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熙鳳的性格特點解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熙鳳 《 紅樓夢》 ,原名《 石頭記》 ,名《 金玉緣》 。共120 回,前8 。回為清代曹雪芹所作,後40 回多認為是高鶚續補。小說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藝術成就,達到了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現實主義的高淨、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極為罕見。

《 紅樓夢》 把我國古典小說的心理描寫推到一個全新的階段,筆觸的深入,描寫的細緻,層次的清晰,內容的複雜,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傑出表現,使得心理描寫已成為獨立的審美傳達手段。心理的複雜性、個別性和社會性的結合,心態世界的每一絲微漾,心靈的每一根皺褶,都曲盡其致,使心理描寫在體現人物的性格和時代特徵方面更有深度。這裡僅以王熙鳳為例試作舉隅性的探討。

王熙鳳是《 紅樓夢》中着筆最多、也刻畫得最為生動的一個人物,是一個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時代大家庭中精明強幹、潑辣狠毒的主婦性格的高度結晶品。作者寫王熙鳳的每一舉一動,似乎都緊緊抓住了她的內心,因此,在她身上更具傳神之筆。這個人物一登場就生龍活虎,如火如荼,作者僅用寥寥幾筆,就把一個在賈府中與眾不同的「潑辣貨」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了:

「一語未完,只聽後院中有笑語聲,說:『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黛玉思忖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如此,這來者是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擁着一個麗人,從後房進來。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

王熙鳳的性格特點詳細解析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鳳姐這句『幕後倒板』真是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在短短不到一千字的描寫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極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的王熙鳳,她是賈府中炙手可熱的大紅人,又是一個忙得不亦樂乎的大忙人。她忙,所以遲到了;她忙,所以在這短暫的聚會中,還同王夫人談到兩件題外事,就連在同黛玉的交談中她也顯得忙得很:剛笑着說不到兩句話,就為黛玉母親亡故而傷心流淚,淚水還沒來及流出來,雙責怪自己不該這樣引起賈母的傷心,又忙轉悲為喜,又忙問黛玉讀書、吃藥,又忙關照給林姑娘搬東西、掃屋子等事項。她紅,所以才也在眾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夕時放涎無禮;她紅,自從她到場之後,整個故事的活動都圍澆着她展開了,賈母靠後了,黛玉成了一個目擊者。王熙鳳之所以能這樣頤指氣使,放言無忌,主要是由她的身份、地位所決定的。她出身於「金陵一霸」的王家,它和賈、史、薛三家本是同等地位的大門閥,而且世代姻親,叔叔王子騰從京營節度使升任九省都檢點,是當時在朝統領軍權,聲勢煊赫的人物。王熙鳳到了賈府,丈夫賈璉是榮國府的長門長子,法定的繼承人、管家人,從而她也具有總理家務的大權,而賈府地位最高的家長賈母的愛憎決定人們的禍福休咎,她對王熙鳳又特別寵愛,因此,王熙鳳就靠着王子騰、賈元春的姻親關係和自己的聰明才幹,掌握了這個貴族大家庭的權柄。因此,第一次出場,王熙鳳的性格被表現得夠鮮明的,但卻遠非全面,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作者揮動着如椽巨筆,一步一步地展現出了王熙鳳多側面的性格特點,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作者通過她,更充分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惡。

她鋒芒畢露,威重令行,殺 伐決斷,潑辣幹練。周瑞家的曾對劉姥姥介紹說:「這風姑娘年紀兒雖小,行事比是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似的,少說只怕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且她呢!」她協理寧國府秦可卿霞事,一開始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一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二是事無專管,臨期推諉;三是需用過費,濫支冒領;四是任無大小,苦樂不均;五是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她明察秋毫,分析全面,對情況了如指掌,職責分明;其次精細考核,不容混冒;第三賞罰嚴明,樹立威信。於是頭緒清楚,忙而不亂,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她爭強鬥勝,賣弄權勢,自以為是,唯我獨尊。這可從劉姥姥進城打秋風初見王熙鳳略見一斑:

那鳳姐兒……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裡拿着小銅火著兒撥手爐內的灰。平兒站在炕沿邊,捧着小小一個填漆茶盤,盤內一小蓋鍾。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的問道:「怎麼還不請進來?"

其實,年愈古稀的劉姥姥早已屏聲默候,跪在地下多時了。她這位不過二十幾歲的少婦卻端坐在炕上撥手爐內的灰,它表現出王熙鳳是多麼地驕懶怠動,愛理不理,它表現劉姥姥他們,包括那個不懂事吵着要肉吃的板兒進到這個屋後是如何屏息靜氣,人敢哪怕發出半點輕微的響動。本來還會說活的劉姥姥,在王熙鳳的威嚴面前語無倫次了。先是「你侄兒」「你侄兒」地講得不中聽,及至得到二十兩銀子,竟高興得忘乎所以,說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樣更不得體的話,使得周瑞家的忙遞眼色。王熙鳳一貫把自己二看作是立法者,別人命運的孰宰者,「憑是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因此,她強迫彩霞嫁與采旺兒子,一紙書打退了張金哥的婚婚,賈芸求:賈璉安排差使,王熙鳳嫌不走她的門路,硬是把位置給了賈芹。王熙鳳賣弄的不僅是經濟、管理權、人事決定權、婚姻支配權,還有生殺予奪之權,她指使旺兒殺死張華,逼死尤二姐,仍然逍遙法外,就是明證。

