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草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草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

【古代炮製方法】

漢代有炙焦為末(《玉函》)、微炒(《金匱》)的方法。南北朝劉宋時代有「火炮令內外赤黃」、及用酒浸蒸後炙酥盡為度(《雷公》)的方法。唐代有炙制(《千金方》)、蜜煎(《千金翼》)法。宋代增加了炒存性(《博濟》)、紙裹醋浸煨(《蘇沈》)、淡漿水炙(《證類》)、鹽水浸炙、豬膽汁浸炙、油浸炙(《總錄》)、爁制(《局方》)、炮、黃泥裹煨(《朱氏》)等方法。明、清時代又增加了炮再麩炒(《普濟方》)、蜜炙(《醫學》)、酥制(《綱目》)、塗麻油炙、薑汁炒、酒炒(《必讀》)、長流水浸透,炭火炙(《大成》)、粳米拌炒(《得配》)、烏藥煎汁吸入,去烏藥(《從眾錄》)等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甘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帶皮或刮去皮,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帶皮者為甘草片,不帶皮者為粉甘草片。   2.甘草梢:取淨甘草,用刀剁下甘草的尾部(即細小部分),用水浸泡,切小段。乾燥,篩去碎屑。   3.蜜甘草:帶皮者稱炙甘草或炙草,不帶皮者為炙粉草,或蜜粉草。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淋入淨甘草片或粉甘草片中拌勻,悶潤,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老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甘草片每100kg用煉蜜25kg。

【飲片性狀】

甘草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厚片,或斜片。表面黃白色,略顯纖維性,中間有一較明顯的棕色形成層環紋及放射狀紋理,有裂隙,傳統稱為「菊花心」。周邊棕紅色、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縱皺紋。質堅,有粉性。氣微,味甜而特殊。甘草梢為類圓柱形小段,表面、斷面、質地、氣味均同甘草片。蜜炙甘草表面老黃色,微有光澤,略帶黏性,氣焦香,味甜。粉甘草表面淡黃色,顯菊花紋,周邊光潔,淡黃色,有刀削痕跡,質堅實、有粉性、氣味同甘草。

【質量標準】

甘草按乾燥品計算,甘草水分不得過12.0%,總灰分不得過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鉛不得過百萬分之五,鎘不得過千萬分之三,砷不得過百萬分之二,汞不得過千萬分之二,銅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六六六(總BHC)不得過千萬分之二,滴滴涕(總DDT)不得過千萬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過千萬分之一。含甘草酸不得少於2.0%,含甘草苷不得少於0.50%。炙甘草含甘草苷不得少於0.50%,甘草酸不得少於1.0%。

【炮製目的】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經、肺經、脾經、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能。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生甘草,味甘偏涼,長於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用於肺熱咳嗽,痰黃,咽喉腫痛,癰疽瘡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等。甘草梢多為生用,味甘偏涼,功專清熱通淋,用於小便短赤、熱痛,口舌生瘡,胸悶心煩之心胃有熱等。蜜甘草味甘偏溫,以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力勝。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等。

