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瑟(拼音:sè),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最早見於戰國

本義是古代一種弦樂器,形狀像琴,後引申指淒涼的樣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瑟

拼音; sè

注音; ㄙㄜˋ

平水韻部; 入聲四質

部首; 王

總筆畫; 13

五筆; ggnt

倉頡; mgph

鄭碼; ccwm

四角號碼; 11334

統一碼; 745F

結構; 上下結構

造字法; 象形兼形聲字

字級; 一級字

字源演變

象形兼形聲字。古文象琴形,《說文》:"瑟,庖犧所作弦樂也。

從珡,必聲。"戰國文字"瑟"字作"圖A"、"圖B"、"圖C"、"圖D"等形,或加注"必"聲。 "圖D"構形待考。 《說文》"瑟"字古文作"圖E",篆文作"圖F",所從的"圖G" "圖H"並源於"圖D" "圖B"等形。 "瑟"本義是樂器名,為撥弦樂器。信陽楚墓2.023:"二漆瑟。"《包山楚簡》260:"一瑟。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24:"聽琴瑟之聲。" 《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隸變後楷書寫作瑟。引申多用於形容詞,指莊嚴的樣子;眾多的樣子;潔淨鮮明的樣子,或用於形容風聲或其他輕微的聲音,又引申指寂寞淒涼的樣子。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庖犧所作弦樂也。從珡必聲。ᘼ,古文瑟。所櫛切〖注〗㻎、ᚉ、釰,古文。文二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庖犧所作弦樂也。

弦樂,猶磬曰石樂。淸廟之瑟亦練朱弦。凡弦樂以絲為之。象弓弦,故曰弦。淇奧傳曰:瑟,矜莊貌

旱麓箋曰:瑟,絜鮮貌。皆因聲叚借也。瑟之言肅也。楚辭言秋氣蕭瑟。

從珡,

琴之屬,故從琴。必聲。所櫛切。十二部。

古文瑟。

玩古文琴瑟二字。似先造瑟字,而琴從之。

康熙字典

《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音璱。《說文》:庖犧氏所作弦樂也。徐曰:黃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珡。黃帝悲,乃分之為二十五弦。今文作瑟。《樂書》:朱襄氏使士達制五弦之瑟,後瞽瞍判五弦瑟為十五弦,復增以八為二十三。

又《禮圖》:雅瑟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頌瑟七尺二寸,廣同二十五弦,盡用。《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注: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七弦。《書·益稷》:搏拊琴瑟。《詩·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集韻》:眾多貌。《詩·大雅》:瑟彼作棫。《傳》:瑟眾貌

又《集韻》:矜莊貌。《詩·衛風》:瑟兮僩兮。傳:瑟,矜莊貌。朱注:瑟,嚴密之貌。

又《詩·大雅》:瑟彼玉瓚。箋:瑟,潔鮮貌。朱注:瑟,縝密之貌。

又《正字通》:瑟瑟,珠類。元仁宗時,啟金州獻瑟瑟洞,請采之,不從。《通雅》曰:或以為寶石。《緯略》以為珠。程泰之則曰:世所傳瑟,瑟皆燒石為之。然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燒者員而明。中國之水料燒珠,亦借名瑟瑟。

又瑟瑟,風聲。《古樂府·陌上桑》:風瑟瑟,木ⴼⴼ,思念公子徒以憂。

又蕭瑟,陰令促,急風疾暴也。《楚辭·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又人名。《戰國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幾瑟之存焉。注:幾瑟,韓愛子。《釋文》:幾瑟,《史記》作蟣虱。

又與索通。梁武帝詩:瑟居超七淨。

又《集韻》疏吏切。音駛。樂器。

又《韻補》葉式吏切。音試。禰衡《鸚鵡賦》:少昊司晨,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