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班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班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三十五位。極盛於兩漢魏晉,名門望族,人才輩出,燦若星河。

班姓部分出自羋姓。部分是春秋時期楚國若敖的後代。若敖的兒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兒子名叫令尹子文,秦國滅楚國後,若敖後裔遷居晉地和代地(今天山西全部、陝西東南、河南北部、河北中西部等),因為班姓,相傳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長大的,因為虎的身上有斑紋,他的後代於是就用"斑"作為他們的姓氏。因為"班"和"斑"通用,後來就改成"班"了。

姓氏源流

淵源(1)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闕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的記載:"班姓為楚令尹闕班(斗班)的後代。得姓始祖斗班。" 秦國滅楚國後,其後裔遷居晉地和代地(今天山西全部、陝西東南、河南北部、河北中西部、內蒙古中部等),因為班姓 。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令尹叫闕班。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羋旅(熊侶)執政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斗越椒,字伯夢,是子良之子,令尹子文之侄,更是楚國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曾指揮楚軍擊敗過鄭國。 斗越椒常埋怨楚莊王不升自己的官職,因此心懷不滿,謀欲作反。於是,他乘楚莊王率大軍於周定王姬瑜二年(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出征陸渾戎時,找到族弟斗班商議謀反。斗班不從,反對道:"夫我斗氏,世受楚國爵祿,此乃喬木老臣,焉可背反哉?"

斗越椒見斗班不從,恐其泄露己謀,即拔劍來斬之。斗班當場大叫:"伯夢欲謀反耶?吾恐斗氏之鬼絕祀矣!"言未訖,頭已落地。

斗越椒殺了斗班之後,率若敖氏之族殺了司馬蒍賈,遂居烝野,之後率本部將卒埋伏在皋滸(今湖北襄樊西部),準備待楚莊王班師回國之時突襲殺之。 到了農曆7月,楚軍得勝歸至皋滸,斗越椒橫槍勒馬,振甲披袍突然殺出,截住王駕。楚莊王認得是越椒,不知其由,乃問道:"伯夢欲何為耶?"斗越椒大罵:"無道昏君!我欲誅汝守國。"楚軍大將潘尪從楚莊王身旁搶出,來斬斗越椒,斗越椒更不戀戰,抽一勁箭,直望楚莊王車幔射之,楚莊王躲過,其箭貫於車蓋。越椒又抽一矢,望楚莊王心胸射之,楚莊王又躲其箭,直透重鎧。

隨後,大將孫叔敖以王旗麾進諸軍,神箭手養由基則拍馬來取斗越椒,二馬戰上十合,一旁的潘尪夾攻,斗越椒措手不及,被由基斬於馬下。楚莊王下令不要降卒,盡斬於皋滸。

其後,楚莊王大屠若敖氏家族,只有斗班、斗克黃二家族不但不殺,還予以賞賜。

在斗班的後裔子孫中,與令尹子文的後裔子孫一樣,皆以先祖名字中的"班"為姓氏,稱班氏,後有改為半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摺疊淵源(2)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耏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左傳•文公十一年》中記載:"宋公於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謂之耏門。"

周頃王姬壬臣四年(宋昭公子杵臼五年,公元前615年),宋昭公將城門的稅收賞賜給大夫耏班,後世遂用"耏門"來作為食稅、徵稅之典實。

在耏班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班氏,世代相傳至今。

摺疊淵源(3)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若敖的後代斗班,屬於以傳說為氏。若敖的兒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兒子名叫令尹子文, 秦國滅楚國後,其後裔遷居晉地和代地(今天山西全部、陝西東南、河南北部、河北中西部、內蒙古中部等),因為班姓。

令尹子文,是春秋時期楚國名相,他為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令尹,是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令尹子文姓斗,名豰於菟(gōu wú tù),字子文。他是楚國貴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後棄在雲夢澤北(今湖北天門),被母虎撫養,當時楚國稱老虎為"於菟",把餵乳叫"豰",因此豰於菟的意思就是"虎乳育的"。當時,楚國的附庸國祁國國君祁子出獵時見到豰於菟被老虎餵養,覺得很驚奇,遂抱回鞠養。

