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明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明大明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掌都察院事
| ||
爵位 | 威寧伯 | |
籍貫 | 直隸大名府濬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世昌 | |
諡號 | 襄敏,追贈:太傅 | |
出生 |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12月3日) 大名府濬縣 | |
逝世 | 弘治十一年(1499年1月12日) 甘州 |
王越(1425年-1498年),初名王悅 ,字世昌。直隸大名府濬縣(今河南濬縣)人[1]。明朝中期名將、詩人。景泰辛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封威寧伯。
王越為明代成化、弘治時期西北著名的軍事統帥 [2],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區,兩次遠襲韃靼。他身經十餘戰,出奇取勝,動有成算。又提攜後進,籠絡豪俊,深得眾心。唯獨因交結宦官而受士人詬病。王越亦頗具詩才,其詩性情流露,不須雕飾。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壯之音。有《王襄敏集》等傳世,今人輯有《王越集》 [3]。
生平
- 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進士,授監察御史,出按陝西。父親去世時,王越因為不等待繼任者來接任就回鄉,被都御史彈劾,得到景帝寬免。天順初年,啟用掌管道章奏,拜為山東按察使。天順七年(1463年),大同巡撫都御史韓雍召還,明英宗感嘆繼任人選難覓,大學士李賢遂舉薦王越,英宗召見,晉為右副都御史赴任。方行即遭母喪,奪情視事。王越到任後,修繕器甲,精簡兵卒,減課勸商。成化三年(1467年),撫寧侯朱永征毛里孩,王越贊理軍務,同年秋,兼任宣府巡撫[4]。
- 成化五年(1469年),蒙古軍侵犯河套地區,延綏巡撫王銳求援,王越率軍趕赴,在榆林,派遣游擊將軍許寧出西路龍州、鎮靖諸堡,范瑾出東路神木、鎮羌諸堡,而自己與中官秦剛守榆林城為聲援。各路部隊均獲勝,敵軍撤退。次年,歸程途中抵達偏頭關,延綏告警。兵部彈劾其擅自撤兵,明憲宗下詔不降罪,命其趕赴延綏為援,隨後破軍。後晉升為右副都御史,之後與朱永共同討伐阿羅出,在開荒川獲勝,之後論功升至右都御史[5]。成化六年,加總督軍務,負責西方戰事,之後與敵軍交戰。成化七年,遣侍郎葉盛至軍商議,當時明軍疲勞,請求休兵,與葉盛歸還。廷臣認為河套地區不平,三邊終無寧日。當時雖然派遣八萬部隊,但將權不一,迄無成功,宜專遣大將調度。於是拜武靖侯趙輔為平虜將軍,敕陝西、寧夏、延綏三鎮兵皆受節制,王越總督軍務。但戰事不利,王越、趙輔紛紛上書蒙古勢力強大,必須調遣至少精兵十五萬,否則應當退到內地。當時科道紛紛彈劾兩人欺謾,恰逢趙輔得病召還,命寧晉伯劉聚代任[6]。
- 成化七年,王越與劉聚在溫天嶺擊敗蒙古軍,晉升為左都御史。當時明朝三次調換大將,但都以王越總督軍務。經過數次戰鬥蒙古軍決定大舉進攻。同年九月,滿都魯及孛羅忽、癿加思蘭留妻子老弱於紅鹽池,大舉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則繞道率延綏總兵官許寧、游擊將軍周玉各將五千騎為左右哨,出榆林,逾紅兒山,涉白鹽灘,進攻其後方,並大獲全勝。滿都魯等因喪失妻子畜產,自此不敢再居河套地區,西陲從此數年安定[7]。
