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秋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秋華 建築師,1925年於北京出生,畢業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1946年前往美國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取得建築學士學位,1947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於Goodman事務所工作,直到1979年返抵台灣執業。旅美時期,王秋華察覺了身為建築師的社會責任:「做建築並不是只是做一個很漂亮的房子」建築是為人做的,是為人造環境,要改造人造環境做的。1985年完成代表作品「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對台灣建築界有不可抹滅的貢獻,(2019)以94歲高齡獲得第21屆國家文藝獎─建築類,是首位獲得國家文藝獎的女性建築師。[1] [2]

設計理念

王秋華說: 初學建築時,本以為這是一項有趣兼有實用的藝術,從業多年後才慢慢體會到建築師應有的社會責任。中國人有興欣賞自然美景,卻普遍地不夠重視人造環境。優美的宮殿、廟宇、高樓只代表了文化造詣的一部份,髒亂的街巷店宅卻不是文明社會的表徵,也無法帶動合作互助、和諧愉快的生活氣氛。建築師的責任不僅是建築物的設計監造、更重要的應是美化人造環境,及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了解與愛護。

她的設計理念,是必須先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同時思考使用者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再定出設計的目標。當業主就是使用者時,這是不難做到的,但有時業主並非使用者,例如學校、醫院、建設公司等等,這些業主的重點考慮常常是管理與維修的便利,或投資利潤的回收,建築師除滿足業主以外,尚須深入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及設計成果可能形成對環境的衝擊,必要時須有熱忱與能力說服業主,修正設計計畫。[3]

王秋華父親王世傑曾任故宮博物院理事,故宮文物在戰火中南遷時,童年的王秋華便曾在重慶山洞中親炙故宮文物,打下紮實美學基礎。之後她赴美念書執業,成為當時少見的女性建築師事務所合夥人。

王秋華在美國設計多棟學校建築,而圖書館是當時美國學校的精神象徵。王秋華返台後,許多建築師打造圖書館時,都來徵詢她的意見,她強調美學與工藝須建立在環境與人性關懷的基礎上,對台灣的圖書館建築影響深遠。

她在台灣首件作品「美國文化研究中心」,使用台灣常見的清水混凝土與清水紅磚等樸實無華的當代材料,建築方向、格局皆符合現今的綠建築標準,是台灣一九七○年代最傑出的建築作品之一。[4]

穿祺袍的建築師

王秋華說: 在紐約住了卅多年(1946-1979),主要擔任建築設計的工作,包括與業主討論分析建築計畫的合理性,很幸運地並非因為自己是女性,受到任何蔑視。偶而也須到工地巡視,我習慣穿旗袍,也曾被工人稱為「穿旗袍的建築師」。我不曾因為性別而無法從事自己喜愛的建築工作,同時我認為建築是與各種人合作的成果。[5] 王秋華曾說:「我在美國大部分時間都穿旗袍,到訪建築工地時,大家會說:『穿旗袍的建築師來了!』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許麗玉補充:「當時華裔女性會把旗袍當成一個正裝、一種對人的正式態度。同期的女建築師多半穿旗袍、跑工地。」

評審觀點

1979年王秋華返台定居,任教於台北工專(今北科大)、淡江建築系。1981年與潘冀成立聯合事務所,共同設計許多現代化圖書館,其設計特別重視建築與人文環境的結合,被譽為「台灣圖書館建築之母」。

主要在台作品包含中研院美國文化研究中心、自宅「雪舍」及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與潘冀合作),後者被視為台灣現代主義建築的典型。

建築類評審委員徐明松指出,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中,王秋華與台灣的關係甚為獨特。王秋華一生共經歷中、美、台3個不同階段,中國是她出生長成之地,美國孕育她的建築專業與藝術心靈,而台灣則是她定居最久、貢獻最多之處。

她在美國哥倫比亞建築研究所的指導教授,也是後來的老闆及合夥人古德曼,是一名社會學家、城市理論家、藝術家、建築師,也是知名現代猶太教堂的改革者,王秋華在長時間的跟隨及合作中,自然深受影響。

因此王秋華的作品具有人道關懷,對周遭環境敏感,且尊重大自然,最重要的是,不會因為形式的個人愛好而犧牲功能,在這些前提下,提出了率真樸拙的建築美學。

王秋華不僅在教育與創作上有傑出表現,晚年翻譯的2本書「看見理想國」及「幻城」,更為台灣的建築文化提供了多元思考的路徑。前者為古德曼的烏托邦國度漫遊記,後者為建築師王大閎撰寫了超過一甲子的科幻小說。王秋華透過翻譯這2本書,思考建築師到底如何養成,應該關心些什麼。

評審認為,王秋華具社會關懷,在教育、文化的推廣傳播上不遺餘力,更強調美學與工藝必須建立在環境與人性關懷的基礎上來從事設計,其中以圖書館建築對台灣貢獻最大。在探究建築的價值上,增加了現代意義的「公共」觀念。[6]

得獎感言

94歲的王秋華得獎 表示「非常突然、非常意外」,當初受推薦時她準備好資料,「就沒再想這件事」。她表示,有許多優秀的後進,沒想到自己在這個年紀竟然還可以得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