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瓷孔雀圖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琺瑯彩瓷孔雀圖碗,是清朝雍正時期產自唐窯之作品,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此碗高7厘米,口徑15.1厘米,具廠口、弧形外壁,直至底部向內收斂,矮圈足。以白瓷為基底,外部以琺瑯彩繪內廷恭造式樣裝飾,繪製孔雀,一低頭,另一隱身於石後。背景為鳥語花香的自然景致,彩繪以翠竹始,繼之繪白玉蘭,而以粉色海棠終。用色豐富,其中又以景泰藍最具代表性。另一面為留白題字,書寫著「動搖金翠尾,飛舞玉池陰」詩句,並有「政化」、「昇平」、「奕世」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製」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1]。
琺瑯彩瓷簡介
琺瑯彩瓷,是指使用琺瑯彩料在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的瓷器。
傳世琺瑯彩瓷絕大多數屬於清宮舊藏,加上器表紋樣極其精美細緻,故自紫禁城開放成為故宮博物院以來,即成為藏家鑑賞追逐的目標。坊間對於此類產品因而也出現「古月軒瓷」,由姓金名成,字旭映,或胡姓畫匠所畫的瓷器等多種說法。時至今日,檢閱相關文獻與檔案,可知幾乎傳世的所有琺瑯彩瓷自盛清後皆收藏於乾清宮中的庫房裡;不僅流傳有緒,而且甚至連同乾隆朝配製的楠木匣一起收貯,明顯地無「古月軒」典藏的史實,也無衍生的胡姓畫匠之說。「金成」、「旭映」,是雍正朝琺瑯彩瓷上經常出現的兩枚印章。尤其是畫有紅彩花卉的作品上,一定看得到這兩枚印章。事實上,從琺瑯彩瓷產燒背景的淵源脈絡來看,康熙朝時西洋畫琺瑯器與技術傳入清宮創燒之際,必須使用原施於金屬胎的琺瑯料施塗於瓷器上。康熙時造辦處尚未能自行提煉彩料,以致許多顏色必須仰賴進口,而透過不同色料的混合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顏色。在以西洋技術為前導下,一類以金發色的金紅彩,因在清朝前所未見,遂對清宮造成極大的衝擊;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持續不懈地試驗,冀望能開創出屬於清朝本土的紅色彩料。[2]
據悉,琺瑯彩瓷器是一種極名貴的宮廷禦用瓷,產量極少,僅見於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鎮燒制,唯有琺瑯彩瓷器是在故宮內(一度遷至圓明園)造辦處燒制,是皇室禦賞器,當時都由景德鎮官窯精挑出最潔白細膩之瓷胎,再送往宮中造辦處,由如意館宮廷畫師(而非工匠)再加繪琺瑯彩飾,在爐中以低溫燒成。所以,在歷代瓷器中,琺瑯彩瓷造價最貴,藝術水平最高,被喻為「官窯中的官窯」。 對於它的生產數量,多年來理論界爭論不休。有不完整的歷史檔案顯示,僅雍正八年4月至雍正十三年10月的五年半的時間裏,共燒造瓷胎畫琺瑯500多件。但僅乾隆十八年十一二月份,琺瑯彩瓷製作任務就是400多件,數量之大令人難以置信。所以,琺瑯彩瓷器的存世量最終沒有達成共識。 「先不論琺瑯彩瓷器的真正存世量有多少,事實上,市場難得一見其蹤影,是有錢也買不到!」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梁戊年坦然自己沒有清宮琺瑯彩瓷:「陶瓷收藏家們都以能夠擁有一件清宮琺瑯彩瓷為自豪,一旦擁有也是秘不示人的。」 「清宮收藏的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是非常稀少的,有據可查的是,約有200多件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40餘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有少部分零散於世界各地博物館及私人手中。」曾波強告訴記者,國內大型拍賣行也鮮見清宮琺瑯彩瓷身影,偶有1~2件面市,也多是有瑕疵的,即便如此,也至少可拍至數百萬元。「現時在一些中小型拍賣會上露面的所謂清宮琺瑯彩瓷基本都是『不開門』,但依然吸引了不少藏家爭搶。」[3]
參考文獻
- ↑ 數位典藏知識庫整合型檢索>器物類>陶瓷器>清 雍正 琺瑯彩瓷孔雀圖碗. antiquities.npm.gov.tw.
- ↑ 仰觀古瓷(一):台北故宮 清雍正琺瑯彩瓷,遠古空間的博客,(2014-01-18
- ↑ 清宮琺瑯彩存世稀少,隨緣藝術潮,20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