- 成化十年,廷議設總制府於固原,舉定西侯蔣琬為總兵官,王越提督軍務,控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總兵、巡撫均聽從其節制。後下詔罷免蔣琬,以王越代任,至此三邊設總制。後論功加封為太子少保。當時紀功郎中張謹、兵科給事中郭鏜等彈劾其濫殺冒功,王越方自以功大賞薄,遂怏怏,稱疾還朝。次年與左都御史李賓同掌都察院事,兼督十二團營。[8]汪直掌管西廠用事,與王越結交。王越在朝廷上遇到大學士劉吉、劉珝,稱「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黃賜專權納賂,非直不能去。商、萬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憚。二公入閣幾日,何亦為此?」劉珝則答道「吾輩所言,非為身謀。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為?」王越不能回答[9]。
- 兵部尚書項忠罷免,王越應當升遷,但朝廷卻授予陝西巡撫餘子俊,王越感到不平,請解營務,優詔不許,御史自陳屢次戰功,被以前兵部尚書白圭壓下,乞求加官行賞。餘子俊亦稱王越賞不酬功,於是王越進兵部尚書,仍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太保,封威寧伯。[10]明年,寇犯延綏,王越調兵援助,頗有斬獲,後因調兵與汪直結怨。次年,下詔奪爵除名,謫居安陸,三子以功蔭得官者,皆削籍。弘治七年,尚書訟冤,詔復左都御史,致仕。給事中季源、御史王一言交章論[11]。弘治十年,達延汗寇犯甘肅,廷議復設總制官,先後會舉七人。吏部尚書屠滽舉薦王越,於是王越恢復原職,加封太子太保,總制甘、涼邊務兼巡撫。王越言甘鎮兵弱,非用延、寧兩鎮兵難以克敵,後請兼制兩鎮。次年分兵進攻獲勝。後加少保,兼太子太傅。之後朝廷制置哈密事宜。恰逢李廣得罪死,後連坐至王越。王越聞憂恨,同年冬卒於甘州。贈太傅,諡襄敏[12]。
成就
軍事
王越巡撫大同時,修甲練兵,減課勸商,頗立功績。成化三年(1467年),隨撫寧侯朱永征毛里孩。 並兩次擊敗韃靼入侵。成化五年(1469年),韃靼侵犯河套地區,王越率軍將其擊退。次年,延綏告警,王越再命將軍許寧等將其擊退。 三月,與朱永於開荒川敗阿羅出。成化七年(1471年),韃靼軍再次入寇懷遠等諸堡,王越等將其擊退。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與寧晉伯劉聚在溫天嶺擊敗韃靼軍。九月,滿都魯汗及孛羅忽、癿加思蘭留妻子老弱於紅鹽池,大舉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乘滿都魯汗等大舉深入之機,率騎兵襲擊韃靼老弱所在的紅鹽池,斬首三百五十五級。[13]此役後,滿都魯等不敢再居河套地區,西陲從此數年安定。成化十六年(1480年)二月,王越與太監汪直率精騎襲擊韃靼所在的威寧海(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黃旗海),獲大勝,斬首四百三十七級。成化十七年(1481年)二月,韃靼入境剽掠,王越於黑石崖追敗韃靼,斬首一百十三級人。[14]成化十八年(1482年)六月,韃靼入寇延綏等處,王越與汪直調兵援助。韃靼被明軍衝散,為城牆濠溝所困,遭遇大敗。 弘治十年(1497年),達延汗屢次擾邊,王越總制三邊,奉命征討。次年,於賀蘭山大破韃靼,斬首四十二級。八月,又負責經略哈密事宜,王越針對土魯番擊破哈密的形勢,建議恢復先前被擄的哈密王陝巴爵位,明孝宗於是復封陝巴為忠順王。[15]
文學
