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甜沫
圖片來自隨意窩

甜沫濟南的一種傳統類食品。與其名稱相反,甜沫的味道不甜,由於原材料中含有胡椒粉,反而略咸微辣,又稱「五香甜沫」。在2013年,入選濟南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起源

甜沫起源明末清初[1],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關於甜沫起源的傳說有很多。

有的傳說認為,在明末清初,難民逃難到濟南。有一家田姓粥鋪,在粥內加入菜葉和調味料,用粥接濟難民。災民見煮粥的鍋內泛着白沫,便稱之為「田沫」。後誤傳成「甜沫」。

也有的傳說認為,甜沫原為「添麼」,意為「添加東西」,即向粥里添加菜葉、花生和調料等物品,後諧音成「甜沫」。

做法

  • 常用方法:

甜沫的做法,除主用小米外,輔料有花生米、粉條、豇豆、五香豆腐乾 ( 豆腐皮也可)、菠菜。小米洗淨,用水泡兩小時,加水磨成水糊(直接用小米麵調成糊狀也可以);花生米、豇豆煮熟,撈出後控淨水;菠菜洗淨後,撕成大片,五香豆腐乾切成薄片;粉條用水發好。

鍋內放花生油燒到七成熟,連油倒進碗內。大鍋內放水,燒沸後放入八角等五香料、精鹽,稍煮後撈出五香料不用,再放五香豆腐乾、菠菜、粉條,水沸後立即倒入小米糊,邊倒邊攪,加蓋煮約20分鐘,開鍋後,把炸好的油倒入鍋內,加入熟花生米、豇豆,用勺攪動,爐火熄滅,即成甜沫。

  • 正宗方法:

正宗的甜沫得用新磨出來的小米麵兒加上新碾出來的棒子麵(也就是玉米麵)熬出來的,再往裡邊加花生米、豆腐皮絲,粉絲、菠菜葉,一樣都不能少,就叫了甜沫,以前再講究一點的甜沫還放上一點點核桃仁,調味主要是鹽,白胡椒麵。花生油炒蔥薑碎,炒香,加水或者高湯,小米麵加玉米麵混合,加水攪開,鍋裡的水或高湯開鍋後,慢慢倒入,攪均,熬製10-15分鐘。

影片

甜沫——健康好吃暖心又暖胃的甜沫兒

參考文獻

  1. 央視網. 長城內外(126) 品濟南名吃——甜沫. 遠方的家. [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