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震中,男,漢族,1957年1月出生於陝西省榆林市,籍貫陝西三原。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歷史所學位委員會主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歷史系主任、中國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山東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榆林學院、莆田學院等兼職教授。
王震中在中國文明和國家起源、商代城市都邑、史前文化、原始宗教、民族與國家等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體系,提出「中國文明起源的聚落三形態演進」說、國家形態演進的「邦國—王國—帝國」說、「夏商周三代為複合製國家結構」說、「早期華夏民族因複合製國家結構而形成於夏代」說, 以及「國家形態結構與民族類型相互對應」說等理論觀點,是學術界有影響力的學者。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傳承文化、傳播文明需要民眾的廣泛參與,更需要深厚的理論支撐。王震中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文明起源、古代歷史的研究,是中國文明與國家起源探索的重要踐行者。
歷史文化名城老榆林,地靈人傑,英才輩出。榆溪河一川清波無聲無息地奔走在時間的版圖上,倒淌過數十年前,河畔是嬉戲的孩兒們天堂般的樂園,農人們播撒希望沃野。少年王震中喜歡去水中嬉鬧,溪畔的時光,定格成少年成長後的鄉愁,也是他溯源而上,跨過時光追尋文明的起點。
在寬鬆的教育環境中讀書、成長。王震中的少年時期始終對過去、未來充滿好奇,正是這樣的對新、奇的探索讓他在報考大學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考古。1978年,王震中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西北大學考古專業。面對知識的汪洋大海,王震中如魚得水,除了專業課,經濟學家何煉成的課他去聽,中文系的音韻學課他也去聽,汲取著能觸及到的一切知識的營養。後來相當多考古業界人士評價王震中,說他一隻腳在考古,一隻腳在歷史,兩條腿走路。一切都源於他知識結構的豐富。
本著歷史與考古不可分離的結構關係,他繼續深造,1982年順利考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承著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尹達先生。從考古到歷史,碩士生三年,王震中受到了非常全面的訓練,尹達先生在教學中途離世後,他的生前好友史學大師張政烺先生、楊向奎先生繼續完成了對王震中的指導。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王震中完成了碩士、博士學業,也多次赴國外進行學習研究。這里也是他此後三十多年研究史學、不斷成就學術領銜之位的培養之地。憑著嚴謹治學的態度,不斷學術創新的追求,王震中逐漸成長為歷史學界很有影響的學者,他的一些史學觀點也成為主流觀點得到歷史學界的認可。
三十多年來,王震中獨立著作6本,三百多萬字。與他人合著、主編10餘部。他將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相結合,建立起一個系統而周全的學術創新體系。
早在1994年出版的《中國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把中國文明起源問題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思想理論層次,這本57萬字的著作以王震中探究所得形成了一個新的獨特的文明發展體系,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評價「它的出版,無疑會在中國文明起源問題研究領域中激起一股催進的波瀾」。《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一書,是王震中教授近些年來著書立說、學術創新的又一成果。這些遠古文明以一種生動的新學說走向讀者的背後,是王震中默默鑽研,度過的一個個黎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魚宏亮這樣評價王震中:從我們專業的角度講,過去我們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中國古代文明的研究,大多數建立在我們近100多年前從西方引進的一套學術範式上面,但王老師提出了「中國文明起源的聚落三形態演進」說,這個研究一下子使我們走出了以西方範式為主的學術話語,開始建立我們中國的學術話語和學術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古籍圖書借閱室,是除過處理日常的工作事務,王震中最常來的地方。翻閱古籍,查找資料,在安靜中思索論證他的史學觀點。他認為學術研究的魅力、學術研究的生命就在學術創新,著書立說就要體現學術創新。王震中常說: 「我們應該樹立一種信念,就是著書就得立說,著書要是不立說,你這本書就別寫。」
孜孜不倦的探索,兢兢業業的治學,精益求精的立說,王震中在對歷史的探究中,把畢生寫成了歷史,還在繼續書寫。
2014年,王震中經過嚴苛的程序,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這是一份終身榮譽。面對全國各大高校伸出的橄欖枝,他選擇堅守社科院這塊陣地,繼續為歷史研究、為國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2017年,王震中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首席教授,培養新生史學研究力量。
「述往事」的同時「思來者」,才能夠使我們更好地走向未來。作為學部委員的王震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學術成果轉化為文化建設力量,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王震中提交了三個提案,其中一個就談到了應該加強國家認同與中華民族認同,具有同一性的研究和宣傳。在他進行學術創新的時候,始終有一個理念貫穿其中,就是能不能跟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戰略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遊子深深故鄉情,從家鄉出走數年,榆溪河的清流、行走古城的舊時光常常縈繞在王震中的心頭。支持家鄉歷史研究事業的發展,他念念不忘。早年回榆林的時候,他總要抽出時間和榆林的文管部門及文物部門等進行溝通。在他的主持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榆林學院共建了古代文明與絲綢之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由榆林學院院長與王震中共同擔任,副主任由榆林學院馬列學院院長張柱華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魚宏亮擔任。王震中不止一次地提出,要發掘榆林的地方文化,把地域的歷史文化做一個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來體現它的當今價值。他這樣說,也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捧出眷戀高原不忘故土的赤心一顆。
2018年8月5日,王震中教授又一次回到榆林,對投入開放的陜北民歌博物館、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季鸞公園等進行考察。隨後幾天中,他還將對榆陽區文物調查整理培訓班授課,講述文物古跡調查、整理的方法和意義。他對中國文明與國家起源的探索璀璨了歷史廣袤的夜空,仲夏的古城老街,榆樹成蔭,拳拳之意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