王越頗具詩才。其詩直追盛唐,文章遠溯秦漢,推崇《詩》、《騷》。在「台閣體」盛行之時,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對明代前、後七子,特別是公安、竟陵文學均有較大影響。其詩文在明時頗受推崇,明代的文學家對其詩文也多有評論:[3]
- 李東陽稱其「為歌詩雄邁跌宕,若不屑意」。[16]
- 崔銑謂:「為詩跌宕快樂,爽能道人意中事,聞者解頤。」
- 吳洪為《王太傅集》作序時稱:「公生當其會,具豪傑之才,而文不經思慮,動數千百言,縱橫張馳,不失其正。詩尤明易通暢,不事艱刻,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然氣勢雄偉,文思煥發,如長虹亘天,光焰萬丈,可以追逐李杜(李白、杜甫)諸人,其餘莫能及也。則公豈非應期而出,為一代英才者乎?」[3]
- 楊儀在正德本《王太傅詩選序》中謂:「其音調流麗而清婉,視晚唐諸子何讓焉!」[3]
- 錢謙益稱其詩「酒酣命筆,一掃千言,使人有橫槊磨盾、悲歌出塞之思。」
- 沈德潛在《明詩別裁集》中評價道:「威寧詩性情流露,不須雕飾,如『發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煉成丹』,極悲歌感慨之致,然雲雅音則未也。」[17]
- 徐<火勃>在《筆精》中評價「公詩氣魄雄壯,不事磨鍊,自見遠大」。[18]
軼事
- 揚卷朝鮮
相傳王越參加廷試時,有旋風颳起吹走了他的卷子,經監試向御史請求重新給他試卷,王越才在原稿完成。 [19]第二年,朝鮮使者向明朝進貢時,呈上了王越的試卷,原來他的卷子被大風吹到了朝鮮,算命的人稱此為「封侯萬里」的徵兆。[20]
- 善得軍心
王越出任大同巡撫時,一天,天下大雪,王越剛坐在地爐邊,命歌妓們彈奏琵琶侍候飲酒時。正巧有一個千戶從敵營虜地偵察敵情回來,王越立即召他入府,仔細的詢問他有關虜地的情勢,心情愉快的說:「好冷的天呀!」手持金酒杯邊喝邊談,又命歌妓彈奏琵琶佐酒。兩人愈談愈高興,王越就順手把金杯送給千戶,接着兩人又天南地北的話家常,氣氛愉快,王越指着歌妓中最美艷的一位對千戶說:「喜歡嗎?送給你。」從此千戶對王越竭盡忠誠的效命,他後來累官至指揮。[21]
- 二鉞
中官阿丑擅長在明憲宗面前表演詼諧劇,一次,阿丑扮成汪直的樣子,手持雙斧踉蹌而行,有人上前詢問,阿丑說道:「我統領軍隊,只倚仗這雙斧而已。」那人又問:「雙斧叫什麼名字?」阿丑回答:「叫王越、陳鉞。」憲宗看後,微笑不語,似有所悟。 [22]
- 三王伯爵
弘治十二年(1499年),明孝宗命當時剛中進士的王守仁護送王越靈柩回濬縣安葬,並負責督造王越墓。王守仁在濬縣時曾告訴別人,說自己幼時夢到王越把征戰威寧海時的寶劍贈予自己,沒想到如今竟能督造王越墓。督造完成後,王越之子為表示感謝,真的把王越佩過的寶劍贈給了王守仁。 [23]而後來王守仁也因戰功封新建伯。
明代僅有的三位以戰功封爵的文臣都姓王(王驥(明朝)、王越、王守仁),威名超越其餘諸文臣封伯者。明人王世貞對此感嘆不已,曾連批:「大奇!大奇!」 [24]
評價
- 王越為明代成化、弘治時期西北著名軍事統帥,他姿表奇偉,議論風發。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經十餘戰,出奇取勝,動有成算。獎拔士卒,聚集豪俊,用財如流水,因此人們樂於為他所用。又曾推薦楊守隨、佀鍾、屠滽等人,他們都有名於世。他和睦家族、敦睦故舊,賑濟窮困、撫恤貧苦,惟恐做不到。[25]
- 王越守邊時,多挑選銳卒作為心腹將領,親自與敵軍搏鬥。他又常常派人偵查敵軍的輜重,率軍邀擊劫掠,或剪除敵軍少量的騎兵,因此屢立戰功。他在世時,眾人大多責備他貪功。等到他死後,將士驕惰,冒功浪費軍餉更加厲害,其後的邊臣始終沒有超過王越的。[26]
參考資料
- ↑ 《王越年譜》:十一月初五亥時,生公於濬縣。
- ↑ 趙長海,《明代著名大將王越史事考》
