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襄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襄故居位於南開區東門內劉家胡同14號。故居為坐東朝西兩進四合院建築為青磚小式,硬山卷棚頂,部分房屋有前廊。

王襄(1876~1965)為著名古文字學、金石學家,是最早鑑識和研究甲骨文的學者之一,所著《室殷契類纂》和《室殷契徵文》有很高學術價值[1],建國後被聘為市文史研究館館長。

基本情況

王襄(1876~1965)為著名古文字學、金石學家,是最早鑑識和研究甲骨文的學者之一,所著《室殷契類纂》和《室殷契徵文》有很高學術價值,建國後被聘為市文史研究館館長。

王襄是中國著名的殷虛文字研究專家。其故居坐落在東門內大街大劉家胡同15號。占地面積352平方米,建築面積237.46平方米,共有房舍20餘間,是一所兩進的四合院。

進大門後,門楣上高懸「太史第」、「經魁」、「文元」、「賢士」匾額,標明是科第聯翩之家。該院舍建於清代中葉。進院後右側一間俗稱倒座的為廳房,接待客人用,2小間北房,亦稱「寶古經舍」,是為書齋。其房幾經拆修改建,除北院門樓、門房、客廳、後院房子框架、東房的板牆尚辨原貌外,余已不復存在。現均為居民住宅。

王襄一生致力於金石學[2]甲骨學的研究,到了晚年依然孜孜不倦。每天,他都坐在臨窗的桌旁,思考學問。王襄極少長篇累牘地寫東西,而是喜歡隨時做記錄。在他手邊常備的是一支禿了頭兒的毛筆和一些小紙片,有時甚至是一張日曆紙或一個展開的煙捲盒。他把自己想到的文字隨手寫在紙片上,然後再慢慢修改、整理,最後形成定稿謄寫在上。他的許多思想的火花、智慧的語絲和靈感都是這樣一點一滴記錄下來的。

王襄一生學識淵博、國學功底深厚,詩詞、古籍無不信手拈來。每當深夜難眠之時,他就誦讀古文,有時背《論語》,多數時候背的是唐詩。老人家就這樣在夜深人靜之時,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示着國學之美,也表達着他熱愛國學的一片赤子之心。

視頻

王襄故居 相關視頻

秦緒全老師【金石學】
古文字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