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紘[hóng],字師羅,太安狄那人也,南北朝時期為小部酋帥。

父基,頗讀書,有智略。初從葛榮反,榮授基濟北王、寧州刺史。

基本信息

姓名    王紘  
別稱    師羅      
生卒    不詳      
官職    小部酋帥  
出生地   太安狄那
所處時代   南北朝   
代表作品   《鑒誡》二十篇    
主要成就   基濟北王、寧州刺史    

人物生平

王紘,字師羅,太安狄那人,是小部族的酋長。父親王基,讀書很多,有智謀\。王紘年少時喜歡弓箭、馬匹,善於騎馬射箭,非常愛好文學。天性機智敏捷,應對靈活。十三歲時,見到揚州刺史太原人郭元貞。元貞撫其背說:「你讀什麼書?」回答說:「誦讀《孝經》。」元貞說:「《孝經)講的是什麼?」王紘說:「地位在上的不驕縱,地位在下的不作亂。」元貞說:「我作刺史,難道驕縱嗎?」王紘說;「公雖不驕縱,然而君子防患於未然,也希望留意此事。」元貞稱讚他。十五歲時,跟隨父親在北豫州,行台侯景和人談論掩衣襟的方法是應當向左,還是應當向右.尚書敬顯俊說:「孔於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將頭髮披散不束,衣襟向左掩了。』以此說來,衣襟向右掩是對的。」王紘進言說:「國家帝王即位於北方荒野之地,稱雄中原,五帝三王的禮儀、制度各自不同。衣襟向左或向右掩,哪裡值得談論它的是與非。」侯景驚奇他年少聰明,賜給他。

興和年間,世宗召為庫直,任奉朝請。世宗遇害突然去世,王紘冒死捍衛世宗,因忠節賜予平春縣男的爵位,賞賜帛七百段、綾錦五十匹、錢三萬和金帶駿馬,並任晉陽令。天保初年,加授寧遠將軍,很為顯祖重視優待。帝曾與左右的人飲酒,說:大樂痛快啊。」王紘說:「也有大樂,也有大苦。」帝說:「什麼是大苦?」王紘說:「長夜荒飲而不醒悟,國破家亡,身死名滅,就是所說的大苦。」帝默然不語。後來責備王紘說:「你與紇奚舍樂共同事奉我兄,舍樂為我兄死,你為何不死!」王紘說:「君亡臣死,自然是正常的禮節,但賊人力氣小,砍得輕,所以我沒有死。」帝讓燕子獻反綁王紘,長廣王抓住頭,帝手舉刀將要砍下。王紘說:「楊遵彥、崔季舒逃走躲避,職位達到僕射、尚書,冒死效命的賢士,反而被殺戮,曠古未有這樣的事。」帝將刀扔到地上說:「王師羅不能殺。」於是放了他。

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補任中外府功曹參軍事。皇建元年,晉升為義陽縣子的爵位。河清三年,與諸將征伐突厥,加授驃騎大將軍。天統元年,任給事黃門侍郎,加授射聲校尉,四次升任至散騎常侍。武平初年,任開府儀同三司。王紘上書說:「突厥與宇文男來女往,必定相互呼應,從南北兩個方面入侵邊境。應當選派九州的勇士和善射之人,據守險要之地。我願陛下哀憐顧念忠誠的老臣,熱愛撫恤孤寡之人,同情獎勵忠實善良之士,忘記他們的過失,牢記他們的功勞,使骨肉之情更親密和睦,使寬厚仁愛之路更廣闊,追思堯、舜之風,仰慕禹、湯之德,克己復禮,以成大治,這是天下的幸事。

武平五年,陳人入侵淮南,皇帝命令眾官共同商議防禦之策。封輔相請求出兵討伐。王紘說:「官軍多次失利,人心不安,如果又興兵勤武,外出屯軍江、淮,擔心北狄西戎,乘我不利之時,傾國而來,則大事去矣。不如薄賦輕徭,讓百姓士人休養生息,使朝廷和睦,遠近歸心,以仁義征伐他們,以道德進攻他們,天下都當安定,難道只是一個不合法的陳國嗎。」高阿那肱對眾人說:「同意王武衛的人在南邊坐。」眾人都贊同他。不久兼任侍中,出使周。出使回來即正式任侍中,沒多久去世。王紘好著述,作《鑑戒》二十四篇,很有文辭。

人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