- ↑ 3.0 3.1 3.2 3.3 趙長海(校注).《王越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9
- ↑ 《明史》(卷171):「王越,字世昌,濬人。長身,多力善射。涉書史,有大略。登景泰二年進士。廷試日,旋風起,揚其捲去,更給卷,乃畢事。授御史,出按陝西。聞父訃,不俟代輒歸,為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天順初,起掌諸道章奏,超拜山東按察使。七年,大同巡撫都御史韓雍召還,帝難其代,喟然曰:「安得如雍者而任之。」李賢薦越,召見。越偉服短袂,進止便利。帝喜,擢右副都御史以行。甫至,遭母憂,奪情視事。越乃繕器甲,簡卒伍,修堡寨,減課勸商,為經久計。成化三年,撫寧侯朱永征毛里孩,以越贊理軍務。其秋,兼巡撫宣府。」
- ↑ 《明史》(卷171):「五年冬,寇入河套,延綏巡撫王銳請濟師,詔越帥師赴之。河套者,周朔方、秦河南地,土沃,豐水草。東距山西偏頭關,西距寧夏,可二千里。三面阻河,北拊榆林之背。唐三受降城在河外,故內地。明初,阻河為守,延綏亦無事。自天順間,毛里孩等三部始入為寇,然時出沒,不敢久駐。至是始屯牧其中,屢為邊患。越至榆林,遣游擊將軍許寧出西路龍州、鎮靖諸堡,范瑾出東路神木、鎮羌諸堡,而自與中官秦剛按榆林城為聲援。寧戰黎家澗,瑾戰崖窯川,皆捷;右參將神英又破敵於鎮羌,寇乃退。明年正月以捷聞,越引還。抵偏頭關,延綏告警。兵部劾越擅還。詔弗罪,而令越屯延綏近地為援。寇萬餘騎五路入掠,越令寧等擊退之。進右副都御史。是年三月,朝廷以阿羅出等擾邊不止,拜撫寧侯朱永為將軍,與越共圖之。破敵開荒川,諸將追奔至牛家寨,阿羅出中流矢走。論功,進右都御史。」
- ↑ 《明史》(卷171):「又明年,越以方西征,辭大同巡撫。詔聽之,加總督軍務,專辦西事。然是時寇數萬,而官軍堪戰者僅萬人,又分散防守,勢不敵。永、越乃條上戰、守二策。尚書白圭亦難之,請敕諸將守。其年,寇復連入懷遠諸堡,永、越御卻之。圭復請大舉搜套。明年遣侍郎葉盛至軍議。時永已召還,越以士卒衣裝盡壞,馬死過半,請且休兵,與盛偕還。而廷議以套不滅,三邊終無寧歲;先所調諸軍已逾八萬,將權不一,迄無成功。宜專遣大將調度。乃拜武靖侯趙輔為平虜將軍,敕陝西、寧夏、延綏三鎮兵皆受節制,越總督軍務。比至,寇方深入環慶、固原飽掠,軍竟無功。越、輔以滿都魯、孛羅忽、癿加思蘭方強盛,勢未可破,乃奏言:「欲窮搜河套,非調精兵十五萬不可。今饋餉煩勞,公私困竭,重加科斂,內釁可虞。宜姑事退守,散遣士馬,量留精銳,就糧鄜、延,沿邊軍民悉令內徙。其寇所出沒之所,多置烽燧,鑿塹築牆,以為保障。」奏上,廷議不決。越等又奏:「寇知我軍大集,移營近河,潛謀北渡,殆不戰自屈。但山、陝荒旱,芻糧缺供,邊地早寒,凍餒相繼。以時度之,攻取實難,請從防守之策,臣等亦暫還朝。」於是部科諸臣劾越、輔欺謾。會輔有疾,召還,以寧晉伯劉聚代。」
- ↑ 《明史》(卷171):「明年,越與聚敗寇溫天嶺,進左都御史。是時三遣大將,皆以越總督軍務。寇每入,小擊輒去,軍罷即復來,率一歲數入。將士益玩寇,而寇勢轉熾。其年九月,滿都魯及孛羅忽、癿加思蘭留妻子老弱於紅鹽池,大舉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諸州縣。越策寇盡銳西,不備東偏,乃率延綏總兵官許寧、游擊將軍周玉各將五千騎為左右哨,出榆林,逾紅兒山,涉白鹽灘,兩晝夜行八百里。將至,暴風起,塵翳目。一老卒前曰:「天贊我也。去而風,使敵不覺。還軍,遇歸寇,處下風。乘風擊之,蔑不勝矣。」越遽下馬拜之,擢為千戶。分兵千為十覆,而身率寧、玉張兩翼,薄其營,大破之。擒斬三百五十,獲駝馬器械無算,焚其廬帳而還。及滿都魯等飽掠歸,則妻子畜產已盪盡,相顧痛哭。自是遠徙北去,不敢復居河套,西陲息肩者數年。初,文臣視師者,率從大軍後,出號令行賞罰而已。越始多選跳蕩士為腹心將,親與寇搏。又以間覘敵累重邀劫之,或剪其零騎,用是數有功。」
