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甜瓜小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甜瓜小斑病

甜瓜葉枯病,主要在種植期間發作。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偶爾也為害葉柄。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褪綠色小黃點,後擴展成圓形至橢圓形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深褐色至紫褐色,微微隆起,外緣油漬狀。後期中部有稀疏霉層。病斑大小約0.1~0.2mm,病葉上斑點數目很多,一張葉片常有病斑300個以上。嚴重時葉片捲曲、枯死,病株呈紅褐色。此病在坐瓜後期開始出現,糖分積累時達發病高峰,通常在中上部葉片發生。莖蔓發病,產生菱形或橢圓形稍有凹陷的病斑。果實受害,果面上出現圓形褐色的凹陷斑,常有裂紋,病原可逐漸侵入果肉,造成果實腐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甜瓜葉枯病

別稱; 甜瓜小斑病、甜瓜褐斑病

病原; 瓜鏈格孢

病原分類地位; 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

危害部位; 葉片

傳播因子; 種子、病殘體、土壤、病組織

主要寄主; 絲瓜、苦瓜、瓠瓜等葫蘆科植物

病原形態特徵

瓜鏈格孢(Alternaria cucumerina(Ell .et Ev.)Elliott.),屬真菌界、半知菌類(無性類)、絲孢綱、絲孢目、暗叢梗孢科、鏈格孢屬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單生或3~5根束生,正直或彎曲,褐色或頂端色淺,基部細胞稍大,具隔膜1~7個,大小23.5~70×3.5~6.5微米;分生孢子多單生,有時2~3個鏈生,常分枝,分生孢子倒棒狀或卵形至橢圓形,褐色,孢身具橫隔膜8~9個,縱隔膜0~3個,隔膜處縊縮,大小16.5~68×7.5~16.5微米,喙長10~63微米,寬2~5微米,最寬處9~18微米,色淺,呈短圓錐狀或圓筒形,平滑或具多個疣,0~3個隔膜。

病原培養性狀

在PDA培養基上菌落初白色,後變灰綠色,背面初黃褐色,後為墨綠色,氣溫25℃,經4~5天能形成分生孢子。該菌生長溫限3~45℃,25~35℃較適,28~32℃最適,在pH3.5~12均可生長。pH6最適。孢子萌發溫限4~38℃,28℃最適,相對濕度高於73%均可萌發,相對濕度85%時,萌發率高達94%。

侵染循環

病菌除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及病組織外越冬外,西瓜種子內、外均可帶菌。種表的分生孢子可存活15個月以上,種內的菌絲體經21個月仍具生命力,種子帶菌率與種瓜染病程度有關,無病症的瓜種不帶菌;病菌在室內乾燥保存的病葉上可存活24個月,在大田或旱地土表、潮濕土壤內的病殘體上可存活12個月以上。因此,帶菌的種子和土表的病殘體是該病主要初侵染源。

生長期間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進行多次重複再侵染,致田間病害不斷擴大蔓延。該菌對溫度要求不嚴格,氣溫14~36℃、相對濕度高於80%均可發病,田間雨日多、雨量大,相對濕度高於90%易流行或大發生;風雨利於病菌傳播,致該病普遍發生;連作地、偏施或重施氮肥及土壤瘠薄,植株抗病力弱發病重。連續天晴、日照時間長,對該病有抑制作用。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金鐘冠農較感病。該病近年有日趨嚴重之勢,生產上應予注意。

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育苗用的營養土帶菌;或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或帶菌,或有機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溫暖、高濕、長期連陰雨、日照不足易發病;

(5)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1]

參考文獻

  1. 甜瓜葉枯病, 招商網 , 20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