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露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露子

中文學名:甘露子

拉丁學名:Stachys sieboldii Miq.

別稱:寶塔菜、地蠶、草石蠶、
土人參、地牯牛草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唇形科

屬:水蘇屬

甘露子,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Miq.的全草及根莖。分布於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浙江四川等地。具有祛風清熱,活血散瘀,利濕之功效,用於風熱感冒,濕熱黃疸,小便短澀。外用治瘡癰腫毒,毒蛇咬傷。 [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在莖基部數節上生有密集的鬚根及多數橫走的根莖;根莖白色,在節上有鱗狀葉及鬚根,頂端有念珠狀或螺獅形的肥大塊莖。莖直立或基部傾斜,單一,或多分枝,四棱形,具槽,在棱及節上有平展的或疏或密的硬毛。莖生葉卵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圓形,長3-12厘米,寬1.5-6厘米,先端微銳尖或漸尖,基部平截至淺心形,有時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規則的圓齒狀鋸齒,內面被或疏或密的貼生硬毛,但沿脈上僅疏生硬毛,側脈4-5對,上面不明顯,下面顯著,葉柄長1-3厘米,腹凹背平,被硬毛;苞葉向上漸變小,呈苞片狀,通常反折(尤其栽培型),下部者無柄,卵圓狀披針形,長約3厘米,比輪傘花序長,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上部者短小,無柄,披針形,比花萼短,近全緣。輪傘花序通常6花,多數遠離組成長5-15厘米頂生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短,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狹鐘形,連齒長9毫米,外被具腺柔毛,內面無毛,10脈,多少明顯,齒5,正三角形至長三角形,長約4毫米,先端具刺尖頭,微反折。花冠粉紅至紫紅色,下唇有紫斑,長約1.3厘米,冠筒筒狀,長約9毫米,近等粗,前面在毛環上方略呈囊狀膨大,外面在伸出萼筒部分被微柔毛,內面在下部1/3被微柔毛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直伸而略反折,外面被柔毛,內面無毛,下唇長寬約7毫米,外面在中部疏被柔毛,內面無毛,3裂,中裂片較大,近圓形,徑約3.5毫米,側裂片卵圓形,較短小。雄蕊4,前對較長,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絲絲狀,扁平,先端略膨大,被微柔毛,花葯卵圓形,2室,室縱裂,極叉開。花柱絲狀,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小堅果卵珠形,徑約1.5厘米,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莖: 根莖白色,節具鱗葉及鬚根,頂端具念珠狀或螺螄形肥大塊莖。莖棱及節被平展硬毛;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12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淺心形,具圓齒狀鋸齒,兩面被平伏硬毛;葉柄長1-3厘米,被硬毛。
花: 輪傘花序具6花,組成長5-15厘米穗狀花序;下部苞葉卵狀披針形,上部苞葉披針形,無柄,近全緣,小苞片線形。花梗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窄鐘形,長約9毫米,被腺柔毛,內面無毛,10脈稍明顯;萼齒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長約4毫米,具刺尖,微反折;花冠粉紅或紫紅色,下唇具紫斑,長約1.3厘米,冠筒長約9毫米,近基部前方微囊狀,被微柔毛,運檐被微柔毛,內面無毛,上唇長圓形,長4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寬約3.5毫米,側裂片卵形。
果: 小堅果黑褐色,卵球形,徑約1.5厘米,被小瘤。

生長習性

甘露子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它比較不耐高溫和乾旱,遇到霜就會枯死。一般在冬季的時候它的地下莖可以越冬,春季溫度達到8℃的時候開始萌芽。
甘露子在溫度在20℃——24℃的時候,生長最旺盛。在10月份的時候,可食用的部分生長完成,11月份之後,地上部分枯死。

分布情況

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江西江蘇等省區,原產中國,野生於華北及西北各省區,餘地均多栽培;生於濕潤地及積水處,海拔可達3200米。歐洲日本北美等地廣為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品種分類

軟毛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毛被灰白,密集或常疏生,雖平展及直伸,但很纖細而短。
產山西及陝西;生于山谷潮濕地或水溝邊,海拔800-1600米。模式標本采自山西安邑中條山。

近無毛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各部近於無毛。
產湖北西部及四川東部;生於坡地上,海拔2400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秭歸。

繁殖方式

塊莖繁殖

塊莖繁殖一般是運用在生產上的,繁殖量比較大,並且簡單。
甘露子塊莖繁殖的時候,從地下挖取根莖,一般需要選擇白色的粗壯的根莖,將其切成小段,進行栽種。一般是每穴栽種2——3段,注意栽種之後要覆蓋上土壤,壓實會澆上水就好了。
一般在冬季種植的,在第二年的春季出苗,春季種植的,出苗則較快。

播種繁殖

甘露子也能採取播種的方式進行繁殖,在進行播種的時候,將種子進行採收,然後在春季的3月份——4月份之間,將其播種。
播種的時候一般採取條播的方式,將種子播種到土壤裡面,然後注意覆蓋土壤,土壤稍微壓實。
甘露子的種子的發芽率還是很高的,一般能達到50%以上,保持溫度在17℃——20℃,大概10天左右能夠出苗。

主要價值

1、清熱解毒
清熱解毒是甘露子的重要功效之一,它是一種性質寒涼的食材,能有效清除人體內積存的熱毒,而感冒又是因為人體內熱毒過重導致的一種疾病,所以平時多吃一些甘露子能預防感冒發生,而且它也能讓人們的感冒症狀儘快好轉。[2]
2、消炎抗病毒
甘露子中還有多種天然藥用成分,其消炎抗病毒的功效十分出色,平時可以用於人類尿路感染的預防與治療,對人們因尿路感染引起的疼痛,小便不利,都有很好的預防與緩解作用。
3、調節神經
甘露子中含有多種可以直接作用於人類神的天然物質,它們能提高神經功能,營養神經元,預防神經衰弱和失眠健忘。平時人們多吃甘露子還能減少頭痛氣虛以及頭暈目眩等多種不良症狀發生。另外人們因神經衰弱引發失眠和焦慮時,多吃一些甘露子對症狀恢復也大有好處。
4、補充營養促進代謝
平時多吃一些甘露子還能補充營養也能促進身體代謝,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還含有一些天然多糖和纖維素,這些物質既能促進組織細胞再生,也能加快腸胃蠕動,促進身體代謝,能讓身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對提高身體素質有一定的好處。

參考來源

  1. 甘露子,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020-01-03
  2. 甘露子的功效與作用 吃甘露子的好處, 致富熱,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