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麻潑酸毒五辣俱全

在正式受命之後,王熙鳳沒有馬上就去寧府,而是覺得自己「須得先理出一個頭緒來」。於是來至一個安靜環境,細細思考,很快就歸納出寧府五大積弊:「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第二件,事無專執,臨期推諉;第三件,需用過費,濫支冒領;第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十三回)王熙鳳是榮國府人,居然對寧國府積弊如此清楚,固然有寧、榮一家之故,但主要是因為她平時在榮府的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白哪些事情影響最大。我們從她協理寧國府中就可以看出她平時是怎麼管理榮國府的。關於寧府的一些情形,她肯定早有所知,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這五件事,分別從總體、職責、浪費、賞罰、特權等方面反映了寧府的重要問題。正因為王熙鳳胸有成竹,所以上任伊始首先從清點人員、整頓紀律入手,「即命彩明釘造簿冊。即時傳來升媳婦(總管來升之妻),兼要家口花名冊來查看,又限於明日一早傳齊家人媳婦進來聽差等語」。次日起每日卯正二刻即早晨六時整她就來寧府「點卯」。公開表示,「既託了我,我就說不得要討你們嫌了」。強調今後「可要依着我行」,如有半點差錯,不論何人,一律「清白處治」。接着親自分派任務,職責分明,一切「都有定規」,即使有「三四輩子的老臉」的有身份的奴僕,凡有偷懶、違規、賭錢、損物、徇私者,皆罰不論。一日有個迎送親客的僕人遲到,立即被鳳姐當眾下令打二十板子,革去一月銀米。鳳姐威重令行,寧國府「眾人不敢偷懶,自此兢兢業業,執事保全」。本來這寧國府亂得真夠可以的,正如冷子興所言,被賈珍弄得「翻了過來」,以至於寧府都總管來升傳齊各方面僕役頭領說:「那是個有名的烈貨,臉酸心硬,一時惱了,不認人的。」有一個就說:「論理,我們裡面也須得他來整治整治,都忒不像(話)了。」但就是如此之亂的寧國府,經過王熙鳳三下五除二這麼一整頓,沒幾天,借用一個現代術語來說就是,迅速由大亂到了初步大治。

紅樓夢中王熙鳳的人物形象分析

我之所以說「迅速」,是因為王熙鳳並非秦可卿剛死就來協理寧國府的,而是過了好些日子以後。我們不妨將王熙鳳來寧國府的時間做個小小的考證。由於尤氏託病不出,本來就亂的寧府,遇到這種大事,內務自然就更亂,賈珍實在招架不住了,受到賈寶玉的啟發,才來請鳳姐出馬。那是什麼時候呢?十四回寧國府都總管來升要求大家寧可辛苦這一個月,不要在鳳姐面前丟了老臉。從前喪事都要辦「七七」,總共49天。因此王熙鳳走馬上任應當是秦可卿去世後19天左右。十四回寫到的一個細節十分耐人尋味:那日是五七正五之日,也就是王熙鳳上任大約十四日。她卯正二刻又準時來到寧府,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着。鳳姐直接走入會芳園中的登仙閣靈前,小廝及各色人等燒紙、鑼鳴、奏樂。「早有人端過一張大圈椅來,放在靈前,鳳姐坐了,放聲大哭。於是里外男女上下,見鳳姐出聲,都忙忙接聲嚎哭」。酸鳳姐大鬧寧國府這裡外上下的男女僕役,喪事已經經過個把月了,即使真正熱愛秦可卿者也未必還能夠馬上被鳳姐的大哭感染而真哭。但是不管真哭假哭,鳳姐大哭,誰也不敢不哭,而且個個不敢耽誤片刻,都「忙忙接聲」哭,而且還是大聲喊着的「嚎哭」。鳳姐之威,由此可見一斑。

王熙鳳整頓寧國府成功的關鍵在於,她主要不是靠厲害,而是進行制度化管理。她上任伊始就指出了寧府混亂是由於尤氏「好性兒,由着你們去」。接着頒布了一系列規定,職責明確,賞罰分明,不講情面,自己身體力行。這種管理方法與現代管理具有本質上的共同性,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在協理寧國府這件事上,王熙鳳充分顯示出其「辣」的潑辣,其果斷、幹練、嚴格、雷厲風行,實屬罕見。

酸辣 、毒辣六十五回興兒對尤二姐有一段話很生動:「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凡丫頭們二爺多看一眼,他有本事當着二爺打個爛羊頭。」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自然是表現她酸辣的一面。由於賈璉和鮑二家的通姦,鳳姐之酸固然情有可原,但是她兩掌就打得小丫頭「兩腮紫漲起來」,用簪子向那丫頭嘴上亂戳,威脅要「燒了紅烙鐵來烙嘴」,還遷怒大打平兒。這樣,王熙鳳的酸辣就由通常的吃醋變為行事的狠毒。六十八回「酸鳳姐大鬧寧國府」前後的一系列事件,就是這樣一個由酸辣變為毒辣的典型。[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