【應用選擇】

  1.生用   (1)肺熱咳嗽:常與鼠粘根、桔梗同用,具有清熱止咳的作用,用於肺熱咳嗽,痰熱阻肺,咳嗽痰黃,或肺熱咳血,如甘草鼠粘湯(《沈氏尊生書》);若與豬膽汁同用,用於小兒熱嗽,或喘息,如涼膈丸(《聖惠方》)。   (2)癰疽腫毒:常與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具有解毒療瘡的作用,用於瘡瘍腫毒,焮紅疼痛,以及小兒胎毒。亦可單味熬膏應用,如國志膏(《普濟方》)。   (3)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具有宣肺利咽,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於風邪熱毒客於少陰,上攻咽喉,咽痛喉痹,咳嗽,如桔梗湯(《傷寒論》);亦可單用甘草煎水服,用於少陰咽痛,兼治舌腫,如甘草湯(《傷寒論》);若與玄參、桔梗、射干同用,用於陰虛火旺之咽痛,如甘桔元射湯(《四聖懸樞》);若與牛蒡子、連翹、麥冬等同用,用於咽痛失音,如甘桔牛蒡湯(《疹科正傳》)。   (4)髒躁:常與小麥、大棗同用,具有養心安神,補脾益氣的作用,用於婦人髒陰不足,致患髒躁,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呵欠頻作,如甘麥大棗湯(《金匱》),現用於癔病,更年期綜合徵,神經衰弱,屬心陰不足者。   (5)解毒:常與滑石同用,用於1059、1605、4049等有機磷製劑中毒;若與杏仁同煎服,緩解鉛中毒;若與黑豆煮汁,用於砒中毒。   (6)小便短赤:甘草梢常與生地、木通、竹葉同用,具有清熱通淋的作用,用於小便短赤,熱痛,口舌生瘡,胸悶心煩之心胃有熱等症,如導赤散(《藥證》)。   2.制用(蜜製品)   (1)脾胃虛弱:常與人參、白朮、茯苓同用,具有益氣補脾的作用,用於脾胃虛弱,腸鳴泄瀉,心腹脹滿,全不思食,四肢倦怠,如四君子湯(《局方》);若與黃芪、人參、升麻等同用,用於脾胃氣虛,中氣不足,臟器下垂等症,如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2)心悸脈代:常與人參、桂枝、生地黃等同用,具有益氣復脈的作用,用於氣虛血少,脈結代,心動悸,如炙甘草湯(義名復脈湯)(《傷寒論》)。   (3)拘攣疼痛:常與白芍同用,具有緩急止痛的作用,用於腿腳攣急,或腹中疼痛,如芍藥甘草湯(《傷寒論》)。   (4)心下痞滿:常與黃連、乾薑、半夏等同用,具有益氣和胃,消痞止嘔的作用,用於胃氣虛弱,氣結成痞,而見納谷不化,腹中雷鳴下利,心下痞硬而滿,如甘草瀉心湯(《傷寒論》)。   此外,本品還有緩和藥性,調和百藥的功效。若與熱藥附子、乾薑同用,能緩和附子、乾薑之熱,以防傷陰;若與寒藥石膏、知母等同用,能緩和石膏、知母之寒,以防傷胃;若與瀉藥大黃、芒硝同用,能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使之瀉而不速;若與補藥黨參、白朮、熟地、當歸等同用,能緩和其補力,使作用緩慢而持久;若與熱藥、寒藥同用,又能起協調作用;故有「百藥之首」和「國老」之名。