她阿諛謅媚,曲意奉迎。王熙鳳為了能夠獨攬家政大權,挖空心思討好賈母,滿足賈母在精神上物質上享樂的需求。她慣於投人所好,見機而作,即景生情,插科打諢。她初見林黛玉,便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這裡看上去是王熙鳳在熱烈讚美林黛玉的標緻,而仔細揣摩,卻是王熙鳳曲里拐彎、別有用心地在對賈母竭力奉承。賈母談到她自己小時候鬢角上碰了個傷疤,差點兒活不成,而王熙鳳卻笑着說:「可知老祖宗從小兒的福壽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個窩兒來,好盛福壽的,壽星老兒頭上原是一個窩兒,因為萬福萬壽盛滿了,所以就凸高出未了。」看王 熙鳳多麼嫻於辭令,取笑逗樂。儘管她說的內容荒誕不經,但她偏偏煞有介事似地引經據典,、因此顯得格外地活脫可喜,軒昂奪人。賈赦這個「癩蝦蟆想吃天鵝肉」的老色鬼,卻想要賈母的貼身丫環鴛鴦為妾,賈母不分青紅皂白斥責兒媳婦們哄她,王熙鳳卻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尋上我了。」「誰教老太太會調理人,調理得水蔥兒似的,怎麼怨得人要!我幸虧是孫子媳婦,若是孫子,我早要了,還等到這會子呢。」你看,王熙鳳多會說話,什麼事經她一說就變樣了,她能化丑為美,轉危為安,點鐵成金,錦上添花。她說得多麼乖巧,又是這樣得體,既吹棒了賈母能幹,又沒有得罪長輩賈赦,本來是賈母生氣,一個個地胡亂責怪小輩,空氣沉悶,緊張得立刻要爆炸似的,鳳姐的這一席話,好象在人們心頭開了窗戶,不僅使令人窒息的沉悶空氣頓時為新鮮舒暢的氣流所代替,而且婆媳之間猜疑責備,也立刻為喜笑顏開的親切稠密的感情所充溢。

她嗜財如命,慾壑難填。王熙鳳是榮國府中最有實權的管家人,為了貪圖享樂,維護虛榮,事事講究排場,怕省儉了,讓人笑話,所以花錢如流水,揮霍無度。貴妃的賞賜正如賈蓉所說:「不過是彩緞.古董、玩意兒就是賞也不過一百兩金子,才值一干兩銀子,夠什麼?這兩年,那年不賠出幾千兩銀子來?」但是在增加私產上,王熙鳳卻是錙銖必較,分文不舍的。她聚斂財物的手段五花八門,貪婪自私達到驚人的程度。她雁過拔毛,剝削成性,敲骨吸髓,無惡不作,殘暴至極!她為坐享三千兩銀子,弄權鐵檻寺,「假託賈璉所囑,修書一封」,通過長安縣節度使雲光,迫使張金哥退婚,造成一對未婚夫婦自殺的慘劇。她甚至連傭人每月僅一、二兩銀子的月錢,都要剋扣下來去放高利貸,僅此一項,一年不到就颳了上千兩銀子的利錢。後來抄家時,「抄出兩箱房地契又一箱借票,都是違例取利」, 「重利盤剝」。王熙鳳不但瞞着丈夫賈璉攢體已錢,另設私庫,而且還千方百計地揩賈璉的油,在他們之間並沒有溫情脈脈的紗幕,只有赤裸裸的金錢利益關係。有一次,賈璉想偷借賈母的金銀器去當錢,讓王熙鳳去跟鴛鴦說一聲,王熙鳳為此向賈璉要一、二百兩銀子作為報酬。夫妻之間尚且如此唯利是圖,連賈璉都有點吃驚,說:「這會子煩你說一句話,還要個利錢,真真了不得!"

她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着,底下就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八面玲瓏,收買人心,奸詐狡猾,殺人不見卯.賈璉在外面諭娶尤二姐,威脅到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的地位。王熙鳳一面涕淚滿面地向尤二姐騙進賈府來住,另一面背後卻採取「借刀殺人」、「坐山觀虎鬥」等種種陰險手段,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殺,連她腹中已六個月的胎兒,害了兩條人命。

總之,王熙鳳上諛下驕,陽奉陰違,網羅心腹,仗勢欺人,假公濟私,招權納賄,勾結官府,殺人滅口,李代桃僵,貓哭耗子,藉機訛詐,打擊報復,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正如蔣和森所說:「蛇蠍膽,虎狼心,花柳姿,鶯鳳儀,還有那百般的機靈,在她身上取得了巧妙的結合。」她是權奸、市儈、惡婦、假道學、偽君子、勢利小人等各種類型人物的集大成者。她聰明透頂,心術萬端,但最終還是落了個「機關算盡大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可恥下場。曹雪芹直面慘澹的人生,探索心靈的顫動,向人生深入,以天才的辯證藝術眼光,統攝了人物性格心理多重素質的複雜組合,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生動活脫、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