書法超妙,亦工詩文。[1]

著作

《秦望山莊集》、《梁園草》。《愛日吟廬書畫別錄》

金山亭林八景

金山亭林八景,五代以後逐形成。以前已有野王讀書堆、墨池、楞嚴塔三景,宋時有剔牙松,元明有鬆雪碑、仙人​​洞、八角井及覽翠樓,時稱亭林八景。

讀書堆(墩),位於寶雲寺東側,現寺平路與大通路交匯處。舊時顧野王晚年隱居於此。宅南有林,宅北有湖,茂林深處,結茅築舍,故名號顧亭林。顧居此讀書立說,故名讀書堆。原讀書堆建於高阜,土山高10丈,佔地數十畝,樹林茂密,歷經砍伐,取土填河,現土山(稱大寺山)僅高有3丈,佔地3畝多,像一個土墩。墨池,俗稱洗硯池,在大寺山西麓,有小池通向市河,終年積水,相傳為顧野王寫字後洗硯之處。

譽為「雲間古剎」的寶雲寺,創建於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有「江南名剎之五,華亭之最」之說。亭林湖寺相映,八景點綴,吸引歷史名人慕名探勝覽古,留下不少名句詩篇和墨寶。前來名士有宋代唐詢、王安石,元有成廷珪、錢惟善、趙孟頫、陶宗儀、楊維楨,明代有徐階、王逢、趙左、董其昌、陳繼儒、陸樹聲,清代有蕭中素、蕭詩、王日藻、顧大申、王鴻緒等等。

清王日藻詩:

 古寺清幽隔世塵,禪宮左傍書堆峋,
 布金長者林公長,精舍應顯亭湖春。
 顧公有祠惟茂草,二高何處薦芳蘋?
 登臨勝地翻惆悵,獨對斜陽嘆隱淪。

[2]

《潘山人至自遼左》清代:王日藻 匹馬南歸道路長,相逢畫閣話遼陽。 竇家錦字詩難寄,蘇氏河梁雁幾行。 秋盡隴雲寒欲雨,陽回邊草白於霜。 漢廷亦下金雞使,誰念當時折檻郎!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