【現代研究】

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烏拉爾甘草皂苷甲、乙、甘烏內酯以及7個皂苷元。甘草中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有:甘草苷、甘草苷元、異甘草苷、異甘草苷元、新甘草苷、新異甘草苷、異甘草呋喃糖苷、鼠李糖異甘草苷。還含有新異甘草黃酮醇、甘草香豆素、甘草素、甘草醇、異甘草醇、芒柄花黃素、甘草西定、甘草利酮、甘草新本脂素、β-谷甾醇。還含有7-甲氧基香豆素、傘花內酯、甘草多糖、正二十三烷、正二十六烷、正二十七烷、甘草酚。   光果甘草的根和根莖中除分離得到甘草酸、甘草次酸外,尚獲得去氧甘草次酸Ⅰ、去氧甘草次酸Ⅱ、18-a-羥基甘草次酸、異甘草次酸、甘草萜醇、甘草內酯。黃酮化合物有光果甘草苷、光果甘草苷元、異光果甘草苷、異光果甘草苷元、甘草黃酮A、甘草查耳酮、光甘草寧以及7-甲氧基香豆素、傘形花內酯、阿魏酸、門冬酰胺、甘露醇等。   脹果甘草含甘草酸、甘草次酸、11-脫氧甘草次鹼、β-谷甾醇、甘草次酸甲酯、甘草次酸乙酰化合物、烏拉爾甘草皂苷乙以及甘草查耳酮、甘草查耳酮甲,乙、甘草黃酮、甘草素、甘草苷、異甘草素、芒柄花素、4-7-二羥基黃酮、異甘草苷等。   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氫化可的松樣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對炎症反應的Ⅰ、Ⅱ、Ⅲ期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呈現抑制作用,可引起鎮靜、催眠、體溫降低和呼吸抑制。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對發熱的大鼠、小鼠、家兔均有解熱作用。炙甘草提取物有明顯的抗烏頭鹼誘發的心律失常作用,甘草甜素對離體蟾蜍心臟有興奮作用。甘草甜素對實驗性家兔高脂血症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小劑量的甘草甜素能使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的膽固醇降低,粥樣硬化程度減輕,但大劑量反而無效。甘草酸能增強茶鹼的利尿作用,能抑制家兔實驗性膀胱結石的形成,能抑制雌激素對成年動物子宮的增長作用。而甘草甜素對大鼠有抗利尿作用,伴隨着鈉排出量減少,鉀排出量也輕度減少,此作用通過腎上腺皮質激素來實現的。甘草次酸及其鹽類也有明顯的抗利尿作用,並認為甘草能增強腎小管對鈉和氯的重吸收而呈現抗利尿作用。甘草浸膏及其單體成分對實驗動物均有良好的抗潰瘍作用,其治療指數較高。甘草流浸膏能直接吸收胃酸,抑制基礎的胃酸分泌量。甘草提取物對離體腸管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若腸管處於痙攣狀態時,則有明顯的解痙作用。甘草流浸膏對AAP所致小鼠肝損害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甘草提取物呈現祛痰作用。生甘草與炙甘草同樣具有顯著提高小鼠對IV碳粒的廓清指數,提示它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活性。還具有抗病毒作用,抗菌作用,解毒作用。   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等水溶性成分,在浸泡切制時,應避免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否則會導致有效成分的流失。實驗指出,若將甘草在水中浸泡48小時,則水溶性浸出物、甘草酸的含量分別損失9.89%、48.40%。而濕潤48小時,損耗率分別為7.22%、4.49%。浸泡時間越長,甘草酸與水溶性浸出物的損失越大,含量越低。浸制時間長短與甘草酸和水溶性浸出物的損失並不成正比,在24小時以上的變化可忽略不計。由於甘草酸和水溶性浸出物的損失泡法較之潤法為多,因此,甘草切制時應以濕潤為主。分析表明莖內部甘草酸的含量是外皮的2.5倍而異甘草素不到一半,因此,除去外皮後改變了甘草酸及異甘草酸的比例,同時降低了苦味成分的含量。據實驗,生甘草與六種不同加蜜量炙甘草之間,甘草酸的含量沒有顯著的變化,從而看出,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與加蜜量多少無關。另有報道,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結果分別為:5.65%,5.06%,5.43%,指出蜜炙甘草其甘草酸含量僅略有減少。另有報道甘草經炮製加工成炙甘草,甘草酸含量降低20%左右,甘草黃酮含量有所提高。比較甘草及其3種炮製品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異甘草苷、異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變化,結果表明,除甘草苷含量蜜炙甘草高於蜜潤甘草外,5種成分在4種樣品中的含量依次為清炒甘草>;生甘草>;蜜潤甘草>;蜜炙甘草。另外,蜜炙甘草增加了藥材微量元素的含量,從而增強了藥物的療效。   小白鼠痛閾測定實驗證實,蜜炙甘草能增強緩急止痛的功效。免疫學指標炭粒廓清實驗表明,炙甘草能提高小白鼠巨噬細胞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與健脾益氣作用是相關的,炙甘草優於生品。炙甘草在對抗BaCI2誘發大白鼠心律失常方面,其作用強於生甘草。蜜炙甘草注射液對氯仿、腎上腺素、烏頭鹼,毒K和氯化鋇誘發的動物心律失常均有對抗作用,並能減慢心率、延長P-R和Q-T間期,對抗異丙基腎上腺素的正性心率作用。炙甘草和甘草酸均可降低翻轉小鼠離體小腸糖-鈉轉運電位,推測炙甘草和甘草酸可對Na+、K+-ATP酶產生抑制作用。用蜜炙甘草或烘甘草灌胃3天後,大鼠腎上腺內維生素C和膽固醇含量有相似的下降,表現為促皮質激素樣作用。而毒性炒甘草大於烘甘草。生甘草、蜜炙甘草和清炒甘草的解痙作用,不論是單獨使用或是組方(甘草芍藥湯)中均無顯著差異,這可能與甘草經不同方法炮製後其解痙主要成分甘草黃酮配基及異甘草黃酮配基的含量無顯著差異有關。   採用正交設計的方法,以甘草酸的含量為指標,對甘草作軟化方法的研究,結果表明甘草軟化的最佳浸泡溫度60℃,時間為1小時,加水量為4倍。蜜炙甘草所用的煉蜜應統一為中蜜,含水量為10%~13%,其質量應符合國家藥典的規定。用蜜量要準確,以確保炙甘草片的質量。對蜜炙工藝中採用炒法和烘法的實驗比較認為,兩者飲片中主成分甘草酸的含量大體相同,而認為烘法易於控制溫度,也適用於規模化生產,顯示出一定的優越性。遠紅外乾燥法、恆溫乾燥法、微波乾燥法蜜炙甘草均便於操作,溫度和時間可控,炮製品外觀性狀和內部質量較傳統法好,且質量穩定性好,利於貯存,但從炮製品甘草酸含量的角度看,遠紅外乾燥法最好,恆溫乾燥法次之,微波乾燥法稍遜。以甘草酸含量、性狀為指標,採用正交實驗法對遠紅外烘乾法、恆溫乾燥法和微波乾燥法蜜炙甘草的炮製工藝進行優選。結果遠紅外烘乾法蜜炙甘草的最佳炮製工藝為:加蜜量25%,烘製溫度75℃,烘製時間40分鐘;恆溫乾燥法蜜炙甘草的最佳炮製工藝為:加蜜量25%,烘製溫度60℃,烘製時間80分鐘;微波乾燥法蜜炙甘草的最佳炮製工藝為:加蜜量25%,中低火力,乾燥時間5.5分鐘。建昌幫穀殼作輔料蜜炙甘草是一種獨特的蜜炙甘草法,穀殼質地疏鬆,蜜炙甘草後,能使之不黏成塊,顏色加深,外形美觀,並且穀殼有谷之精氣,能增強甘草補中益氣之功。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炒、麩炒等。   2.文獻摘錄「入藥須微炙,不爾亦微涼,生則味不佳。」(《衍義》)「生用大瀉熱火,炙之則溫能補上焦中焦下焦之氣……。」(《湯液》)「生甘平,炙甘溫純陽補血養胃。」(《普濟方》)   「生用消腫導毒治咽痛,炙則性溫能健脾胃和中。」(《入門》)「大抵補中宜炙用,瀉火宜生用。」(《綱目》)「甘草經蜜炙能健脾調胃。」(《集解》)「和中補脾胃,粳米拌炒,或蜜炙用。」(《得配》)

