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統照文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王統照】(1897~1957)現代作家。字劍三,筆名韋佩、容廬、盧生等。山東諸城人。1918年赴北京入中國大學。次年參加五四運動,從事新文學創作。1921年參加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編輯《曙光》、《晨光》等雜誌,主編《晨報》的《文學旬刊》。1924年就任中國大學教授,兩年後遷居青島。這期間出版有長篇小說《一葉》、《黃昏》,短篇小說集《春雨之夜》、《霜痕》,詩文集《童心》等。王統照是以探討人生問題開始小說創作的,較早的小說表現了「美」和「愛」的思想,描寫青年男女的苦悶,筆調清新,富於主觀抒情色彩。也有些作品反映下層人民的不幸生活,具有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1931年赴東北短期教書並遊歷,將沿途見聞和東北危亡的深切感受寫成報告文學集《北國之春》,並構思著名的長篇小說《山雨》,反映了二三十年代北方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覺醒,風格深厚、沉鬱,表明他在思想和創作上取得突破性進展。1934年赴歐洲遊歷和考察,到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文學,寫有《歐遊散記》。1935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學》月刊主編。這時期所寫作品收入詩集《這時代》、《夜行集》、《放歌集》,短篇小說集《號聲》、《銀龍集》,散文集《青紗帳》、《去來今》等,深刻地描寫了富於地方色彩的北方農村現實生活,筆觸樸實深沉。還出版有長篇小說《春花》和散文集《片雲集》。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上海從事編輯和寫作,宣傳抗日。曾任暨南大學教授、開明出店編輯。這時期出版了小說集《華亭鶴》,散文集《游痕》、《繁辭集》,詩集《橫吹集》、《江南曲》,譯詩集《題石集》等。抗戰勝利後返回青島,任山東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文聯委員、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山東省文聯主席、省文化局長等職。出版了詩集《鵲華小集》、論文隨筆集《爐邊文談》、6卷本《王統照文集》等。

作者簡介

王統照(1897-1957),字劍三,筆名息廬、容廬。現代作家。山東諸城人。1924年畢業於中國大學英文系。1918年辦《曙光》。1921年與鄭振鐸、沈雁冰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中國大學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學》月刊主編,開明書店編輯,暨南大學、山東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山東省文化局局長。著有多部長篇小說。 王統照是卓有成就的小說家、散文家和著名詩人,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和豐碩成果,充實了新文學的寶庫。他一生著述甚多,解放後的主要著作有詩集《鵲華小集》、文學評論集《爐邊文談》等。同時,人民文學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了《王統照短篇小說選》、《王統照詩選》、《王統照文集》(1~5卷)和《王統照選集》等。

內容預覽

王統照   老魏作了一輩子的好人,卻偏偏不揀好日子死。   像這樣落棉花瓤子的雪,這樣刀尖似的風,我們卻替他出殯!老魏還有這口氣,少不得又點頭砸舌地說:;勞不起駕!哦!勞不起駕了!   這句話是四十多歲、鷹鈎鼻子的剛二說的。他是老魏近鄰,專門為人扛棺材的行家。自十六七歲起首同他父親作這等傳代的事,已把二十多年的精力全消耗在死屍的身上。往常老魏總笑他是沒出息的,是專與活人作對的,因為剛二聽見近處有了死人,便向煙酒店中先賒兩個銅子的白酒喝。但在這天的雪花飛舞中,他可沒先向常去的煙酒店喝一杯酒。他同夥伴們從棺材鋪扛了一具薄薄的楊木棺,踏着街上雪泥的時候,並沒有說話。只看見老魏的又厚而又紫的下唇藏在蓬蓬的短髯里,在巷後的茅檐下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