豰於菟當上楚國令尹,改名令尹子文。為了楚國的強大,令尹子文主動地獻出自家的私財來緩解國家的財政困難,而不惜自己"有飢色,妻子凍餒",他在政治上侵削諸大夫的封邑,交還給楚成王羋頵(熊惲),以壯大楚國王室的財富和力量,強化楚成王的王權。這就是子文"毀家紓難"的故事。

據史籍《左傳》中記載,子文於周惠王姬閬十四年(楚成王九年,公元前663年)開始做令尹,到(楚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讓位給子玉,在這二十八年中,他曾數次被罷免而又被重新任命為令尹。

由於令尹子文小時候是吃虎乳長大的,因虎身有斑紋,後代就用"斑"為姓氏。古代,"班"和"斑"兩字通用,其後裔子孫後有改稱班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摺疊淵源(4)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巧匠公輸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輸班,公元前507~前444年待考,曹姓,公孫氏,出生於魯國的附庸國小邾國,為沒落貴族後裔,世人因稱其為魯班。

公輸班中國古代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著名的發明家,長期以來受到人民的尊敬,被尊奉為"匠師之祖"。作為傑出的神工巧匠,也成為人們歌頌創造、發明的神話人物。

在公輸班的後裔子孫和弟子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稱班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5):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今瑤族、壯族、蒙古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班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字姓班氏,世代相傳至今。 [1]

得姓始祖

斗班、闕班[1]、回回舍班等

郡望

扶風郡

周朝時期置郡,其時 班氏祠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黎陽郡

西漢高祖年間設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這是濬縣設縣之始,治所在大伾山東北。王莽時改名黎蒸,東漢恢復黎陽縣名。東晉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晉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屬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北魏孝昌年間(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北齊廢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陽郡並廢,黎陽縣屬衛州。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黎州,黎陽縣屬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總管府,轄殷、衛、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唐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軍,治所在今大伾山與紫金山之間,轄黎陽縣。宋天聖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軍,治所遷至浮丘山西。宋熙寧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 廢軍,黎陽縣屬衛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復置通利軍,轄黎陽縣。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軍升為濬州,治所在浮丘山巔,轄黎陽縣。金國皇統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濬州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復名濬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農曆4月,降州為縣,始稱濬縣,治所遷至浮丘山東北平坡。清朝順治元年(甲申,)濬縣屬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屬衛輝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廢府設道,濬縣屬河北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改行署。

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屬第十三行署。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濬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國濬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濬縣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濬縣民主政府改為濬縣人民政府,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2年11月15日撤銷平原省。12月1日,濬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1958年4月18日,撤銷安陽專區,濬縣劃歸新鄉專區。1961年12月19日,恢復安陽專屬,濬縣歸安陽專署。1970年安陽專區改為安陽地區。1983年 10月撤銷安陽地區,改設安陽、濮陽兩個市。濬縣屬安陽市。1986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濬縣劃歸鶴壁市。1986年,濬縣轄10鄉1鎮,即城關鄉、善堂鄉、王莊鄉、屯子鄉、白寺鄉、鉅橋鄉、大賚店鄉、衛賢鄉、小河鄉、新鎮鄉和城關鎮。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廳批覆,撤銷善堂鄉、大賚店鄉,設立善堂鎮、大賚店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撤銷新鎮鄉、小河鄉,設立新鎮鎮、小河鎮。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將濬縣大賚店鎮劃入鶴壁市郊區。1997年12月29日,屯子鄉撤鄉建鎮。1998年10月8日,鉅橋鄉撤鄉建鎮。2000年末,濬縣轄六鎮四鄉,即城關鎮、善堂鎮、屯子鎮、鉅橋鎮、新鎮鎮、小河鎮和城關鄉、王莊鄉、白寺鄉、衛賢鄉。

堂號

定遠堂:漢朝的時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為定遠侯,後代因稱"定遠堂"。

漢書堂:漢朝班彪的兒子班固、女兒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寫成了《漢書》,後代因稱"漢書堂"。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