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爾瑟羅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瓦爾瑟羅訥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瓦爾瑟羅訥 國家 法國

安省的一個市鎮

面積 • 總計 62.54 平方千米

(24.15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 1,542 米(5,059 英尺)

最低海拔 330 米(1,080 英尺)

人口(2019年1月1日)

• 市鎮 16,378人

• 排名 法國市鎮第577位

• 密度 1,070人/平方千米

(2,800人/平方英里)

瓦爾瑟羅訥(法語:Valserhône,法語發音:[valsəʁon])是法國安省的一個市鎮。 [1]

簡介

屬於楠蒂阿區,其市鎮面積為62.54平方千米,2019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6,378人,是該省人口第三多的市鎮,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577位。

瓦爾瑟羅訥成立於2019年1月1日,由瓦爾瑟里訥河畔貝勒加德、沙蒂永昂米沙耶和朗克朗三個市鎮合併而成。瓦爾瑟羅訥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和鐵路樞紐,是法國各地前往瑞士日內瓦的必經之路,兩條幹線鐵路在此交匯。

地名來源

「瓦爾瑟羅訥」一名由「瓦爾瑟里訥河」(Valserine)和「羅訥河」(Rhône)兩個法語單詞組合而成。

歷史

主條目:瓦爾瑟里訥河畔貝勒加德、沙蒂永昂米沙耶和朗克朗

瓦爾瑟羅訥成立於2019年1月1日,由瓦爾瑟里訥河畔貝勒加德、沙蒂永昂米沙耶和朗克朗三個市鎮合併而成,其中瓦爾瑟里訥河畔貝勒加德為行政中心。

瓦爾瑟里訥河畔貝勒加德,1859年以前被稱為「米西南」(Musinens),因里昂-日內瓦鐵路和布雷斯地區布爾格-貝勒加德鐵路兩條鐵路在此交匯而形成重要的中轉站,並逐漸形成集鎮,法國-瑞士邊境檢查站在此建立。1859年更名為「貝勒加德」(Bellegarde),1956年新增「瓦爾瑟里訥河畔」後綴(sur-Valserine)。1995年,隨着申根區一系列互通條約的簽訂,當地的邊境檢查站關閉。2003年,貝勒加德火車站主站房遭遇嚴重火災,後重建。

沙蒂永昂米沙耶和朗克朗則長期為普通鄉村。

地理

瓦爾瑟羅訥位於法國東部,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東北部和安省東部,隔羅訥河與上薩瓦省相鄰,距離省會布雷斯地區布爾格大約77千米。與瓦爾瑟羅訥接壤的市鎮包括:孔福爾萊阿上瓦爾羅梅勒普瓦扎-拉萊里亞蒙唐日聖日耳曼德茹維爾比利亞羅訥河畔聖日耳曼埃盧瓦斯科隆日

參考來源

  1. 瓦爾瑟羅訥, 馬蜂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