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琅琊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琅琊區(舊貌換新顏)原圖鏈接來自 滁州網 的圖片

琅琊區位於安徽省[1]東部,滁州市境南部。是滁州市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80.79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2013年末)。全區轄9個街道:琅琊街道、東門街道、西門街道、南門街道、北門街道、清流街道、揚子街道、鳳凰街道、西澗街道。區政府駐清流街道西澗路銅欣雅居一號樓。【鳳凰街道委託滁州市開發區管理;琅琊、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清流6個街道辦事處已改為公共服務中心】

地處喀斯特岩溶發育強烈地區,地下溶洞、溶坑、斷層多。京滬鐵路縱貫市區,104國道以及206、311、212省道穿境而過。名勝古蹟以琅琊山、醉翁亭、豐樂亭最為著名。土特產有滁菊、琅琊榆、醉翁榆等。

歷史沿革

隋開皇初置清流縣,為滁州治。明初省縣入滁州,初屬鳳陽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為直隸州。1912年廢州為滁縣。

1983年撤銷滁縣,改設滁州市(縣級)。1992年12月滁州地區改為滁州地級市,同時設琅琊區,為市政府駐地。因琅琊山而得名。

1984年,將原城關鎮所轄的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琅琊辦事處升格為鄉鎮級。

1996年,琅琊區面積125.9平方千米,人口約19.5萬人,轄7個街道:東門街道、西門街道、南門街道、北門街道、琅琊街道、揚子街道、清流街道。市、區政府均駐琅琊西路。1997年末,全區人口20.7萬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琅琊區常住總人口246424人,其中,琅琊街道51512人,東門街道15413人,西門街道14353人,南門街道23416人,北門街道15965人,清流街道80801人,揚子街道32982人,風凰街道11982人。

2010年5月13日,省民政廳批覆同意將南譙區南譙街道(4個社區、7個村,面積83.67平方千米,人口3.35萬人)整建制劃歸琅琊區管轄,並更名為西澗街道,街道辦事處仍駐西澗路1號;將琅琊區清流街道的銀花東村、銀花西村、新建、紫薇南路、湖心路、徐崗6個社區和花園、陡崗、紅廟3個村(面積8.02平方千米,人口8.145萬人)劃歸南譙區腰鋪鎮管轄。調整後,琅琊區由7個街道變為8個街道,面積由125.9平方千米增加到180.79平方千米,人口由24.35萬人降低為19.55萬人;清流街道轄9個社區,面積28.78平方千米,人口5.95萬人,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同年,將南譙區沙河鎮的三官社區和鄧壩、新集、秋桐3個村(即原三官集鄉行政區域,約35平方千米)劃歸琅琊區西澗街道託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琅琊區常住總人口310427人,其中,琅琊街道62752人,東門街道16361人,西門街道16856人,南門街道27194人,北門街道20741人,清流街道56200人,揚子街道36359人,鳳凰街道33178人,城北新區辦事處14114人,西澗街道26672人。

視頻

琅琊區 相關視頻

琅琊區形象宣傳片
滁州市琅琊區《初心如磐 魅力琅琊》慶祝建國70周年短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