【總結】

甘草的古代炮製方法有:火炙、火炮、炒制、蜜制、炭制、醋制、油制、煨制、姜制、酒制、酥制、膽汁制等。現代沿用生甘草片和蜜炙甘草片。其功能與主治也有所區別:生甘草與炙甘草都有補脾益氣之功效,皆能適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等症,而生甘草更側重於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等方面的應用。而炙甘草尤以益氣復脈為特長,適用於心動悸,脈結代之症。這一始於《傷寒論》的傳統經驗得到了現代藥理學的有力支持,炙甘草在對抗BaCl2誘發大鼠心律失常方面明顯優於生甘草。實驗還證明炙甘草提取液具有對抗烏頭鹼誘發兔心律失常的作用,並能加強蟾蜍離體心臟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在止痛作用的實驗中,採用熱板法和扭體法實驗,測定其痛閾,結果表明炙甘草止痛作用非常顯著,且優於生甘草。免疫學實驗認為炙甘草能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功能,其作用強於生甘草。上述實驗證實了炙甘草的藥效作用和臨床意義。   甘草炮製工藝的研究,包括藥材的軟化、切制,蜂蜜品種和加蜜量以及蜜炙操作中的烘法與炒法等研究,都是以有效成分含量變化為依據的,部分實驗還進行了藥效學和毒理學的研究。因此,實驗設計合理,結果可信。 [1]  

