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現代經濟學導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現代經濟學導論》,劍橋學派代表著作。瓊·羅賓遜、約翰·伊特韋爾著。1974年英國麥格勞—希爾圖書公司出版修訂本。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2年出版,陳彪如譯。

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有1篇引言和3卷正文,中譯本約33萬字。特點是推翻「新古典學派」以邊際生產率為依據的分配論。薩繆爾森根據這種庸俗的分配論提出,隨着資本量的增長,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不斷減低,於是利潤率將逐漸下降,工人的實際工資將逐漸提高。這顯然是一種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理論。本書斷言,「資本」是不能測度的量值,因而資本邊際生產率概念是沒有意義的,用邊際生產率來說明工資率和利潤率的理論也是站不住腳的。她採用彼羅·斯拉法所著《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的論證方法,推論出資本家的消費和投資決定利潤,而不是相反的情形。如果資本家的消費傾向不變,那麼「整個經濟的利潤水平——產量與就業水平——決定於投資水平」。較高的投資率必然帶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工資和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將朝着不利於工人的方向發生變動。作者主張國家採取措施,以實現收入的「均等化」,因此在美英各國得到了「凱恩斯左派」的稱號。

引言簡述寫作原因及過程。第1卷共3章,環繞財富,價格、貨幣、社會主義和有效需求等問題,扼要論述了從18世紀到現在為止的經濟學說。強調指出,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經濟學說的發展,經濟學說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它是為一特定階級服務的:重商主義者是海外貿易商的擁護者;重農主義者衛護地主的利益;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則相信資本家(他們賺取利潤,為的是進行再投資,擴大生產)。馬克思把他們的論點倒轉來為工人辯護。現在,馬歇爾站出來充當食利者的戰士。第2卷共11章,主要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首先提出一個農業生產模型,接着提出一個工業生產模型,用來說明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和技術變革的影響;然後着重說明利潤和分配問題;最後4章涉及金融、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和社會主義計劃等問題。第3卷共3章,探討了當前世界的一些經濟問題,包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就業、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問題,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際貿易、農業和計劃問題,以及第三世界的土地改革、就業不足、資金、技術和人口等問題。

本書對一些重大經濟理論問題有其獨特的見解,是一本可供學習西方經濟學和研究當代經濟問題時參考的比較有分量的著作。

作者簡介

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 1903—1983),英國當代女經濟學家。1925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名譽教授。主要著作還有《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就業理論引論》、《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濟論文集》、《資本積累論》、《經濟增長論文集》、《經濟哲學》、《經濟學的異端》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

視頻

現代經濟學導論 相關視頻

里根開啟的現代經濟學新時代
家庭正能量:孝敬父母就是現代經濟學!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