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珠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珠孔是種子植物的胚珠頂端由於珠被不癒合而形成的一個小開孔或小縫隙,又名卵孔。

珠孔的由來發展

胚珠發生時,首先由胎座表皮下層細胞進行分裂,產生突起,成為胚珠原基。原基前端成為珠心(nucellus),原基基部將發育成珠柄(funiculus)。以後,在珠心基部發生環狀突起逐漸向上生長擴展,將珠心包圍形成珠被(integument)。番茄、向日葵胡桃等只有一層珠被,但多數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如油菜、棉花、百合、水稻、小麥等具有雙層珠被,即內珠被和外珠被。在珠被形成過程中,在珠心最前端留下一個小孔,稱為珠孔(micropyle),與珠孔相對的一端,珠被與珠心連合的區域稱為合點(chalaza)。子房壁中的維管束由胎座經過珠柄到達合點而進胚珠內部,為胚珠輸送養料。 [1]

珠孔的簡介

音標:[ zhūkǒng ] 英文:   

指 種子植物的 胚珠頂端由於 珠被不癒合而形成的一個小開孔或小縫隙。珠孔受精的 植物,其珠孔為 花粉管進入胚珠內的通道。胚珠發育成 種子後,珠孔發育成 種孔。

又名 卵孔。 種子外皮上的一個小孔,是珠被包裹胚珠不完全而形成的開口。對胚珠,這是在 傳粉和 受精過程中花粉管伸入的 位點。對成熟的種子,這可能為 萌發期吸脹作用的水分的重要入口。[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