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立全,男,1963年5月出生,四川省潼南縣人,二級研究員[1]。1984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找礦系地質礦產調查專業,1993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學院,獲礦床學專業碩士學位。1984年,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青藏高原地質研究室從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

王立全
地質調查研究員
出生 1963年5月
四川省潼南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地質礦產調查工作者

主要研究領域 礦床地質、區域構造地質、沉積地質[2];

目錄

個人簡介

王立全從事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調查和區域成礦研究野外地質工作 ,提出金沙江"弧盆系成礦"模式和"後碰撞伸展成礦"新認識,提升"三江"造山帶成礦規律研究水平;集成研究青藏高原空白區地質成果,編制全新的青藏高原及鄰區1:150萬地質-資源系列圖;厘定青藏高原"班公湖-雙湖-怒江-昌寧對接帶"為古特提斯大洋最終消亡的地質遺蹟,提出青藏原-古特提斯連續演化新認識;提出喜馬拉雅"雙穹隆"構造帶新認識,構建前展式"逆沖推覆-伸展成穹耦合"構造模型,指導區域地質勘探的找礦實踐。

出版專著17部,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SCI論文20篇,EI論文14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R12)、一等獎1項(R8)、二等獎1項(R5),省部級一等獎2項(R3、R4)、二等獎1項(R3)等獎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科學技術部野外科技工作突出成績"、"國土資源部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主要成果

2002年8月,獲四川省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代表性著作2部和論文9篇。

獲獎信息

《三江特提斯複合造山成礦作用與找礦突破》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人:王立全 。

2019年9月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3]

參考來源

  1. 王立全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 2019-11-01
  2. 王立全 ,搜狗
  3. 厲害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名單公示!附15位獲獎人主要成就! ,搜狐, 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