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現金營運指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現金營運指數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現金營運指數(Operating Cash Flow to Operating Profit Ratio)是指經營現金流量與經營所得現金的比值。經營所得現金等於經營淨收益加上各項折舊、減值準備等非付現費用,經營現金流量等於經營所得現金減去應收賬款、存貨等經營性營運資產淨增加。

現金營運指數計算公式

1、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淨流量÷經營現金毛流量=(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性營運資產淨增加)÷經營所得現金。

2、經營現金淨流量=淨收益+非經營活動稅後淨損失(減淨收益)+折舊、攤銷+營運資本淨減少(減淨增加)

上式中的經營所得現金是指經營淨收益與非付現費用之和。

現金營運指數的分析

現金營運指數是反映企業現金回收質量,衡量風險的指標。理想的現金營運指數應為1。

現金營運指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是我們實際取得的現金,而經營所得現金中不僅包含取得的現金,還包含存貨,應收賬款等形式,所以如果它小於1,說明有一部分收益還停留在存貨、應收賬款等經營項目中,還未變現,那麼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運作,否則資金不夠用,所以是占用了更多的營運資金,占用的資金多,機會成本就大,也就是取得同樣的收益付出的代價增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