- ↑ 《弇山堂別集》卷52,《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王越,成化十年任,同掌。」《明史·王越傳》:「明年(指成化十一年)與左都御史李賓同掌院事,兼督十二團營。」
- ↑ 《明史》(卷171):「十年春,廷議設總制府於固原,舉定西侯蔣琬為總兵官,越提督軍務,控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總兵、巡撫而下,並聽節制。詔罷琬,即以越任之,三邊設總制自此始。論功,加太子少保,增俸一級。紀功郎中張謹、兵科給事中郭鏜等論劉聚等濫殺冒功,並劾越妄奏。越方自以功大賞薄,遂怏怏,稱疾還朝。明年與左都御史李賓同掌院事,兼督十二團營。越素以才自喜,不修小節,為朝議所齮。至是乃破名檢,與群小關通。奸人韋英者,以官奴從征延綏,冒功得百戶。汪直掌西廠用事,英為爪牙,越因英自結於直。內閣論罷西廠,越遇大學士劉吉、劉珝於朝,顯謂之曰:「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黃賜專權納賂,非直不能去。。商、萬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憚。二公入閣幾日,何亦為此?」珝曰:「吾輩所言,非為身謀。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為?」越不能對。」
- ↑ 《明史》(卷171):「兵部尚書項忠罷,越當遷,而朝命予陝西巡撫餘子俊。越彌不平,請解營務,優詔不許。因自陳搗巢功,為故尚書白圭所抑,從征將士多未錄,乞移所加官酬之。子俊亦言越賞不酬功,乃進兵部尚書,仍掌院事。尋加太子太保。越急功名。汪直初東征,越望督師,為陳鉞所沮。鉞驟寵,心益艷之。十六年春,延綏守臣奏寇潛渡河入靖虜,越乃說直出師。詔拜保國公朱永為平虜將軍,直監軍,而越提督軍務。越說直令永率大軍由南路,己與直將輕騎循塞垣而西,俱會榆林。越至大同,聞敵帳在威寧海子,則盡選宣、大兩鎮兵二萬,出孤店,潛行至貓兒莊,分數道。值大風雨雪晦冥,進至威寧,寇猶不覺,掩擊大破之。斬首四百三十餘級,獲馬駝牛羊六千,師不至榆林而還。永所出道迂,不見敵,無功。由是封越威寧伯,世襲,歲祿千二百石。越受封,不當復領都察院,而越不欲就西班。御史許進等頌其功,引王驥、楊善例,請仍領院事,提督團營。從之。明年復與直、永帥師出大同。適寇入掠,追擊至黑石崖,擒斬百二十餘人,獲馬七百匹。進太子太傅,增歲祿四百石。明制,文臣不得封公侯。越從勛臣例,改掌前軍都督府,總五軍營兵,督團營如故。自是真為武人,且望侯矣。其年五月,宣府告警,命佩平胡將軍印,充總兵官。復以直監督軍務,率京軍萬人赴之。比至,寇已去,因留屯其地。至冬,而直為其儕所間,寵衰。越等再請班師,不許。陳鉞居兵部,亦代直請。帝切責之,兩人始懼。已,大同總兵官孫鉞卒,即命越代之,而以直總鎮大同、宣府,悉召京營將士還。」
- ↑ 《明史》(卷171):「明年,寇犯延綏。越等調兵援之,頗有斬獲,益祿五十石。帝是時益知越、直交結狀。大學士萬安等以越有智計,恐誘直復進,乃請調越延綏以離之。兩人勢益衰。明年,直得罪,言官並劾越。詔奪爵除名,謫居安陸,三子以功蔭得官者,皆削籍,且使使齎敕諭之。越聞使至,欲自裁,見敕有從輕語,乃稍自安。越既為禮法士所疾,自負豪傑,驁然自如。飲食供奉擬王者,射獵聲樂自恣,雖謫徙不少衰。故其得罪,時議頗謂太過,而竟無白之者。孝宗立,赦還。弘治七年,越屢疏訟冤。詔復左都御史,致仕。越年七十,耄矣,復結中官李廣,以中旨召掌都察院事。給事中季源、御史王一言等交章論,乃寢。」
