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甘草節
t01e48b6bdbbee98180.png
圖片來源 [來自..甘草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甘草節

漢語拼音:Gān Cǎo Jié
  別   名:粉草節
  性   味:甘,生涼,炙溫。心、脾、胃經。
  功   能:解毒,利咽,和中。
  主   治:用於癰疽瘡毒,咽喉腫痛。

甘草節 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根或根莖內充填有棕黑色、樹脂狀物質的部分。具有解毒,利咽,和中之功效。用於癰疽瘡毒,咽喉腫痛。[1]

目錄

藥性簡介

別名

粉草節(《外科精要》)。

出處

《本草原始》

來源

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莖內充填有棕黑色、樹脂狀物質的部分。

功能主治

治癰疽瘡毒,咽喉腫痛。

  • ①《醫學入門》:"生用,消腫導毒,治咽痛;炙則性溫,能健脾胃和中。"
  • ②《本草原始》:"消癰疽焮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研末。

複方

治小癰癤發熱時:即用粉草節,曬乾為末,熱酒服-、二錢,連進數服,痛熱皆止。(《外科精要》) [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甘草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1]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