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樹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樹新
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出生   1966年9月
 
國籍 中國

王樹新,男,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和機器人與汽車技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1]

現任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

人物履歷

王樹新,男,1966年9月出生,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

1983.07-1987.09 河北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

1987.09-1990.02 天津大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碩士

1991.03-1994.01 天津大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博士

1990.02-至今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助教(1990.2)、講師(1992.8)、副教授(1994.11)、教授(1998.11)、博士生導師(1999.6)

2001.09-2001.12 法國巴黎機器人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

2017.04-2017.06 天津大學副校長

2017.06-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參選院士

王樹新是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院士提名,並於6月6日順利進入第二輪評選。

任免信息

2017年4月28日,教育部研究決定:任命王樹新為天津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2017年6月2日下午,天津大學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宣布了中共教育部黨組和教育部對於天津大學領導班子調整的通知:王樹新同志任中共天津大學委員會常委。

研究方向

1. 智能機器人技術

2. 機械系統動力學與控制

3. 先進制造技術

講授課程

1. 控制工程基礎(本科生 40學時)

2. 現代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生必修課 40學時)

3. 高等動力學(研究生選修課 40學時)

學術兼職

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2.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3. 中國力學學會多體系統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等期刊編委

王樹新
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

學術成就

主持國際合作、國家、部委及橫向課題20餘項,獲部委獎勵6項,發表論文80餘篇,SCI/EI/ISTP收錄20餘篇,申請國際、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5項,授權1項。

1991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2等獎[3]

1995 國家教委自然科學3等獎

1995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3等獎

1996 天津市科技進步1等獎

1998 天津市第五屆青年科技獎

1999 容閎科技教育獎

1999 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

2000 霍英東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獎(研究類2等獎)

2001 天津市優秀教師

2002 天津市自然科學2等獎

2002 天津市勞動模範[4]  

其他榮譽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5]

科研項目

1. 汽車碰撞過程中計及侵入體的人體響應與結構安全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萬元,

1998.1-2000.12,項目負責人。

2. 柔性多體系統廣義確定性模型及其動力學行為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3萬元,

2000.1-2002.12,項目負責人。

3. 基於視覺控制的柔性機械臂動力學特性及其運動穩定性研究,中法國際合作項目,10萬法郎,

1999.6-2000.6,項目負責人

4. 鈦合金產品弧焊機器人工作單元,航空材料研究院,96萬元,1997.4-1998.12,項目負責人

5. 空間對接機構差動式機電緩衝阻尼及捕獲系統設計與研製,中國航天總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33萬元,1999.6-1999.12,項目負責人

6. 機器人輔助顯微外科手術系統,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70萬元,2001.1-2003.12,副組長

7. 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研製,天津大學985工程建設項目,99萬元,2001.1-2004.12,

項目負責人

8. 具有力感覺的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手指研製,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0萬元,

王樹新
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發言

2001.1 -2003.12,項目負責人。

9. 可重構的耳鼻喉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開發,天津市科委重點科技攻關,70萬,2004.4-2006.12,

項目負責人

10. 自定位水下潮流測量儀,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250萬元,2001.1-2004.12,項目副組長;

汽車水箱專用制管機的研製,企業協作,159萬元,1996.6-1997.12,項目負責人

代表論著

1. Han X. S.,Wang Shuxin,Yu S. Y.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Nanometric Grinding-

the Effect of Crystal Anisotrophy on the Quality of Machined Surface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59-260: 361-365,2004

2. Han X. S.,Yu S. Y,Wang Shuxin, Investigation of tool geometry in nanometric cutting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29(1-3): 105-108,2002

3. Wang Shuxin,Song J. L. Guillaume Morel,Stability properties of vision-based controlled

flexible arm,Proceedings of SPIE,4556: 154-159,2001

4. Wang Shuxin,Liu D.,Guillaume Morel Force Analysis of a Microgripper for Robot Assisted

Microsurgery,In: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18-21,2003.8

5. 何柏岩,王樹新,基於擬合模態法的柔性曲線梁動力學建模方法研究,宇航學報,24(3),2003

6. 員今天,王樹新,劉麗賓等,Study on new method of identifying geometric error

parameters for NC machine tool,機械工程學報(英文版),14(3): 198-202,2001

7. 王樹新,貟今天,楊發亮.機械多體系統動力可視化仿真方法研究,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14(4): 339-342,2002

8. 何柏岩,王樹新. 衝擊式壓實機動力學特性可視化仿真研究,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

14(7),2002

9. 王樹新,張海根,范鵬等,"實現機械多體系統三維真實感圖象的方法",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

學學報,11(1): 74-77,1999

10. 王樹新,劉又午,吳洪濤,"機器人動力學計算精度的研究",機械工程學報,34(1): 14-20,1998

11. 王樹新,張海根,黃鐵球等,"機器人動力學參數辨析",機械工程學報,35(1):24-27,1999

12. 王樹新,劉又午,張大鈞等,"On the Dynamics of Multiarm Robots",

天津大學學報(英文版),2(1): 7-11,1996

視頻

【採訪】王樹新採訪 2017年11月18日發布

王樹新-天津大學副校長 2018年10月19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