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瑪麗·皮埃爾·柯尼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瑪麗·皮埃爾·柯尼希
圖片來自36O

瑪麗·皮埃爾·柯尼希 1984年法國追贈元帥。他指揮的自由法國旅1942年在北非比爾哈凱姆戰役成功阻擊了隆美爾(Rommel)的軍隊,使英國盟軍得以順利撤退到埃及準備反攻。

早年

柯尼希出生於法國卡昂(Caen),1917年取得學士學位。同年參軍,在第36步兵團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晉升少尉軍銜。戰爭結束後,1920-1922年參加過上西里西亞戰役,晉升中尉。1923-1929年在魯爾地區執行任務。此後兩年在巴黎第五步兵團服役。1931年在駐摩洛哥外籍軍團任職。1932年晉升上尉。1939年在馬拉克什師司令部任職。

二戰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柯尼希返回法國。他先被委派為隊長率領法國軍隊參加挪威戰役,6月撤回國內。法國失陷後即前往倫敦參加了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部隊,7月任營長,9月參加對達喀爾的遠征。後任駐喀麥隆軍事長官,鞏固自由法國在非洲的基地,同年晉升中校。此後分別在蘇丹、巴勒斯坦、敘利亞和黎巴嫩任職。1941年晉升上校,同年8月晉升准將,任自由法國第一旅旅長,配合英軍在利比亞境內作戰。1942年5月17日-6月10日,在大比爾-哈凱姆成功地擊退了隆美爾的多次進攻,掩護英軍主力撤退。1943年5月晉升少將,並任阿爾及利亞法軍總參謀長,負責法國非洲軍和戰鬥法國部隊的統一和整編工作。1944年4月前往倫敦,任駐英法軍司令,並任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總代表和法國內地軍總司令,任內竭力克服同民族抵抗委員會的分歧,促使內地軍積極配合盟軍作戰。1944年,他指揮的自由法國參加諾曼底登陸。在1944年6月,他指揮的法國軍隊內部統一各種法國抵抗組織,屬戴高樂控制。1944年8月21日戴高樂任命他為巴黎軍事總督,以恢復法律和秩序。

戰後

戰後至1952年5月,柯尼希成為一名在德國的法國占領區內法軍指揮官,直到1949年。1946年晉升上將。1949年他成為北非監察長和最高戰爭理事會副主席。1951年,退休後,他被選為戴高樂在法國國民議會代表,1954-1955年任法國國防部長。1958年引退。

柯尼希1970年9月2日在諾伊市(Neuilly sur Seine)去世,1984年他被弗朗索瓦·密特朗總統追授為法國元帥。除了紀念碑在法國,還有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和在以色列內坦亞(Netanya)。 [1]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