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龍吟·送梅津 吳文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瑞龍吟·送梅津是一首送別詞。此詞上片敘述詞人在岸邊送別友人尹煥的情景;中片為尹煥的愛人設語,抒寫離情別意;下片勸告尹煥入朝後,不要忘記吳中舊人。
原文
吳文英〔宋代〕
黯分袖。腸斷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吳宮嬌月嬈花,醉題恨倚,蠻江豆蔻。
吐春繡。筆底麗情多少,眼波眉岫。新園鎖卻愁陰,露黃漫委,寒香半畝。
還背垂虹秋去,四橋煙雨,一宵歌酒。猶憶翠微攜壺,烏帽風驟。西湖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印剖黃金籀。待來共憑,齊雲話舊。莫唱朱櫻口。生怕遣、樓前行雲知後。淚鴻怨角,空教人瘦。
譯文
分手的瞬間,止不住神色黯然。令人肝腸寸斷,這一去似浮萍在水中漂轉,恨不得船隻停止啟動,纜繩牢系垂柳的軀幹。吳地的故宮林苑,還有閉月羞花的嬌艷,醉酒時潑墨揮毫,倚聲低唱別時的恨憾,贈別南方江濱的少女,二月初時的豆蔻華年。
錦心繡口,吐出的是春天的秀美芊綿。筆底寫出綺艷情思,千言萬語難以估算,眼神,如澄波流盼眉峰,似山巒淡遠。這裡新築的園林閉鎖,鎖住的是滿載離愁的陰雲一片,連露珠都映出黃色,青枝綠葉萎縮枯乾,只有寒風飄灑幽香在半畝庭院中瀰漫。
然而你背對垂虹橋,面向秋風揚帆去遠,第四橋邊,煙的幕布,雨的帷簾,忘不了通宵達旦,輕歌曼舞,燈紅酒闌。忘不了九日齊山登高。翠微路上攜壺縱覽,烏紗帽突然墜落,是秋風乍起狂吹亂卷。待到你的征帆靠向西湖的堤岸,再次見到梅子的釵鈿,插在簪環,已皺蹙不堪。聽,這是誰家的門巷,琵琶的音聲連綿不斷,上朝的駿馬奔馳嘶鳴着把更漏聲遮掩。黃金大印,把籀文刻滿。但總有一天你會重遊舊地,並肩倚憑西向的欄杆,再登上齊雲樓絕頂傾吐別後的思念。為此莫許櫻唇繡口,唱出相思的情感。怕的是空際行雲,會把歌聲送往妝樓的窗前。再讓回歸的大雁捎來淚水,讓悽厲的角聲唱出哀怨結果,白白地使人消瘦,瘦得比黃花更加可憐。
創作背景
夏承燾《吳夢窗系年》:「夢窗與煥交最篤,集中有酬煥詞十一闋……《瑞龍吟·送梅津》……皆蘇州作。」朱箋:「尹煥淳柘六年運判,七年除大司。」淳祐七年(1247年)尹煥由運判升為左司郎官人京。作者在蘇州為其餞行而作此詞,時年四十八歲。
賞析
這首詞為送別詞。細研此詞,在作法上與一般送別詞有別,詞中雖寫自己送別友人梅津,但中間穿插友人昔日在蘇州之情事,既有與妾相戀之事,又有與其相別之情,筆墨馳騁,來去縱橫。在章法上更是時空交錯,人事交織,虛實相間。
上片寫自己送別梅津,「分袖」「腸斷」明點傷別,「去水流萍,住船系柳」言船暫系在柳下,人卻如流水浮萍,將要去矣。「吳宮嬌月嬈花」一韻,突轉筆鋒,敘寫梅津昔日在蘇州之情事。「豆蔻」,言其所眷之女正是豆蔻年華。「醉題」寫梅津的文採風流,「恨倚」寫那女子對梅津的愛戀、依偎。
中片,緊承上片,繼寫梅津昔日在蘇州之情事。「吐春繡」句,承「醉題」寫梅津文採風流,筆墨多麗情,辭章如春繡。「眼波眉岫」承「嬌月嬈花」繼寫梅津所眷女子眉如遠黛,眼如秋波的姿色。「新園鎖卻愁陰」一韻,言昔日梅津與其戀人分別,此以景寫愁情。別地在「新園」,以「鎖卻愁陰」四字渲染傷別之愁。此傷別之景,均是夢窗設想之詞,用以襯托自己送別時傷情。此以景語歇拍故作盤旋,且開下片的「秋去」之意。
下片,接上片首韻,敘寫自己為梅津送別。過片「還背垂虹秋去」一韻,言送別時間在秋季,以「垂虹」「四橋」二座橋,言送別之地在蘇州。以「煙雨」迷濛渲染送別之情。「一宵歌酒」寫餞別梅津,照應了詞題。「一宵」言餞別時間之長,表現了戀戀不捨。「猶憶翠微攜壺」一韻,是逆人,追憶昔日兩人一起漫步青山攜壺登高的趣事。「烏帽風驟」贊梅津文采出眾及兩人相交歡洽之趣味。「西湖到日」,是從別後說,希望梅津此去京城,歸來後再同賞梅花。「梅鈿」言梅花如女子之花鈿簪。「誰家聽」一韻,比擬梅津人朝為官,予以祝賀。「印剖黃金籀」一韻,詞又轉寫未來,繼續祝賀官運亨通。「待來共憑」一韻,繼寫將來。「莫唱朱櫻口」一韻,又轉筆寫到眼前送別,言此次餞別其未在場,「行雲」言此次送行沒有那小妾在場。「淚鴻怨角」一韻,繼寫別筵未請那小妾,生怕她知道後,其悲聲如鶴唳,以致人也因之而消瘦。
此詞寫送別,然實筆少,虛筆多,尤其最後三韻,多處用典只言此次餞別未請梅津小妾事,顯得繁複,詞意欠精,令人有琱繢滿眼、絢辭累積之感。
簡析
《瑞龍吟·送梅津》是一首送別詞。此詞上片敘述詞人在岸邊送別友人尹煥的情景;中片為尹煥的愛人設語,抒寫離情別意;下片勸告尹煥入朝後,不要忘記吳中舊人。此詞寫法極為別致,詞人並不直打惜別之情,而是通過「居者」與「行者」兩方面加以展開,詞人卻「置身題外」,只在關鍵時刻作畫外的旁白或略加感嘆。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後世品評卻甚有爭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