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命只有兩個顏色(臨清流)

生命只有兩個顏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生命只有兩個顏色》中國當代作家臨清流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生命只有兩個顏色

我以為,生命只有兩個顏色:白與黑——白晝的真實,夜晚的濃黑!

而我們一直以奼紫嫣紅而自許。

眼前,是那看起來真實而堅固的紅牆綠瓦,滿布了茂盛的植物,紫葉灰莖,鬱鬱蔥蔥,看起來真有不可斷絕之勢,而其實不過是紙做的。過了一秋,又不知如何境況了呢。終究只是浮光而已。

而人,每天就伴隨這些飄忽的一切,又怎能不被浮光填滿!

真是近朱者赤吧,正是這無數的奼紫嫣紅統治了我們的目光,使我們也最終,成為了短暫的嫣紅奼紫,瞬間即逝!

午後,陽光正濃,我偷得片刻悠閒,佇立窗前。

窗外正有茂盛青松挺拔而立,光影遷移,有的袒露在陽光里,明媚,熱烈;有的籠罩在陰影里,低沉,肅穆;有的是憑地而起的樹影,安靜,沉鬱……而放眼看去,這個世界都被包裹在這個光影世界中!

我忽然在想,等光厭倦了,收回了他的光芒,就是我們的黑夜了;當光在黑暗中不耐,穿越而出,展現萬物,落影為憑之時,就是白晝了。

而,我們的一天,就這樣被一場光與影的追逐遊戲所統治!

疲於奔命的人類,並由此制定出生存的光影法則:白天碌碌,是生命的全部;夜色沉沉,為生命清場。

只是沒有人追問,在這場黑與白的棋局中,為之奔命的白晝究竟價值幾何?更無人看清,所有圍繞光影旋轉的一切,而最終也只是浮光掠影而已。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舞廳里那個捕捉五彩光影的小男孩,他伸出的手掌,不停的追逐,而捉到的卻總是虛無,他專注而迷惑的眼睛,一直深刻在我的腦海中,今日,他成了現代文明人的真實寫照!

看馬可、波羅紀念館中的圖片,我被一張古老生活的照片所打動:那時,靠用煤炭燒飯做菜,炭火熊熊,蒸騰熱烈,兩三家人圍爐而坐,簡單的菜,簡單的凳子,沒有餐桌,沒有精緻可人的餐具,沒有金碧輝煌的牆壁,只有一堵無彩的牆,一堆黑色的炭,而他們的眼中也只有一碗飯,也似乎只需要一碗飯!

他們,吃得心無旁騖,而又其樂融融——生活除了爭取這一碗飯以外,就是最大程度地享受自由和悠閒,那樣的簡單和單純就那樣深深打動了我……

我忽然在想,這樣的生活難道真的是落後嗎?我卻覺得那樣的簡單只抵生活深處,毫無半點虛飾!

他們,對生活的要求只是粗茶淡飯,不追求奢華的裝飾,不注重毫無意義的裝點,生活,就是一碗飯;而現代人呢,求的不僅僅是一碗飯,還有精緻考究的餐具,還有華麗的餐廳,還有一塵不染的琉璃華彩,燈火通明的富麗堂皇……

追求的,太多太多了,為了這些,用了白天還不夠,還要夜晚,還要生命的全部,只是,誰又能說,這其實不就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嗎?

而,透過五彩霓虹,燈停影熄,顏色,還只是那個顏色;人,還是那個人。

華麗的包裹,是人類給予自己的最沉重的負荷!

並且,我不覺得物質的進步就是文明的進步——若人類因為這些奔騰不息的物質追求,擠兌了精神的空間,還是進步嗎?若因為這些無盡欲望的自我滿足,擠兌了人間的溫情和淳樸,還是進步嗎?

仿佛,穿着流光異彩之服的戲子,卻丟失了自我的角色和身份,在一場冗長無聊的演出中耗盡生命之光。這,又有多少價值呢!

欲望的眼,開的太多,不是人類的福祉。

一碗飯式的活着,和山珍海味式的活着,本無區別!

層出不窮的物質進步,卻一步步將人類引領進欲望的深淵!

有人評論着科學家和文學家的存在價值,說:科學家幫助人類進步,文學家不過是做些無聊的紙上談兵,可有可無!

而我卻不認同,真正的文學家的使命是幫助人類找尋精神的家園,讓人間變得有情和多情;而科學家是進步了人類的生活,但物質的進步決不等同精神的前進,如果將人類引領進欲望的深淵,如果因物質的爭奪讓人間多了冷漠和疏遠,這,又有多少意義呢?

我一點也不覺得內心冷酷的先進外星人,就比先人高尚,一點也不!

記得,《聖經》里說:我見日光下所做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這話,我信!

回看自己庸俗忙碌的人生,深深被一種莫名的悲傷和無奈席捲着:耗在白光里已是人生全部。夜晚,也只為明日的白晝休養身心而已——明知,這樣的生存,只是浮光掠影,形如,飛舞在路邊的塵埃,終將褪色的霓彩,過眼即忘的無聊演出……

而黑夜,本是我們的精神故鄉,而決不僅僅只是身體的故鄉!

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多年前一直不懂這句詩的意味,在這個光影遷移的午後,忽有所悟。

奔走的白晝,辛苦的輾轉,於是,上帝把美好安寧的黑夜賜予人類,只為人類在夜晚的沙漏中滌盪塵埃,洗盡鉛華,給自己一個靈魂的故鄉。而人類呢,卻把代表精神棲所的夜晚,清場為零,交給虛無的睡眠,只為了繼續明日的無聊光影;也有多少人把黑夜掛上華燈、霓虹,照徹黑夜,強留虛假的光明……從此,他們精神的夜晚就這樣被擠兌,被傾軋,被淪陷!

黑夜的眼睛,是用來觀心,觀宇宙,觀流年,而不是為了觀白晝,觀浮光的啊!

黑夜,本是生命中最堅實最溫存的土壤,最精粹最純淨的生命泉水,最自由最酣暢的靈魂飛行,只是,我們卻用來逃離和拋棄…… [1]

參考資料