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起(760年-847年),字舉之。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後定居揚州(今江蘇揚州)。唐朝宰相、學者,同平章事王播之弟。

人物簡介

王起為貞元十四年(798年)進士,又登制策直言極諫科。初為校書郎,補藍田縣尉。李吉甫辟掌淮南書記。在朝廷時,數上書諫穆宗游畋。唐文宗朝拜兵部尚書,遷太子少師。會昌四年(844年)拜左僕射,封魏郡公。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卒年八十八,獲贈太尉,諡號"文懿"。

王起為人孝友,嗜學強記,書無不覽。四典貢舉,所舉皆知名士。有"當代仲尼"之稱。 與劉禹錫、白居易聯句,長達數十韻,稱"勍敵"。 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緯圖》十卷,《寫宣》十篇,今已佚。

人物生平

王起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登進士第,始任集賢校理(《新唐書》作校書郎)。後在制策中登直言極諫科,被授為藍田縣尉。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九月,宰相李吉甫出鎮淮南,徵辟時為監察御史的王起任淮南鎮掌書記。後來,王起入朝拜殿中侍御史,歷任起居郎、司勛員外郎、直史館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王起以比部郎中同時任知制誥之職。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李恆拜王起為中書舍人。

長慶元年(821年),主持此年貢舉的禮部侍郎錢徽接受朝臣請託,"人以為濫"。穆宗命王起與同僚白居易負責覆試,淘汰了大量憑藉關係考中的人。事後,穆宗將錢徽貶官,升王起為禮部侍郎。

王起主掌貢舉兩年,廣招人才,"得士尤精"。在此之前,貢舉選拔之人多而濫,權勢子弟,互相往來;寒門俊才,則多被排擠。待到元稹、李紳入翰林院後,深感不平,於是才有了覆試的制度。至王起主考貢士時,奏請朝廷:當司在省試之後,先將堪及第進士的詩賦雜文呈交宰臣審閱,待其同意之後再下令當司放榜。朝廷允准此議。但有人認為王起此舉"雖避是非,失貢職也",是逃避責任,將取士之權交予宰相,他因而被外放為河南尹(但其所建議的宰相詳履制度並未廢除)。 其後再入朝拜吏部侍郎。

寶曆二年(826年),唐文宗李昂即位,加王起為集賢學士、判集賢院事。

太和元年(827年)六月,王起的兄長王播自淮南入朝,升任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為宰相之官)。 為示避嫌之意,王起不願主管選部,文宗改授其為兵部侍郎。

太和二年(828年),王起出任陝虢觀察使,兼領御史大夫。

太和四年(830年),王起入朝拜尚書左丞。同年正月,王播病逝,王起居兄長之喪,"號毀過禮,友悌尤至"。隨後,王起遷任戶部尚書、判度支。 後拜兵部尚書,遷太子少師。

開成五年(840年),唐武宗李炎即位。八月,王起充任章陵(唐文宗陵墓)鹵簿使。樞密使劉弘逸、薛季棱擔心為政敵所害,想要借修築章陵的軍隊廢立君主。王起與山陵使悉知其密謀,暗中上奏武宗,將二人誅殺。 不久後,王起改任檢校尚書左僕射、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

會昌元年(841年),王起被征拜為吏部尚書,判太常卿事。

會昌三年(843年),權知禮部貢舉。

會昌四年(844年),正式出任尚書左僕射,封魏郡公,第四次知貢舉。 同年秋,外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興元尹,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相)銜。 赴鎮之日,王起在延英殿陛辭,武宗設宴款待,賞賜頗豐,並對他說:"您是國之耆老,宰相無分內外(王起時帶同平章事,為使相),朕為政如果有所缺失,您可用飛表使朕聞知。"王起在山南西道任職兩年,以年老且病為由,請求朝廷派人接替自己,武宗不許。

大中元年(847年),王起在鎮所逝世,享年八十八歲。唐宣宗李忱為其輟朝三日,追贈太尉,諡號"文懿"。

詩文選錄

賦花

唐代:王起

花。點綴,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樹山家。
戲蝶未成夢,嬌鶯語更夸。既見東園成徑,何殊西子同車。
漸覺風飄輕似雪,能令醉者亂如麻。

贈毛仙翁

唐代:王起

冰霜肌骨稱童年,羽駕何由到俗間。丹灶化金留秘訣,
仙宮嗽玉叩玄關。壺中世界青天近,洞裡煙霞白日閒。
若許隨師去塵網,願陪鸞鶴向三山。[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