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春國

王春國
王春國
王春國
出生 上海
國籍 中國
別名 寸谷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王春國山水畫集
青綠山水畫法

王春國(1953~ )字寸谷,生於上海專職畫家。自幼酷愛書畫,師從施南池、沈劍南等著名畫家,受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薰陶,多年摹、臨明清等名家名作,更上溯晉唐宋元諸大家之作,心摹手追,勤習不懈。畫作重氣、力、神,呈現蒼茫大氣,俊秀滋潤,作品曾入選各類美術大展並獲獎。2006年上海教育電視台曾作山水畫專題報道。著作有《王春國山水畫集》、《青綠山水畫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現為上海市浦東新區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楊浦區美術家協會會員,蕭俊賢研究會會員等。[1]

守得寂寞 終成一家——記山水畫家王春國

我曾經說過一句也許未必準確的話:首先,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譬如我們看一些兒童畫,其造型、色彩都運用得相當好,極富想象力,作品亦饒有天趣,這個靠老師是教不會的。其次,既然大家皆有藝術的天賦,那麼每個人就都可以成為藝術家。而成功與否的關鍵,則是看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能不能把藝術的趣味進行到底?

現實往往並非如此,因為真能守得住寂寞的人畢竟不多。否則這世上藝術家太多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不過,畫家王春國應該就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人。我認識王春國少說也有三十年了。在我的印象中,這三十年來,他手上的筆就從未停歇過,以前見得多如今碰面少,但不管如何,每次見面總是在他的畫室,桌上畫稿未完,硯中餘墨未乾,似乎一副剛放下筆小憩的樣子……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人能夠堅守做一件事,幾十年如一日,不問收穫,那麼收穫就一定會來。

王春國自幼喜歡畫畫,兒時因一次高燒而致腿殘,為他的人生開了一次重大「玩笑」。腿腳不便使得少年的他,不能像其他小夥伴們一樣馳騁操場,但興趣則轉向室內安靜的一路。他興趣廣泛,以前曾喜歡畫畫、音樂、下棋、擺弄電器等,這些愛好,無疑為他的青春歲月帶來無盡的快樂。然而,每個人的冥冥之中總會有一種力量,把你和某一件事或某一個人牽聯,或許只是陰差陽錯,或許卻是人生的不二之選,其實這就是緣分。王春國後來與畫畫結上了緣,這一結,居然就為之傾其了大半個人生。

國畫有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之分,王春國專攻傳統山水,兼習書法與蘭竹花卉。他早年師從施南池、沈劍南先生,重山水氣韻,講筆墨神采。施先生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山水畫家,他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是詩書畫「三絕」的全才,又是蕭派山水的代表人物。受先生的影響,王春國在習畫的同時,也不忘讀書和練字。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畫山水不能只是坐在畫室里對着畫冊學畫,更要深入到名山大川中取法自然,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所以,王春國克服自己的行走不便,多次到黃山、張家界等地寫生,看山涉水,探幽擷秀,以豐富自己的創作源泉。

很多年前,王春國心摹手追,遍臨明清各家名作,所以他的山水作品,用筆俊逸率真,章法渾厚蒼茫,已經頗有可觀。然而他自己卻並不滿足,他總覺得自己的山水畫中,傳統韻致還稍顯不足,也就是缺少一種文人的古韻,為此,他又上溯宋元,從董源范寬到元四家等,無所不窺,五日一石,十日一水,孜孜矻矻,臨習不輟。又是通過十來年的用功揣摩,他的畫遂大增其色,上了一個新台階。最近我讀到他的新作,風格果然又有一變,其色調之古雅,意境之幽邃,氣韻之沉鬱,皆給人有一種淡泊、蕭疏之感,這不正是我們傳統山水畫所須追求的境界麼?

王春國1

隨着作品的成熟,王春國的山水畫已愈來愈得到圈內人士的認可,近幾年,他還出版了《王春國山水畫集》、《青綠山水畫法》等多種專著並受到好評。我想,這和他不問收穫、不慕時尚,敢於花數十年的時間沉浸於傳統是分不開的。一位守得住寂寞的人,他就是要把天生的藝術才分保持下去的人,這樣的人終究是要成為畫家的。

目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