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是中國專有文化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目錄

名詞解釋

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反映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及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所發生的支出。表的主欄為環境保護支出及其構成指標,包括環境保護支出總額,以及其中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賓欄為環境保護支出主體分組。根據基礎統計資料情況,按照環境保護支出主體不同,可以分別核算全國、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和住戶部門的環境保護支出。

相關指標及其關係如下:

環境保護支出總額=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企業環境保護支出+住戶環境保護支出

環境保護支出總額=環境保護資本性支出+環境保護經常性支出

相關指標解釋

環境保護活動指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以及其他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的活動。包括預防、減少或處理廢物和廢水,預防、減少或消除廢氣排放,處理和處置被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預防或減少噪聲和震動水平,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及其生態功能,以及與此有關的各種監測、研究與開發、行政管理、培訓等活動。

環境保護支出指在環境保護目的下所發生的支出。根據環境保護活動的定義範圍,環境保護支出主要涉及專門環保服務、環保關聯產品、環境適用產品,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圍繞專門環保服務發生的支出。

環境保護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兩個部分。資本性支出指為環境保護而花費在生產方法、技術、工藝及設備設施上的支出,比如購置機器設備、進行工程建設以及購買專有技術等,這些支出代表資產積累;經常性支出指為實施環境保護活動而在原材料及消費品購買、人力成本、公共費用、外包服務及租賃費用等方面所花費的支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