【炮製方法】

1.甘草:《雷公炮炙論》:「凡使須去頭尾尖處。」《證類本草》:「去蘆頭及赤皮。」《劉涓子鬼遺方》:「細切。」《雷公炮炙論》:「細銼。」《傳信適用方》:「切作細塊。」「捶碎。」《普濟方》:「切如大豆。搗羅為末。」《外科大成》:「切片。」現行,除去雜質及蘆頭,大小條分開,浸泡至三四成透;悶潤至透,切厚片,乾燥。 2.蜜制甘草:《千金翼方》:「蜜煎甘草塗之。」《局方》:「蜜炒。」《醫學綱目》:「去皮蜜炙。」《炮炙大法》:「切片用蜜水拌炒。」現行,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淨甘草片拌勻,悶透,置鍋中,用文火拌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淨甘草每100kg,用煉蜜25kg。 3.炙甘草:《金匱玉函經》:「炙焦為末。」《太平聖惠方》:「炙微赤,銼。」《博濟方》:「炙黃色。」《聖濟總錄》:「炙令微紫。」《本草綱目》:「方書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濕炙之,至熟刮去赤皮。」《炮炙大法》:「用清水蘸炙。」《外科大成》:「用長流水浸透,炭火炙,蘸水以一盆水盡為度。」 4.炒制甘草:《金匱要略方論》:「微炒。」《博濟方》:「炒令黃。」「細銼炒令紫黑色。」《洪氏集驗方》:「切碎,炒黃黑色。」《普濟方》:「銼炒令焦。」現行,取甘草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為度,取出,放冷。 5.麩炒甘草:《普濟方》:「炮再麩炒。」現行,將麥麩炒熱,加入甘草,炒20~30min,至甘草斷面呈黃色,篩去麥麩,用水洗去焦麩,悶12h,切片,乾燥。淨甘草每100kg,用麩皮10kg。 6.火炮甘草:《雷公炮炙論》:「先炮令內外赤黃用良。」《類編朱氏集驗方》:「炮熟銼焙。」 7.酒酥制甘草:《雷公炮炙論》:「凡使須去頭尾尖處,其頭尾吐人,每斤皆長三寸銼,劈破作六七片,使瓷器中盛。用酒浸蒸從巳至午出暴干,細銼,使一斤用酥七兩塗上炙,酥盡為度。」 8.甘草炭:《博濟方》:「炒存性。」《聖濟總錄》:「於罐內燒不令煙出。」《普濟方》:「銼燒存性。」 9.醋制甘草:《蘇沈良方》:「紙裹五七重,醋浸令透,火內慢火煨乾,又浸如此七遺。」《普濟方》:「一半生用,一半紙裹五六重,醋浸透,火內慢煨乾。」 10.漿水制甘草:《證類本草》:「炙,劈破,以淡漿水蘸三二度,又以慢火炙之。」 11.鹽制甘草:《聖濟總錄》:「鹽水浸炙黃。」《普濟方》:「鹽擦炙。」 12.膽汁制甘草:《聖濟總錄》:「豬膽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普濟方》:「用豶豬膽一枚取汁浸炙盡為度。」 13.油制甘草:《聖濟總錄》:「於生油內漫過,炭火上炙候油入甘草用。」《醫宗必讀》:「塗麻油炙干。」 14.煨制甘草:《類編朱氏集驗方》:「黃泥裹煨乾,去土銼。」《活幼心書》:「濕紙煨透。」 15.酥制甘草:《本草綱目》:「每斤用酥七兩,塗炙酥盡為度。」 16.姜制甘草:《醫宗必讀》:「薑汁炒。」 17.灑制甘草:《醫宗必讀》:「酒炒。」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