- ↑ 《明史》(卷171):「十年冬寇犯甘肅。廷議復設總制官,先後會舉七人,不稱旨。吏部尚書屠滽以越名上,乃詔起原官,加太子太保,總制甘、涼邊務兼巡撫。越言甘鎮兵弱,非籍延、寧兩鎮兵難以克敵,請兼制兩鎮,解巡撫事。從之。明年,越以寇巢賀蘭山後,數擾邊,乃分兵三路進剿。斬四十三級,獲馬駝百餘。加少保,兼太子太傅。遂條上制置哈密事宜。會李廣得罪死,言官連章劾廣黨,皆及越。越聞憂恨,其冬卒於甘州。贈太傅,諡襄敏。」
- ↑ 談遷.《國榷》:中華書局,1958-12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明年復與直、永帥師出大同。適寇入掠,追擊至黑石崖,擒斬百二十餘人,獲馬七百匹。進太子太傅,增歲祿四百石。明制,文臣不得封公侯。越從勛臣例,改掌前軍都督府,總五軍營兵,督團營如故。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遂條上制置哈密事宜。
- ↑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明故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傅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陝西三邊軍務贈太傅諡襄敏王公墓志銘》
- ↑ 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卷三》
- ↑ 明·徐·《筆精》
- ↑ 《水東日記·卷二十》:景泰辛未廷試,盛預彌封,徐侍講珵受卷,陳御史同年叔紹等監試。正午忽大風驟起,黃塵漲天……良久,一貢士紙卷為風所揚半空去,呼之至,乃濬縣王越也。
- ↑ 錢謙益《列朝詩集》丙集之三,王威寧越:廷試日,旋風掣其卷颺去。逾年,高麗貢使攜以上進,占者曰:「此封侯萬里之徵也!」
- ↑ 《智囊全集·卷二十二·制勝》:王越撫大同。一日大雪,方坐地爐,使諸妓抱琵琶捧觴侍,而一千戶詗虜還,即召入,與談虜事甚析,大喜,曰:「寒矣!」手金卮飲之。復談則益喜,命弦琵琶而侑酒,即並金卮與之。已又談,則又喜,指妓中最姝麗者曰:「欲之乎?以乞汝。」自是千戶所至為效死力,積功至指揮。
- ↑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小中官阿丑工俳優……又為直狀,操兩鉞趨帝前。旁人問之,曰:「吾將兵,仗此兩鉞耳。」問何鉞,曰:「王越、陳鉞也。」帝聽然而笑,稍稍悟,然廷臣猶未敢攻直也。
- ↑ 《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二·附錄·年譜》:先生未第時嘗夢威寧伯遺以弓劍。是秋欽差督造威寧伯王越墳,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時,暇即驅演『八陣圖』。事竣,威寧家以金帛謝,不受;乃出威寧所佩寶劍為贈,適與夢符,遂受之。
- ↑ 《皇明奇事述》「三文臣戰功伯爵皆王姓」條:文臣封伯,雖前後十人,然以戰功得者僅三人:靖遠伯驥,威寧伯越,新建伯守仁耳。皆王姓,威名皆盛於諸伯,大奇大奇。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越姿表奇偉,議論飆舉。久歷邊陲,身經十餘戰,知敵情偽及將士勇怯,出奇制勝,動有成算。獎拔士類,籠罩豪俊,用財若流水,以故人樂為用。又嘗薦楊守隨、佀鍾、屠滽輩,皆有名於世。睦族敦舊,振窮恤貧,如恐不及。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越在時,人多咎其貪功。及死,而將餒卒惰,冒功糜餉滋甚,邊臣竟未有如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