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楊文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琴趣》是中國當代作家楊文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琴趣
《晉書·陶潛傳》說:潛「性不解音,而蓄無弦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這是「琴趣」二字的由來。後人以為琴曲、詞的別名,不知是一誤再誤,還是屬於拓展、創新。本文「琴趣」沒有如此雅深,只是從兒子學習手風琴過程中得到的一點感受而已。
人難免從眾和跟風心理。孩子的童幼年時期,也正是父母期望值最高教育最盲目的時候,看到別的家長給孩子上這班那班,自己就坐不住了。兒子是剛上小學四年級時學手風琴的,從專業學習講有些遲,但每當我們替他背上沉重的琴,同樣疲憊地風雨無阻地奔波在晚上和節假日時,常常懊惱當初選擇學口琴指定輕鬆。開始是租老師的32和96貝司的小琴,兩年後我們自己買了120貝司四排簧的鸚鵡牌成人手風琴。老師是音樂學院李劍副教授,專門辦有「犁劍手風琴學校」。先是上十幾人的大班,繼而是幾個人的小班,後來是兩人班。學琴四年,我們全程陪聽。開始時,對那一窩蜂的練習,聽得人耳朵嗡嗡作響,腦袋發暈;隨着孩子們拉琴級別的上升,漸漸地我們也上了道,陪聽成為一種享受。輕快地、悠揚地、激越地、深沉地旋律變換在耳旁,中國的、外國的、古典的、現代的名曲我們也耳熟能詳了。經常使我們聽得如痴如醉,身體好象在天上飄蕩。有一次,李劍老師組織紀念抗戰勝利大型演奏會,上百人手風琴演奏《黃河大合唱》,渾厚雄壯的聲浪和氣勢震撼着人們心弦,不由你不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慢慢地兒子可以用琴聲調節自己的心情,我們也能從中聽出他的情緒變化。每當心情鬱悶或浮躁,拉幾曲悠揚明快的曲子,陰雲拋到爪哇國,心裡又是陽光一片。琴聲為我家增添了溫馨、情趣、和諧。兒子只考得全國手風琴等級8級,因中考未能繼續學琴。他參加過紫薇花園聖誕夜、興慶公園六一公益活動等幾次正式演出,獲過獎勵,是一盒《偉大的作曲家》光盤,收錄巴赫、柴可夫斯基等十大名家作品。這段歷練對他的成長有影響。他無論在上大學還是工作單位,有文藝活動,總是拉手風琴的;回家時也不忘拉拉琴。我家也養成了聽音樂的習慣,我們開始聽貝多芬《英雄》、《田園》,感到噪耳鬧心,現在能引起心靈共鳴;外國經典音樂也喜歡聽點。
通過兒子學琴,我們對音樂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我們本不奢望培養兒子做音樂家,也不是簡單地作為一種消遣和玩樂,而是把音樂當作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養料。通過學琴,把孩子內心的敏感和潛力潛移默化地調動出來,教會孩子一輩子熱愛和享受音樂,這是最重要的。很多國家是將音樂或其他藝術學科視為一種文化來學習,而不是單純作為專業來學。他們認為,一個擁有人文藝術方面修養的人,對事物的反應會敏感許多。在一些精英階層,同時擁有鋼琴10級或小提琴10級資歷是很平常的事。
音樂是人的密友,不管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她都陪伴你終生。音樂是沒有人不喜歡、不受影響的。椐報道,上海有10 萬琴童,每年的兩次考級就有近25000人參加,而且這個數字正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許多琴童都是在當他們不懂什麼叫「選擇」的時候,父母給他們選擇了學琴(各類,以鋼琴為主)。但願樂樂眾生,利樂有情,趣味橫生,皆大歡喜。
人們對音樂的鑑賞力和欣賞力是不盡相同的,能力是後天努力可以提高的。《禮記·樂記》說 :「樂者,音之所有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彈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這段樂論,闡述了音樂與情感、情感與客觀事物的聯繫,說明人們由於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引起各種不同的情感,由此產生各種不同的音樂。音樂能塑造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提高音樂的感受能力,有利於淨化、完善人們的心靈,有利於人際交往和表達情志,有利於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琴之趣,琴為形式,趣是關鍵,趣在音樂。音樂重在感受,貴在境界。陶潛「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映示的是其重神而不拘於形的曠達不羈的人生態度及歸隱的生活方式,無音之樂在他是不同俗流、超然物外的名士氣概,既彰顯其性格的寡高,又體現其個性之雅趣。《禮記》的「至樂無聲」,《淮南鴻烈》的「至音不叫」,老子的「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等等,提及的都是擯棄形之外的另一種「聲音」,一種境界,一種心念。這也正是中國歷代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不經過一番歷練和修為,想要體悟是不可能的。
琴聲和音樂沒有國界,是「愛斯不難讀」(Esperanto世界語),是人類永恆靈魂的組成部分。我是凡夫俗子,還是想經常能聽聽有弦之音,讓自己的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都充滿音樂美,在綿長雋永的情韻中,慢慢地欣賞,品味,體悟…… [1]
作者簡介
楊文禮,陝西志丹人,陝西省委黨校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